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了文字,人们就可以"看见"思想,记录语言。人类从此实现了跨越时空的交流。7万年前,古代人类已经开始使用图案和标记传达信息。1993年,南非国家博物馆考古学家克里斯托弗·亨塞尔伍德发现了两块保留有7.7万年前的古人刻画的抽象符号的石头,这是人类通过符号表达思想的最早证据。人类祖先在亚欧大陆的许多洞穴中和岩壁上留下了大量的神秘符号,人们推测它们可能被用来表达某种精神领域的活动。古代北美印第安人在科罗拉  相似文献   

2.
张全  袁毅  徐震 《科学》2009,61(5)
电子计算机是人类20世纪的伟大发明之一.发明之初,它主要用于数据计算.经过一个阶段的发展,人们发现可以利用计算机的逻辑运算能力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例如将俄语翻译成英语,这样即使不懂俄语的入也能看懂俄语的书刊报纸.  相似文献   

3.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心理学家克尔巴里斯认为,人类最初是用手势进行交流的。语言究竟来自何处?这长期来是人类进化的一个不解之谜。然而,克尔巴里斯在其新书《从手到口:语言的起源》中,大胆地提出了一种理论。他认为,语言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发明,但并非像语言学家经常描述的那样是通过奇思异想创造的奇迹。他指出,人类的祖先是在距今大约5万年以前从用手势交流转化到用语言交流的,但是语言本身以及创造语言的复杂思  相似文献   

4.
刘晓荻 《科学之友》2006,(12):25-25
粒子实验可以吞噬地球 科学家通过粒子加速器使粒子达到光速后,互相进行碰撞,以此来研究微观世界的能量定律。由于被研究的物质是如此之小,人类也许从不担心粒子会构成什么威胁。但是最近,一些严肃的科学报告指出,在美国长岛的“粒子加速器”实验或“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可能会产生一个微型黑洞,它将慢慢吞噬地球上的一切物质,包括地球。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星球上,人类是惟一的可以用语言来交流的生物。有科学家宣称,在人类众多基因中,已经发现能使人类说话的基因,如果没有这个基因,语言与人类的文明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在过去的20万年间,这个基因的改变,促使人类在演化上,能与其他生物朝向不同的演化路径,这个基因就是FOXP2。FOXP2基因的损坏,会造成罕见的语言疾病,语言文法的使用将出现问题。科学家在灵长类的研究中,观察这个基因在它们身上的表现情形与影响,这些动物包含黑猩猩、大猩猩、猩猩、恒河猴、猴子与老鼠。科学家想要知道,这个基因在人类、猴子与老鼠身上,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遗传学"路线图"工程化的DNA元件可以按照人们的要求来调节细胞的分化或死亡:生物学家已经构建了一种可编程遗传学的"路线图",它可以按照任何需要的信号进行应答或重构细胞线路。其中的一个版本可以使人类细胞对一种抗病毒药物产生敏感,尽管这一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重新进行定位,人类期望着有一天能够听懂各种生物的“燕语莺声”,与它们作朋友。这里就涉及到交流问题。 人类主要依靠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心情。用语言传达心情称为会话,不使用语言的心情表达在很大意义上也被认为是会话。除语言之外,我们还用姿势表达心情。如与人相逢时,要鞠躬、握手,这也被认为是不使  相似文献   

8.
信息素是动物进行社会交流的重要媒介,它是否同样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尚无定论.人类所具有的高度适应性的社会行为模式、驳杂多变的外分泌物、以及部分退化的嗅觉解剖结构,使得对人类信息素的行为效应、物质组成以至神经机制的探索充满了希望与挑战.现有的证据提示人体的气味在多个方面表现出类似信息素的效应,包括触发固有行为、调节内分泌水平、传递社会信息、诱发情绪起伏甚至认知变化等等.其中,两种类固醇物质雄甾二烯酮和雌甾四烯被视为"准人类性信息素",二者依据接收者的性别和性取向而选择性地传递性信息、调节情绪与注意,并对下丘脑产生特异性激活.这些发现深化了对人类化学信号与人际交流的认识,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铺垫.  相似文献   

9.
生物之间的交流如同人类一样也需要语言,而且生物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以声音为载体的语言,以动作形态为媒介的体态语言,以及以化学物质为最体的语言,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不过对微生物之间的"语言",人们就了解得比较少了。如今许多研究已表明,微生物之间也有"语言",而且主要是以声音和化学物质"语言"进行交流的。60年代,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朱里斯·阿德勒发现细菌可以根据营养素的分子气味选择或  相似文献   

10.
文字和通信     
钱文浩 《科学通报》1956,1(10):18-18
一作为通信工具的文字文字是人类通倌的工具。用文字来传送(交流)思想,是各种通信方式中的一种.一般把文字理解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如果仅仅这样理解,则是不够全面的。事实上,文字之记录语言,仅仅是人们利用它达到通信目的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它的最终目的。如果把文字仅仅理解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就有可能造成一种倾向:为记录语言而记录——如果是拼音文字,就有可能使文字成为一种语音学上的标本,却未必能成为一种好的工具。语言学家反对把文字和音标(或昔标文字)看成  相似文献   

11.
开栏语: 探索和创造是人类的第二本能,正是在不断的探索和创造中,人类建树了灿烂的文明。可以说,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座里程碑,无一不是由创造发明来奠基的。今天,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时,我们推出了“回望人类发明之路”专栏,我们将回眸一些人类重大的发明创造。从中我们将看到:人类的这些创造发明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从而鼓舞我们创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更加灿烂的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数十年前科学家就已经知道,人类基因至少有98%和黑猩猩完全相同……现在才开始探寻使人类从猿类中分离出来的究竟是哪些基因。人总喜欢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因为人类具有交谈、书写和建筑复杂构造的能力,从而把自己从动物王国中分开来,并且形成精神上的差别。但是,将其归结到基因时,人类又和黑猩猩的两个物种极其相似,以至于生理学家贾里德·戴蒙德(JaredDiamond)称我们人类是“第三个黑猩猩物种”。经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研究工作,可以肯定地确认人类和黑猩猩的任何基因组区,至少有98.5%的DNA是相同的。这就意味着只有很少一部…  相似文献   

13.
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人们建造了城市,发明了复杂的语言,登上了其他星球……很难想象这一切有一天会毁于一旦。但实际上有99%的物种正濒于灭绝。  相似文献   

14.
一、历史与现状人类借助语言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丰富复杂而又富有表达力、综合力的通信行为,它与思维过程互为联系并与心理过程、学习、记忆及情感因素互为影响。关于人类大脑语言中枢的研究首先是在半球损害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活动发生了一次伟大的转折。两种古老的自然现象突然敞开了自己神秘的大门,人们眼前呈现出一幅深不可测、无比辉煌的景象。在这一百年,人们揭示了电和磁的一系列重要规律,创造了驾驭电磁能量的技术,它的意义可以和50万年前人类发明用火相提并论。 电和磁的发现 电和磁是人类最早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中国人最早认识的是天上的闪电,西方人最早认识的是附着在物体上的静电。一直到18世纪,人们对电的了解仍然非常少。电学领域的研究,仅仅限于摩擦起电和静止电荷的相互作用。 1745年,荷兰莱顿大学物理学…  相似文献   

16.
2001年,英国牛津大学医学研究院接到一个报告:在英国南部的一个山村里,发现了一种叫做“语言缺乏综合征”的怪病。得这种病的人身体健康,但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思想,不管是声音或者书写。这些患者仿佛天生缺乏语音模仿和概括语言规律的能力,而且这种病是通过家族进行遗传的,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他们开始对这种病症进行研究,从而揭开了人类独享语言基因之谜。人们都认为,人类从万物中脱颖而出成了地球的主宰是得益于上帝的垂爱,但人类区别于动物最大的特点是人类掌握了语言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人类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  相似文献   

17.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科幻故事由此产生。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中国以基础性发明贡献于人类。如果缺少这些发明,世界也许是另一番景象。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3世纪这1800年间,中国发明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在众多领域创造全新的技术,解决了长久困扰人类的许多问题,这些技术发明使人类活动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一直延续至今。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大约从公元1世纪到11世纪,中国发明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的杰出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经成为中华文化遗产最辉煌的部分之一。其中的许多发明,仍然陪伴着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人。 舵和指南针 公元1世纪,中国人已经发明了舵。在一座西汉古墓中,出土了一艘陶制模型船,上面有可以升降的舵。船在水中航行,由于船体巨大的惯性,控制它的运动方向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并要很高的技巧,数千年来难倒了无数船家。中国的这件发明,巧妙地利用水流的不对称推力,产生使船体改变行进方向的力矩,为船舶制造与驾驶技术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在此之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指南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公元11世纪,舵和指南针通过阿拉伯传入欧洲,对人类航海事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纪公元 105年,东汉某化发明了造纸的技术。他用捣碎的纤维在水里克分浸泡,除去油脂和胶质,使它们在水中形成浆状的悬浮物,然后用一张平整的滤网由下而上地把它们轻轻捞起来。随意分布在水中横七竖八的细小纤维就会互相压正在一起,像一床小小的棉絮。再把它们压平烘干,就得到了一种自然界中不曾有过的东西,它洁白柔韧,既轻又薄又结实,可以长期保存不腐烂变质。更奇妙的...  相似文献   

20.
徐桂荣 《自然杂志》2017,39(5):371-377
讨论了生物的创新进化,介绍了创新进化的概念及其遵循的规律,着重分析人类进化中创新进化的表现。早期人类创新进化的主要体现:直立行走解放了手;人工生火、用火是主动取得能源和主动使用能源的开始;熟食取得充分的营养,使脑功能完善;抽象思维的发展是物质的演绎,同时又回过头来改造物质,这是其他动物做不到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主动取得能源,主动生产食物,这种劳动是任何动物不可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