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生火"这项技能,在人类生存技巧排行榜上,绝对名列前茅。在野外,火堆可供取暖、做饭、驱逐野兽,要是不幸遇到自然灾害,火能煮水消毒,浓烟还能成为求救信号。生火说来容易—只要带着打火机等取火工具,捡一点树枝,还怕烧不起一堆火吗?但实际上,生火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尤其  相似文献   

2.
火积传递方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松平  陈清林  张冰剑 《科学通报》2009,54(15):2247-2251
火积是描述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在热量传递过程中伴随火积的传递, 热量在传递过程中守恒,火积并不守恒, 因而火积必定有其独特的传递规律. 基于火积定义及其传递的思想, 导出了描述多组分黏性流动体系(包含热传递、对流、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过程)的火积传递方程, 它描述了该体系传热过程中火积的传递规律. 给出了火积流及其火积耗散的表达式, 并分析了其物理机制. 进而讨论了火积传递方程在稳态对流传热过程中优化传热的理论和方法, 从不同侧面应用稳态过程 传递方程得到了火积耗散极值原理和最小热阻原理, 给出了对单组分体系稳态对流传热和稳态导热过程应用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寂态热力学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松平  华贲 《自然杂志》1998,20(2):79-81
寂态热力学是研究热力学体系所包含的一切运动形式的能量和相应的(火用)传递、转换及相关规律的科学.传统工程热力学一般仅涉及少数几种能量和(火用)形式,并主要集中于能量及(火用)的静态转换规律的研究.能量的开发和利用对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传统的热力学体系的描述和与之相应的各种定律的表达形式已不能满足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要求.因而必须超越对一般意义下的能量的认识.在理论上对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涵义作进一步探索.从更深、更广的层次上研究能量和(火用)的传递和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4.
用辩证的观点探索(火用)经济学基础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科学发展的辩证法,阐述了(火用)经济学理论结构,提出依赖于时间和空间的(火用)价值传递微分方程.该方程不仅能详细地描述(火用)价值传递信息,而且可满足(火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的需要.(火用)传递方程和(火用)价值传递方程构成了(火用)分析和(火用)经济分析及优化的理论基础,代数方程仅是传递方程应用于系统或单元的特例.基于此,本文引入了关于(火用)、(火用)流及(火用)损计价的三个定理.  相似文献   

5.
程雪涛  梁新刚 《科学通报》2012,(14):1263-1269
基于(火积)与微观状态数的关系式,针对热量用于加热或冷却物体以及用于做功两种物理过程,讨论了传递可用(火积)、传递不可用(火积)、转换可用(火积)、转换不可用(火积)与微观状态数的关系.研究发现,热量用于加热或冷却物体时,如果系统内微观状态数的增大源于其内能的增大,则传递可用(火积)将增大;如果系统微观状态数的增大由系统内自发传热过程引起,则传递可用(火积)将减小.对于热量用于做功的情况,如果系统内微观状态数的增大是由内能增大引起的,则转换可用(火积)与转换不可用(火积)都将增大;如系统微观状态数的增大由系统内自发传热过程引起,则转换可用(火积)将减小,转换不可用(火积)增大.  相似文献   

6.
左旋葡聚糖主要来源于植物体纤维素在植被火燃烧发生时的高温热裂解过程,化石燃料燃烧的贡献极低,在环境研究中通常被作为示踪植被火燃烧的分子标志物.左旋葡聚糖研究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对地表环境介质中左旋葡聚糖记录及其对植被火燃烧变化的指示意义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气溶胶中的左旋葡聚糖能够反映从事件至季节尺度的植被火燃烧变化,雪冰和沉积物中的左旋葡聚糖记录则能够揭示从季节至冰期-间冰期尺度的植被火燃烧变化规律.因此,左旋葡聚糖有望成为地表环境介质中指示植被火燃烧变化的可靠代用指标,但涉及其稳定性、在冰芯与沉积物中记录解析、与其他环境代用指标的对比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7.
程雪涛  王文华  梁新刚 《科学通报》2012,(16):1489-1495
(火积)是近年提出以描述热量传递能力的物理量.将(火积)的概念拓展应用于涉及做功的开口热力学过程的分析.定义了焓(火积)的概念,基于该定义发展了开口系统的(火积)平衡方程,并给出了开口热力学系统中的"(火积)损失"的概念.应用(火积)平衡方程,对空气标准循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当工质吸收的热量来自燃料燃烧反应时,(火积)损失速率可以描述循环净输出功率的变化;当工质吸收的热量来自高温热流体加热时,则系统的最大(火积)损失速率和最小熵产速率均对应于循环的最大输出功率.因此,(火积)损失是一个可以描述空气标准循环性能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顾频 《世界科学》1997,(9):36-36
火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表面上无可置疑是破坏性的,但是从生态意义上讲,它可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调节生态系统的管理手段,火至少从中石器时代开始就被利用。而且,它很有可能早在这之前就被开发作为一种驱赶猎物的打猎技术。但是火到底对生态系统,特别是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现在知之甚少。木炭,作为火的一种产物,在火灾中大量地产生。木炭一般被认为是对土壤的一种情性添加物,它对土壤的物理影响往往大于化学影响。然而,众所周知.木炭能吸附有机分子,例如酚,而这些被木炭吸附的有机分子在土壤生态中是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在…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制备的多组分压缩空气泡沫灭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喜世  廖瑶剑  林霖 《科学通报》2008,53(19):2379-2383
在新制备了一种多组分泡沫灭火剂的基础上, 发展了多组分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multi-component compressed air foam system, MCAFS), 并开展了在不同泡沫浓度、不同结构类型混合腔和不同工作压力等工况条件下, 其对油池火和木垛火的灭火有效性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泡沫浓度对灭火效果有显著影响, 且对不同可燃物存在一个不同的最佳灭火浓度, 例如, 对于煤油池火, 该最佳泡沫溶液浓度约为2.2%, 而对于木垛火则为4.0%. 此外, 采用同轴型混合腔比采用T型混合腔, 系统具有更好的灭火效果. 系统工作压力对灭火效果的影响也很明显, 即系统工作压力越高, 灭火越迅速.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的话,那么火便是生命赖以维持并不断增添生机的另一种要素。火不仅可以煮熟烤香食物,还可以释放热量用于取暖、烘干衣服等。此外,火还可以发出求救信号,吓跑凶猛的野兽,锻打金属工具,其烟雾还可以驱走害虫。所以,对于人类来说,火有着难以数清的诸多优点。 要得到火,必须拥有空气、热量和燃料这三大要素。所以,每次生火都要确保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足  相似文献   

11.
李志成 《科学之友》2009,(11):161-162
加强对古建筑的防火管理,保护好古建筑不受火灾的侵害,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有关部门共同的职责。针对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切实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思考,对古建筑的防火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姚媛媛 《科学之友》2008,(6):154-155
针对古建筑火灾事故增多这一事实,分析了晋商古建筑现存的火灾危险性,从消防设施、消防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楼宇建设过程中针对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一些管理措施,目的是为了提高消防安装工程质量,确保消防系统在楼宇建成后正常运转,使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真正成为大楼安全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14.
朱海桐 《科学之友》2009,(8):124-12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同时具备了防火、控火、灭火的功能,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为有效的自动灭火设施,是现代建筑防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简单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分析,对设计中常见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胡化凯 《大自然探索》1996,15(2):118-123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古代一系列五元化科学分类理论的基本内容,科学价值及其历史背景,认为商周时期的尚五 意识和战国秦汉盛行的五行观念是这类理论得以产生和流行的主要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周洁 《科学之友》2008,(7):124-124
文章对社区消防建设的目标、社区消防管理的模式、如何开展社区消防工作以及落实消防保障经费等作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工作方法及其发展,传统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现代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根据国家消防有关规范和现代智能化建筑工程要求,介绍了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的联动关系及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8.
五行配伍理论的科学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化凯 《大自然探索》1994,13(2):115-120
五行配伍体系是秦汉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理论形态,具有重要的科学史意义.本文从五行配伍体系的形成过程,其所反映的思想成就及其对古代科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彭柱 《科学之友》2009,(2):81-82
如何将消防工作有机地融入社区这个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中是消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各级政府、基层组织和公安消防部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社区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研究,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而努力开创社区消防工作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防火设计在技术上给予人们更安全的保障,最关键的是如何让人们提高防火意识,所以消防机关应在大型商场设计一些标语、漫画来宣传消防意识,还可以与商家合作举办一些活动来唤起人们的防火意识,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避免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