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相关性.方法:检索分析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因在基因方面的研究与新进展.结果:补体因子H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原因有显著相关,但存在种族差异.结论:补体因子H多态性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为今后采取新的早期干预措施、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是发生于中老年人中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仍存在许多争议.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光动力学疗法即应用特定波长的光激活光敏感剂治疗人类疾病的一种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肿瘤和新生血管相关疾病的治疗。在眼病治疗中,光动力学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也用于治疗眼内黑色素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症。本将就光动力学疗法的机理及其在眼病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的形成,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是治疗湿性ARMD的重要选择,主要有哌加他尼钠、贝伐单抗、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等,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是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该文就临床上主要使用的anti-VEGF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做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预后与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下降程度将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分为疗效良好组(A组,CMT下降≥150μm)和疗效不良组(B组,CMT下降<150μm),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53例患者中A组36例,B组17例.A组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数(P<0.001)、C反应蛋白(P=0.003)、总胆固醇(P<0.001)及甘油三酯(P=0.001)改变具有统计学差异,而B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接受雷珠单抗治疗后,其炎症因子及血脂水平改变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可作为疗效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常见致盲性眼病.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了, 尚无确切疗法.目前, 治疗多围绕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抑制或消退而展开.光动力学疗法、激光光凝及手术治疗适用于部分患者, 有一定的效果, 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制剂的开发改变了AMD 治疗的方法,使AMD的治疗出现曙光.因此有必要探求新的治疗方法, 开辟一条有希望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RMD)是西方国家老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首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卫生条件的提高,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逐渐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主要致盲原因。ARMD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上升的黄斑疾病,一项关于中国陕西省农村ARMD调查显示,在当地40~49岁年龄组人群中ARMD患病率为0.47%,80岁年龄组人群ARMD患病率上  相似文献   

8.
老年黄斑变性(AMD)是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并可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一种疾病。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已成为老年人致盲的首位原因。临床上通常分为干性及湿性两种类型。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NV)是引起湿性黄斑变性视力严重下降的常见原因,治疗起来眼科医师非常棘手。近年来,人们曾采用α-干扰素及外  相似文献   

9.
柴苓汤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附9例12眼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中药方剂柴苓汤对糖尿病黄斑水肿9例12眼进行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观察提示,其视力障碍、视物变形自觉症状及眼底黄斑水肿、视网膜出血均有改善趋势,其中黄斑水肿改善率达58%。  相似文献   

10.
在Science Watch所追踪的高被引临床论文中,极少出现眼科领域的论文,但本期的热点论文4却发表于眼科期刊。黄斑变性是致盲的重要原因,该病具有年龄相关性,因此随着世界老龄化的到来,该病的重要性将会增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汕头地区城乡中小学生的立体视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随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在汕头地区调查9所城乡中小学校,共7537人。对双眼视力(含矫正)≥0.8的学生,用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立体视锐度,结合视力与眼位检查。并按年级、性别、城乡及不同类型眼位的立体视情况进行归类,统计学方法分析总结。结果体检人数7464人,双眼视力(含矫正)≥0.8为4901人,占体检人数的65.66%;其中有立体视者占99.10%,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比例为71.83%,农村小学生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比例为71.83%,城市小学、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生分别为64.05%、66.34%、69.32%,不同眼位立体视情况比较发现正位眼学生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比例最高(71.79%),内隐斜视学生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比例最低(63.19%);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立体视与年级、年龄、城乡等因素有部分相关性。结论:在本调查人群中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比例低于国内其他文献报道;学生中立体视比例在各年级、年龄、城乡等因素中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年龄相关性骨骼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Micro-CT扫描从骨组织微结构角度证实了小鼠随着年龄的增长,它的骨质会逐渐丢失,同时也观察到姜黄素可以有效地减缓老年小鼠的骨丢失.通过小鼠胫骨切片染色和傅里叶显微红外扫描的方法,我们发现姜黄素可以通过增加胫骨骨小梁数目、提高骨矿盐和碳酸盐取代程度、降低结晶度与胶原交联比来阻止老年小鼠伴随年龄增长发生的骨丢失.结果提示我们姜黄素可能通过改变胫骨组织的微结构与微观成分来调控骨重建过程,它可作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潜在有用成分.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眼科医生阅片工作量过大的问题,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辅助诊断领域.针对只考虑单一模态的医学影像且未将湿性AMD进行更细化的分类,构建了适用于深度学习的双模态湿性AMD数据集,并提出一种双模态湿性AMD辅助诊断模型Wet-AMD-Net.针对不同的特征提取模型与不同的特征融合策略进行实验,效果最优的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召回率、精确度分别达到0.988 1,0.979 2和0.982 1,超过了有多年工作经验的4位眼科医生的平均水平,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白内障手术后由于晶状体上皮细胞大量增生等原因而常常形成后发性白内障,目前尚无有效安全的药物来防止其发生.激光后囊切开术虽常被用来提高后发障患者的视力,但可能带来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眼压升高等严重并发症.基因治疗为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在基因治疗中,逆转录病毒载体是在具有分裂功能的细胞中进行基因转移和表达的载体,这一特点对其应用于靶向性治疗的实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在后发性白内障早期,晶状体上皮细胞处于活跃分裂状态,而角膜内皮细胞等眼组织细胞多处于细胞周期的静止期.本文针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基因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李烨  赵伟 《广西科学》2023,30(2):363-368
妊娠相关性鼻咽癌(Pregnancy-Associated Nasopharyngeal Cancer, PANPC)是一种更为罕见的、特殊类型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ncer, NPC),其治疗模式通常参照非妊娠相关的成人鼻咽癌治疗指南。妊娠期间体内代谢状态复杂,常规治疗模式下,妊娠相关性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是否有别于非妊娠相关性鼻咽癌患者,其治疗策略是否应有所不同,目前关于妊娠相关性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研究报道不多且结论不一,本文就此作归纳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而小胶质细胞作为视网膜上固有的巨噬细胞,是由发育过程中血液单核细胞进入视网膜而形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具有免疫活性,活化后能够表达和分泌各种因子,参与了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其功能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加重神经元的损害,另一方面又能促进神经元的再生。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小胶质细胞的"正面效应"有利于维持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而其"负面效应"可能在AM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以小胶质细胞为靶点的治疗,可能延缓或减轻AMD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各种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RP)、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等,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损伤可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对于此类疾病,人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来修复视网膜细胞变性,阻止视网膜光感受器的丧失,其中包括营养支持治疗、基因治疗、神经生长因子、以及人工眼等。然而,这些方法都未能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因此人们开始转向寻找合适的细胞源作为移植物,通过视网膜的细胞移植来代替丢失的细胞或者起到支持细胞的作用,以阻止更进一步的细胞丢失。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简捷易行的方法.本组17例(17只眼)均采用玻璃体内注入C3F8 及术后应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随诊4.5±2.1月.结果表明 17例中16例痊愈(94.1%),1例术后2周视网膜脱离复发改用玻璃体切割术.此法简单易行,在冶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中不破坏黄斑区视网膜,不影响视力,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诊断特征与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50例,收集患者的病史、一般情况并记录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对入选患者进行FFA检测.记录患者眼底FFA的渗漏类型、渗漏点位置和渗漏面积等.治疗6个月后复查患者视力及眼底造影,统计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回访率88.00%.共81例89眼可评价为预后良好,51例56眼预后不良.患者年龄40岁、病程长、墨渍样渗漏或多病灶渗漏、渗漏点与黄斑中心凹距离近、渗漏面积大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发现年龄与患者预后不良无显著线性关系(P0.05),而病程、渗漏类型、渗漏位置和渗漏面积与患者预后不良存在显著线性关系(P0.05).结论:中心性桨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预后不良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FFA诊断特征对患者预后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渗漏类型、渗漏位置和渗漏面积与患者预后不良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贫血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分期、化放疗等有关.贫血可引起组织缺氧,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贫血程度与化疗疗效、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性密切相关.贫血患者常规化疗预后较差.低血红蛋白可使肿瘤组织放疗敏感性降低,是放疗患者预后差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病因是多样的,包括肿瘤自身因素、治疗因素及营养因素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使用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主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肿瘤化放疗的疗效.随着中医对肿瘤相关性贫血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