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7 月10 日,美国卫生官员和专家宣布,曾被认为“功能性治愈”的艾滋病女童“密西西比婴儿”在停药2年多后体内再次检测出HIV。因母亲HIV测试呈阳性,“密西西比婴儿”出生30小时后即开始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此后连续27个月HIV检测结果呈阴性,2013年3 月,医生宣布该女童已被“功能性治愈”。鼓舞人心的抗艾奇迹仅维持短暂1年,艾滋病毒便卷土重来。“密西西比婴儿”被“治愈”是检测方式及病毒藏匿造成的假象吗?其治疗手段和方法是否值得继续效仿?该案例对于人类未来攻克艾滋病有何借鉴价值?残酷事实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并思考“密西西比婴儿”究竟为人类攻克艾滋病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2013年7月3日,艾滋病研究者Timothy Henrich和Daniel Kuritzkes两位医生向全球宣布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波士顿病人”——两名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及患有淋巴癌的患者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停止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已有数月检测不到HIV的存在——艾滋病可能已被功能性治愈。不料,美景须臾,噩耗即传,HIV在两名“波士顿病人”身上宣告复发。研究人员刚刚升起的治愈艾滋病的希望再次落空。不过,也有研究人员表示,这个结果“令人失望,也令人清醒”。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一名儿童于2013年"成功治愈"艾滋病,但最新诊断结果表明,停止药物治疗之后儿童体内又发现了艾滋病毒,这将成为医学界的一个重大挫折。据悉,这个女童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她在母体中就已感染艾滋病毒,医生对她持续使用18个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2013年3月,专家宣称,这位女童成为全球首例"功能性治愈"的艾滋病案例,血液中再未发生艾滋病毒。但近期她在密西西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研究人员22日报告说,他们正开发一种新方法,有望帮助患者从体内清除艾滋病病毒。目前动物实验已取得成功。艾滋病病毒与其他逆转录病毒一样,在繁殖时其遗传物质会整合到人体宿主基因组上进行复制。虽然目前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但却不能根除这类整合性病毒。因此病毒可以在治疗期间潜伏休眠,一旦治疗中止,又重新开始复制。  相似文献   

5.
<正>艾滋病流行有望终结?一项于2019年5月3日发表在Lancet上的研究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体内的病毒可以被完全抑制,即便和伴侣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也不会将病毒传染给对方。这项长达8年的研究由欧洲多国科学家参与,以近1000对男性同性恋伴侣(其中1人为HIV携带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让病毒携带者全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结果显示,所有参与实验的伴侣之间,都没有出现HIV传染的情况。论文作者表示,该研究结果证明,接受治疗的HIV携带者将病毒传染给  相似文献   

6.
马杰 《科学世界》2005,(10):83-83
全世界大约有4000万艾滋病患者。最近,以日本熊本大学为首的研究小组开发出能够使体内艾滋病病毒急剧减少的新药,目前正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种新药的药理与以往的治疗药物完全不同,出现有耐药性病毒的可能性也小。临床试验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期待不久的将来可以达到实用化。  相似文献   

7.
我在北京一条热闹却并不繁华的小巷转了半天,问了几次路人,最后才得到一句正确指示——“往前走,看见楼就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那座虽不豪华的楼房,鹤立在一片灰色、低矮的平房中却很气派。副院长曾毅教授领导的中国艾滋病研究室就设在里面。“中国也要设立艾滋病研究机构?赶时髦么?”“艾滋病真有那么邪乎吗?”“有的国家竟把艾滋病同经济发展问题相提并论,是否小题大作?”一路上,我不断怀疑乃至否定着此次采访的意义,并自信这也代表了很多读者的心理。因为对艾滋病,我相信读者和我一样听是听得够多了,却总也构不成一种实实在在的认识。怎样一个几何图形图表最容易帮助人直观地确立某种认识。曾教授未曾开口,先拿了一份材料给我看,那是  相似文献   

8.
 感染艾滋病病毒(HIV)会使人体免疫系统破坏,从而罹患各种疾病直至死亡,艾滋病被看作令人绝望的不治之症。但是,柏林有一位病人,竟然非常幸运地成为了世上唯一的“治愈”者。研究者们后来用类似思路进行治疗试验,试验结果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这种被称为基因疗法的思路能否最终攻克艾滋病?现在还没有人敢说Yes。  相似文献   

9.
正一名伦敦男子体内的艾滋病毒被全部清除,停药已超1年!他或将成为第二例被治愈的艾滋病人!3月初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卫报》、Science等多家权威外媒报道,伦敦大学的病毒学家Ravindra Gupta领导的团队通过干细胞移植将一名男子体内的HIV病毒成功清除,这名被称为"伦敦病人"的男子停药已经一年,并未透露其他身  相似文献   

10.
认识艾滋病     
《今日科技》2007,(3):47-49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AIDS是艾滋病的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英文字头缩写词。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服艾滋病,科学家们想尽了办法,现在又开始琢磨一种全新攻略:以毒攻毒。最近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一次医学大会上,来自美国和瑞典的研究人员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患者,如果同时感染一种无害病毒,其生存机会也许能大大增加。这种名为“GBV-C”的病毒,被认为是在与艾滋病作战中迄今为止最为神奇的“斗士”之一。“GBV-C”最早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研究,俄罗斯医学家特卡琴科探索出一种治疗艾滋病的新方法,并且在理论上进行了论证。而这种新方法是从蚊子不传播艾滋病这一点上发现的。对吸血昆虫的研究表明,它们体内有糖蛋白类的蛋白质,所以蚊子才不传播艾滋病。因此,他认为,应针对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艾滋病病原体是患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述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治疗进展。方法:检索有关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艾滋病是HIV引起的改命性慢性传染病,流行形势严峻,各国感染人数不断增加,有的地方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结论:目前的治疗不能根除体内的HIV,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产生完全的病毒抑制,显延长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传染性疾病,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多,艾滋病已经成为最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流行性疾病之一.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近期文献,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艾滋病的治疗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科学家11月25日提出一项防止艾滋病蔓延的新方案,根据该方案,如果生活在艾滋病重灾区的所有人都定期接受检查和治疗,理论上艾滋病病毒可以在10年内被消除。  相似文献   

16.
<正> 该项成果属于现代生物技术方面免疫生物工程领域。艾滋病由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该病传播快,死亡率极高。迄今尚无特效的药物及疫苗来治愈和预防该病。切断其传播途径是防治该病传播的可行有效的措施。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缩写“HIV”)检测盒是我们诊断HIV感染和杜绝经血液  相似文献   

17.
正“自上世纪艾滋病被确认为一种新的疾病以来,这数十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这一疾病的抗争,科学家们不断地放出振奋人心的消息。然而,真正被治愈的艾滋病人仍只有一个。”十年前,一个住在柏林名叫蒂莫西·雷·布朗的美国男子突然震惊了整个科学界,因为他成了世界上首个痊愈的艾滋病人。十年过去了,在科学家们不断宣称艾滋病抗争取得重大进展的今天,他仍是那个唯一的治愈者——知名的“柏林病人”。不可复制的幸运比一般的艾滋病人不幸的是,蒂莫西在感染HIV的同时,也患有白血  相似文献   

18.
据英《新科学家》2002年10月5日报道 :一个长期存在的有关HIV病毒之谜被揭开 ,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称 ,已经发现了令人难以捉摸的使某些感染HIV病毒的人不得艾滋病的血液因子。这可能导致治疗HIV病毒的新方法。对这种难以捉摸的因子的寻找可以追溯到16年前 ,当时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JayLevy领导的科研小组就研究过HIV呈阳性的人但并不得艾滋病的原因。他们断定 ,这种人的某种免疫细胞CD8T细胞能产生一种可能帮助人体战胜艾滋病毒的小的蛋白质 ,而得艾滋病的人身上没有这种CD8T抗病毒因子(CAF)。但这种小蛋白质究竟是什么物…  相似文献   

1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研究HIV的病原学是认识HIV的致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的靶位、设计HIV疫苗和诊断方法并最终控制艾滋病的基础。自从1983年HIV被分离出以来,HIV的病原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阐明了HIV的形态、结构以及病毒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了解了HIV的复制和生命周期,并对病毒复制的调控有了基本的认识;对HIV在体内的动态和变异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对HIV的致病机理以及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和特异性免疫预防还远没有解决。开展深入的艾滋病病原学和致病机理研究,进一步揭示病毒复制、调控和致病的分子机制,阐明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发展新型抗药物、设计有效的HIV疫苗的前提和保证。本文概括了HIV病原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05,(8):52
加拿大科学家已经发现从艾滋病毒隐藏潜伏处“彻底扫除”病毒的方法,从而使根治艾滋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