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戈尔巴乔夫说:"我的人生分为两个时期——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前和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境内,离乌克兰首都基辅130公里处的第聂伯河支流普里皮亚特河畔。电站于197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在1986年时已有四座反应堆在工作,另有两座正在建设过程中。1986年4月26日(星期六)1时21分,正在进行实验的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掀掉了反应堆的钢筋混凝土盖,引起大火,放射物质从无防护的反应堆建筑物中泄漏出来,酿成了人类和平  相似文献   

2.
核电站就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动力反应堆所产生的热能来发电或发电兼供热的动力设施。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关键设备,链式裂变反应就在其中进行。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有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和改进型气冷堆以及快堆等。但用的最广泛的是压水反应堆。压水反应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它是从军用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动力堆堆型。中国有4座核电站11台机组运行。在建也不少。这里,笔者将具体谈几点核电站施工工序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切尔诺贝利事故死亡人数超8000 1986年4月26日夜,当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测试时运转失控,发生爆炸并烧毁了反应堆,释放出比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还多200倍的放射线。这一事件,使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安全性遭到前所末有的挑战。第四号反应堆烧毁后,政府采取紧急措施,调集60万人参加抢救工作,掩埋整座反应堆,外面砌起厚厚的钢筋水泥墙,这就是著名的“核电站石棺”。切尔诺贝利引来世界许多科学家前往研究,它成为  相似文献   

4.
甲辰 《科技潮》2000,(5):41-41
运动的导体切割磁力线,便在其中产生电流,这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的。核电站,就是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蒸汽驱动汽轮机转动而发电的动力设施。1954年,原苏联在奥布宁斯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从此,人类应用的电力中注入了一支新的生力军——核电。40多年过去了,到1998年底,全世界有434座核发电机组在运行,全年发电量约达2.3万亿千瓦时,约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7%。核电站由于其生产对象和生产手段的特殊性,它的安全问题较其他类型的发电站更为突出。实际上,核电站的安全运行,除了反应堆设计时引入固有安全特性外,操作人员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各国核电站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对核电站操纵员的培训,以保证核电站安全运行。一个核电站包括反应堆、蒸汽发生器、换  相似文献   

5.
核电厂棒控系统是用以调节反应堆功率的最重要、最灵活的手段.其安全功能在于,当反应堆保护系统动作后,所有停堆棒和调节棒都迅速掉入堆芯,以此来迅速引入足够的负反应性,使反应堆达到一个安全的停堆状态.由于棒控系统直接关系到核电厂机组运行时反应堆正常的反应性控制和负荷跟踪,而且棒控系统的不正常工作直接影响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严重的可导致保护动作,造成停堆等事故的发生.因此,该文以秦山第二核电厂运行机组为例,论述了棒控系统运行期间一些可能发生的故障和这些故障对机组运行的影响,以及运行人员应做出的响应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了事故,核电站问题一度成为舆论的中心。人们广泛议论核电站,其实这并非坏事。因为核电站作为一种新能源,将会在科学的探索中愈来愈被人们认识、理解。世界上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对核电站建设如此关注、敏感。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资料介绍,目前全世界共有二十六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商业性核电站。截至一九八五年底,全世界共有核发电反应堆三百七十四座,其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六分之一。美国现已建成一百座核发电反应堆,居世界之首。苏联有四十九座核发电反应堆,在今后五年内将使核电增长一倍以上。西欧各国目前共有核电站一  相似文献   

7.
正9月10日,伊朗布什尔核电站二期工程正式启动。伊朗将在俄罗斯帮助下建造两台1057兆瓦的核电反应堆,即布什尔核电站2号机组和3号机组,工程总造价约100亿美元,计划在十年内完工。在此之前,屡经拖延的布什尔核电站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5月开始运行,2013年9月投入商业运营。随着去年7月伊核协议达成后国际制裁的逐步解除,俄罗斯和欧洲国家纷纷瞄准了潜力巨大的伊朗原子能市场,伊朗对外核能合作明显加速。  相似文献   

8.
《科技知识动漫》2011,(7):87-90
2011年3月12日下午3时30分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内传出爆炸声,大约10分钟后冒出白烟。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14日早上发生氢气爆炸。2号机组15日早晨爆炸,压力控制池受损。由此.全地球人的神思都聚焦一个词“核辐射”。  相似文献   

9.
参边 《科技潮》2005,(9):21-22
法国《费加罗报》近日发表文章,解读有关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重要意义的七个问题:一问: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有何用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不能马上解决地球上的所有能源问题,但是它将努力证明:通过核聚变反应大量获得能源是可能的。目前的核电站利用的是核裂变反应:把大的铀原子分裂成两个较小的原子,并在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一个涡轮机变成电能。聚变的梦想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它不是把大的原子分裂成小的,而是把两个小原子合并成一个大原子。这种反应形式就是太阳内部巨大能源的来源。军方已经用上一些热核武器和氢弹,利用的就…  相似文献   

10.
安全小笑话     
消防队长带数学家到消防队后院小巷,巷子里有一个货栈,一只消防栓和一卷软管。消防队长问:“假设货栈起火,您怎么办?”数学家回答:“我把消防栓接到软管上,打开水龙,把火浇灭、”消防队长说:“完全正确!最后一个问题:假设您走进小巷,而货栈没有起火,您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切尔诺贝利事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对核电站的重新评价。对核电的批评者们重申了他们的观点:核技术有它固有的危险性。核电的支持者们承认:公众对反应堆安全的信念再次被动摇,如果核工业要继续存在下去,并且发挥其巨大潜力,那么必须恢复这一信念。一些核电的支持者坚决主张:只有在现有的反应堆上增加新的安全系统,并对核电厂的操作人员加强培训和监督,才能确保反应堆的安全,恢复人们对反应堆安全的信念。本文中,核物理学家哈罗德·埃格纽和核工程师托马斯·约翰斯顿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2日下午4时30分,重庆市解放碑步行街内的国泰商场门口突然传来一声爆炸,紧跟着火光冲天,爆炸声也越发紧密……惊慌失措的路人定神后看清:爆炸燃烧来自数十个捆成一团的氢气球。被捆成一团后的直径约半米、高近2米的氢气球本是由一个年龄70多岁、身高约1.5米的老太婆举着的。突然, 一个气球莫名爆炸起火,其他气球转瞬发生连锁反应。顶多3秒钟,火光便冲起两三米高,爆裂气球皮四处横  相似文献   

13.
法国格拉弗林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之一。它自1980年3 月首台压水反应堆发电以来,到目前为止,已拥有6个910兆瓦的压水反应堆,发电能力约为法国总发电能力的10%,供电范围己远达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这座大型发电站的工作人员,始终很注意环境保护工作,坚持每天测试一次空气,每周化验一次雨水,每月化验一次地下水,每两月化验一次近处的海水并定期将土样送国家卫生部门化验检验。至今未发现这个电站对周围环境有污染。  相似文献   

14.
核电站反应堆堆芯吊篮的振动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但其异常振动可能会导致故障甚至事故的发生。掌握核电站堆芯吊篮振动特性能够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运用中子噪声分析技术,对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多个燃料循环周期内的堆外中子噪声信号的自功率谱、互功率谱和相干、相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吊篮梁型振动频率和中子噪声信号峰功率均方根值变化趋势。对核电站堆芯吊篮梁型振动特性的研究成果,为堆芯吊篮早期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7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原苏联东欧地区老式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成为一个主要议题,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苏式核电站的安全使人十分担心,应当为加强这些核电站的安全性做出特殊的努力。惨痛教训记忆犹新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了世界核电史上最严重的泄漏事故,有3  相似文献   

16.
核电站反应堆堆芯吊篮的振动在一定范围内是允许的;但其异常振动可能会导致故障甚至事故的发生。掌握核电站堆芯吊篮振动特性能够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运用中子噪声分析技术,对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多个燃料循环周期内的堆外中子噪声信号的自功率谱、互功率谱和相干、相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吊篮梁型振动频率和中子噪声信号峰功率均方根值变化趋势。对核电站堆芯吊篮梁型振动特性的研究成果,为堆芯吊篮早期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引起了一场恐慌。它是怎样发生的,尚没有详尽报道。据估计,这是由于控制核反应速度的控制仪器较为落后,使用较长,造成仪器失灵,燃料不断燃烧,反应堆的温度越来越高,导致了爆炸事故的发生。爆炸后,核电站的反应堆又没有安全壳,以至放射物大量泄出,逸入大气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使人们再次认识到,核能利用的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避免放射物的危害呢?科学家们认为,避免放射性最简单的方法是远离放射源,尽量减少在  相似文献   

18.
 引言公众大多对核电站心存恐惧 ,是害怕1986年4月28日发生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的灾难性核事故重演。不过 ,核电的推动者指出 ,今天的核电站具有许多安全系统 ,类似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几乎不可能再次发生 ,因为在现代核电站反应堆外面 ,都包有一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没有的钢筋水泥外壳 ,以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确实 ,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的反应堆芯熔化事故发生时 ,几乎所有的核辐射都被阻截在了这严严实实的安全壳里。对于现代核电站来说 ,安全壳还只是其奉行的”纵深防御“战略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引言公众大多对核电站心存恐惧 ,是害怕1986年4月28日发生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的灾难性核事故重演。不过 ,核电的推动者指出 ,今天的核电站具有许多安全系统 ,类似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几乎不可能再次发生 ,因为在现代核电站反应堆外面 ,都包有一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所没有的钢筋水泥外壳 ,以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确实 ,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的反应堆芯熔化事故发生时 ,几乎所有的核辐射都被阻截在了这严严实实的安全壳里。对于现代核电站来说 ,安全壳还只是其奉行的“纵深防御”战略中的一环。除此之外 ,当今的核电站…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虽然已经是一个“大龄青年”了,但对《青年科学》这本杂志还是特别喜爱,每期必读。现在,我有一个“个人问题”想与你们探讨一下,就是我这个人总爱胡思乱想,一个人独处静坐时便想入非非,工作时思想也常开小差。像我这种“不务正业”的脑袋,是不是就像我国足球运动员脚下的足球一样,出不了成绩,争不了气。——球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