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拯救象孤儿     
大象是现今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有非洲象和亚洲象两个亚种,非洲象高达3米多,体重5—6吨;亚洲象也有2米多高,3吨左右重。亚洲象只有雄象长象牙,非洲象无论雌雄都长象牙,象牙长度为2米左右,呈弧形弯曲的角状,不仅是大象掘食的工具,搏斗的利嚣,更是偷猎者眼中的“动物白金”,为了获取这昂贵的“白金”,无数大象被猎杀,无数小象沦为孤儿……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期,一阵高似一阵的“猎象热”在非洲各国蔓延,以至在不少地区非洲大象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大象王国”肯尼亚率先颁布了严厉的禁猎大象的有关法令,紧接着与之呼应的国际禁猎令也开始生效。这些措施目前已收到明显效果:去年肯尼亚全国杀象仅55头,而在禁猎令颁布的前5年中平均每年杀象达4000余头。肯尼亚不少地区原先大象已差不多绝迹,  相似文献   

3.
大象的故事     
象是当今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大象是人类的朋友,在人们中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大象和人类友好相处的有趣故事。大象求医:一天清晨,赞比亚卢安瓜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刚打开大门,只见一只大象站在门口高声吼叫,管理人员没在意,只是把大象赶走了。可是第二天清晨,又是那只大象在门口发出凄楚的叫声。管理人员感到奇怪,便跟随着它来到了一群象中,终于发现了一只被打伤的象躺在地上,发出痛苦的呻吟。于是,这只受伤的象及时得到了治疗,经过管理人员20多天医治,大象终于痊愈。  相似文献   

4.
大象之邦     
泰国不仅以“佛教之国”闻名,而且有“大象之邦”的称号,是亚洲产象最多的国家。象中之白象更为珍贵,被视为佛教圣物、佛的化身,只能由王室饲养。泰国以前的国旗正中就画着一只白象。象是泰国文学艺术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又是人们的好帮手,不仅能充当交通工具,而且会做各种技巧表演,甚至会替主人细心看管小孩。泰国的象在平时是驯顺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2013,(23):26-28
印度产象,是世界上拥有印度象数量最多的国家。象在印度还被赋予了宗教和文化意义。在印度教和印度神话中,象头神是智慧之神和破除障碍之神的化身,寓意吉祥与成功。至今,印度的很多商店和寺庙都供奉着象头神。印度人钟爱大象,在国徽当中也不忘加入大象的图案。由于印度与象结缘,大象就成为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别称。  相似文献   

6.
大象的故事     
在动物园中,大象是很受欢迎的展览动物。人们到动物园去,大都要去看看大象。因为大象有着吸引人的体态和行为:粗大的身躯、柱子似的腿、蒲扇似的耳朵、长长的鼻子、一双极不相称的小眼睛……大象看起来笨拙,但它们的记性非常好。一名饲养员养象多年,后因工作关系调离,几年后回到动物园看他养过的大象。当他走到象房门口时碰到了熟人,便说起话来。此时,正在象房里吃草的大象,忽然听到老主人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吃草,  相似文献   

7.
误区与真谛     
在很久以前的印度,有几个盲人想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于是就相约去摸象。摸到鼻子的人说大象像一根管子,摸到耳朵的人说像一把扇子,摸到牙的人说像一根萝卜,摸到象身的人说像一堵墙……象到底是什么样的,明眼人自然很清楚,但是对于盲人来说,却不容易明白。  相似文献   

8.
动感科学     
骑着大象来打球泰国正在举行象球比赛,你看,一头头大象在赛场上冲锋陷阵,骑在象背上的人弯腰使杆,击打地上一枚非常小的球,大象们也颇通人性,一面带着主人左挤右抢,一面忍不住伸足帮主人踢一脚,不过也要小心,千万别把球踢坏了。  相似文献   

9.
母亲对女儿说:“今天你去练习烹调,弄两样菜,我教你。黄鱼,要把稻草扎了头烧的。笋要切快,每切一刀,转一下。”女儿答应而去。停一会儿,母亲到厨蚂蚁看见大象向它走来,便把身子埋在土里,只露出一条腿。兔子问它为什么,它说:“嘘,别出声,我绊死那个狗东西!”第二天,兔子看见大象把自己埋在土里,只露出一条腿,便好奇地问为什么。大象眼里涌满了泪水,委屈地撇了撇嘴:“昨天那该死的蚂蚁把俺兄弟绊倒摔成了植物象,俺要替俺兄弟报仇!至少也绊他个精神分裂!”让你瘾房一看,不禁大惊。只见女儿的脑袋,用稻草扎着。身体在地上只管旋转,转一圈,把笋切…  相似文献   

10.
无论在汉语还是在日语中,在会话过程中避免用“死”这个字眼都是两种语言表达的礼貌说法.但是,在汉语会话中,经常会出现“死”字来表示某件事状态程度之高.比如“烦死了”“气死了”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情程度之高的典型表现.但是,在日语中却不这么表达,相反,日本人还会因为中国人使用了“死”字的表达方式而感到不解.通过对比日语和汉语中“死”的比喻表现,来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死”的比喻意义时避免出现摩擦.  相似文献   

11.
刘文安 《天津科技》2006,33(3):12-13
在中国橡胶机械行业,一些企业都以“象”作为公司的品牌商标,一是与“橡”谐音,二是以图吉祥。从1989年天津市橡塑机械厂的成立到今天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辉煌。历历在目的创业过程中无不映射着“求实、诚信、创新”、“以诚做人,用心做事,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宗旨和“大象赛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关于《庄子·天地》篇中“象罔”概念,自古以来训者甚众。有从中国传统“象”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其理解为“似有形而无其形质”的一种“虚象”;也有从“无”的角度将其作“无心”“无形迹”之解的。结合前人“象”与“无”的双重阐释视角,将“象罔”概念作“无心”与“几微”之象加以理解,即以“无心”之状态得“无心之象”而后才能得“道”,同时这一“无心”之象其本身也是一种“几微”之象,是在获得庄子所言“玄珠”之前的一种萌兆。  相似文献   

13.
当大象过河时,总是将它的长鼻子当潜水通气管。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认为,现在的大象可能是从水中进化而来的。他们研究了一系列非洲大象的胚胎和胎儿后,发现它们具有与青娃、鱼和海牛等水族动物一样的主要特征。这些发现证实了“大象与儒艮、海牛是近亲”的假说。他们发表的论文称:“现在有大批证据显示,大象和海牛同祖同宗。”大象可能来自水中@田禾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教授,在其经典著作《象与骑象人》中曾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位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前段时间,认识了一位28岁左右的白领女性来访者小A,她在短短5年时间内换了将近10次工作,而且每次换工作的原因总是跟"拖延"直接相关,并且换工作不是因为她拖延了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用象牙命名的国家有象牙海岸,也有用象命名的城市如万象。至于说到用象做国徽,旗帜标记的那就更多了。但是要说真正象的国度,那大概要数扎伊尔了。据联合国和扎伊尔有关当局公布的数字表明,目前整个非洲大陆有110万头大象,其中扎伊尔就占了40万头之多。在扎伊尔,象的足迹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上扎伊尔、基伍和赤道几个省的原始森林和辽阔的热带草原。西方冒险家们早在十五世纪开始入侵非洲时就  相似文献   

16.
大象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陆上动物,属于哺乳纲长鼻目的象科,目前仅有2种,即亚洲象和非洲象。它们都是体毛稀疏,体表呈浅灰褐色。而猛犸象却披有浓密的体毛,但它在几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猛犸象、亚洲象和非洲象等所有大象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4700万年前的始祖象。始祖象身长140厘米左右,高60~70厘米。始祖象有一部分时间是在水中生活,喜欢在沼泽地里打滚,以植物为食。基于猛犸象披有浓密体毛以及亚洲象和非洲象体表的毛囊数量非常众多的事实,我们有理由假设,始祖象也应该是一种像野猪、水獭和水鹿那样长有能够覆盖住身体的体毛的  相似文献   

17.
在教授操作性课程的环节中,教师象一个教练,教师和学生象教练和运动员的关系。如果教学中对教练技术生搬硬套则死,实行有所改良的“拿来主义”则活。教学中“教”是老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课堂上老师不能停留在理论上,应做操作性练习,教学应切实落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把跨国公司比作“航空母舰”,也有人将此喻为“大象”的。如果某人要求大象不但强壮有力,而且反应敏锐、动作迅捷,别人一定以为是天方夜谭。然而,这头“大象”确确实实存在着,它就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 1981年,当杰克·韦尔奇接任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时,发现这头由大发明家爱迪生孕育的“大象”,在经历了103年风风雨雨之后,虽仍是宠然大物,但反应迟缓、臃肿不堪。韦尔奇决定改革。仅仅5年时间,GE公司的雇员由41万减至29.1万人,而年销售额及盈利却翻了一番 1995年GE雇员  相似文献   

19.
唐凯 《世界博览》2010,(15):22-23
在网络上曾经流行过一种说法:中国人生不起、住不起、病不起,也死不起,这里的“死不起”抱怨的还是殡葬费用的高昂。殊不知,“死不好”也是当下中国的现实,而死亡也是有“质量”的——这是一种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果不是亲眼目睹,亲耳所闻,你可能根本不相信大象的智商会如此之高。在西双版纳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每一个工作人员或每一个山民跟你谈起大象,都会有一堆如数家珍的故事。而你会发现每每在叙述完大象的种种“劣迹”后,他们都会对这个“肇事者”发出由衷的啧啧赞叹:“唉,大象这个家伙真是太聪明了!”他们的慨叹来自于与野象周旋后的“挫败感”。近些年来,由于版纳州野生动物保护政策的成功,邻国一些饱受猎杀之苦的亚洲象便举家搬迁,“偷渡”入境。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间,版纳州野象的数量从80余头,激增到300余头。有限的空间与食物不能满足它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