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文献[1~5]的基础上,合成了8-羟基喹啉合十钒酸钙和铯盐。 1 合成方法 称取2g CaCO_3和4g V_2O_5,加于10mL水中,加热并搅拌至无气泡逸出,过滤并冷却。滴加入HO_x-CH_3COCH_3溶液(10g HO_x/100mL Soln.)100mL。过滤出大量浅黄色沉淀,相继用水和丙酮洗涤。抽干放置真空干燥器中。  相似文献   

2.
8—羟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甲基-8-羟基喹啉通过氯甲基化反应合成了2-甲基-5-氯甲基-8-羟基喹啉,收率65%。8-羟基喹啉通过先溴化生成5,7-二溴-8羟基喹啉,再与丁基锂作用生碾主基锂,然后与亲电试剂环氧乙烷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别作用合成了5-(2-羟乙基)-7-溴-8羟基喹啉,收率分别为70%和66%。  相似文献   

3.
8-羟基喹啉是重要的金属离子鳌合剂,因金属离子与其结合后可阻断其分子内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导致荧光增强而被广泛应用于荧光传感分子的设计中.但8-羟基喹啉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较差,研究多对喹啉母环结构修饰引入辅助配位基团以改善金属离子选择性,但以8-位羟基修饰的尝试偏少.本文以8-羟基喹啉不同结构修饰的衍生物为依据,评述其在重金属离子荧光增强型传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四个8-氨基喹啉新偶氮衍生物,产品经 IR,TG,元素分析鉴定.对这四个化合物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和荧光特性作了定性探索,建立了 Au(Ⅲ)、Co(Ⅱ)的新荧光测定方法.初步结果表明8-氨基喹啉7位氮偶衍生物是一类优良的荧光试剂.  相似文献   

5.
两种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8-羟基喹啉亚铁(FeQ2)和8-羟基喹啉镍(NiQ2)两种配合物,并考察了溶液的酸度、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物产率的影响,运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值为4,反应时间为60 min,FeQ2,NiQ2的产率分别达到90.1%和89.0%,红外光谱表明金属配合物的形成,荧光光谱显示了它们独特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合成4种8-羟基喹啉-7-醛-芳香酰腙新试剂.方法 取以Reimer-Tiemann反应原理制备的8-羟基喹啉-7-醛0.519 g(3 mmol)溶于30 mL 95%CH3CH2OH,在70~80℃条件下分别与等摩尔量异烟肼、苯甲酰肼、对羟基苯甲酰肼和邻羟基苯甲酰肼的10 mL 95%的CH3CH2OH溶液加热回流反应8 h后出现沉淀,冷却到室温后过滤分离,以80%甲醇水溶液重结晶,真空干燥24 h.结果 和结论元素分析、熔点、1H NMR、MS以及IR谱的数据结果表明合成得到了8-羟基喹啉-7-醛-异烟酰腙、8-羟基喹啉-7-醛-苯甲酰腙、8-羟基喹啉-7-醛-对羟基苯甲酰腙和8-羟基喹啉-7-醛-邻羟基苯甲酰腙,分别为黄色、淡黄色、淡橙红色和淡橙红色粉末样品,产率分别为72.3%、73.4%、83.8%和83.2%.  相似文献   

7.
用8-羟基喹啉偶联光度法测定水中亚硝酸盐。在室温下,亚硝酸盐和苯胺反应生成重氮盐,在碱性介质中(pH≥12.5),重氮盐与8-羟基喹啉偶联显色,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82nm。线性范围为0~3.56mg·L-1,标准偏差小于2.5%,检出下限为7.4μg·L-1。该方法方便、快速、灵敏,用于水样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四种预处理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对二氯苯、8-羟基喹啉和低温四种预处理对积累中期分裂相的效果。结果表明这四种处理方法效果的明显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秋水仙素,4℃低温,对二氯苯,8-羟基喹啉,后二者主要是积累前期分裂相;并且秋水仙素和低温处理对有丝分裂的抑制作用容易得到恢复,而8-羟基喹啉的抑制作用最深,最难恢复。  相似文献   

9.
周静 《科技信息》2011,(30):142-143
8-羟基喹啉铝(Alq3)是一种优良的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以及较好的热稳定性。研究8-羟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对开发结构新颖的Alq3类电致发光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8-羟基喹啉螯合树脂(PS-HQ)在HAc-NaAc体系中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吸附Pb2 的最佳pH=4.0,吸附容量4.56 mg/g树脂.表观速率常数k288=1.52×10-4s-1,一次吸脱回收率达94.9%.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简单的乙酰苯胺和丙烯酸酯作为起始原料,在过硫酸钾做氧化剂,水合对甲苯磺酸做添加剂的条件下,通过钯催化的C-H键活化/C-C键生成/环化串联反应以46%~95%收率合成了一系列2-羟基喹啉衍生物.本研究为2-羟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实用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备一种能适应强极性溶剂和具有良好离子识别效果的喹啉偶氮衍生物,以8-羟基喹啉、对氨基苯磺酸等为原料合成了4-磺酸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SUL-8Hq)主体.通过红外、紫外研究了其结构及其与多种阴离子的相互作用行为,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能裸眼检测传感阴离子的新体系.结果表明:在乙腈中,SUL-8Hq可以识别H2PO4(-),在310 nm处出现新峰,其强度与H2PO4(-)离子浓度成正比.在水中可以识别OCl-,在472 nm的吸收峰随O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在甲醇中,它可以识别HPO4(2-)和OCl-,且识别过程出现的新吸收峰峰值与识别离子浓度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研究主体对不同极性溶剂中的阴离子的识别规律,为构建新型识别体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由8 羟基喹啉与亚硝酸发生定向亚硝化反应,再与稀硝酸发生氧化反应合成5 硝基 8 羟基喹啉.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亚硝酸钠用量对亚硝化反应产物收率的影响和硝酸浓度、硝酸用量、反应温度对氧化反应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5 硝基 8 羟基喹啉的总收率为76 19%,并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证实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4.
The luminescence processes of metal complexes are complicated by intramolecular charge (energy) transfer from the metal to the ligand or from the ligand to the metal. The charge transfer strongly influences the excited state of the ligand and its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The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ris(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 (Alq3) and tris(8-hydroxyquinoline) gallium (Gaq3) are investigated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the metal ion on the ligand. Emission from the complexes shows a signific...  相似文献   

15.
首次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固相法合成了了铈水杨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Ce(Hsal)2(hq)(hq-=C9H6NO^-;Hsal^-=C7H5COO^-).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分析等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以及成键特征.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8-羟基喹啉的加入使反应迅速完成,同时分析了可能的固相反应机理.抑菌实验表明该类配合物对常见的细菌和真菌有比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米食酸、原甲酸三甲酯、苯胺类化合物和氯甲酸苄酯为原料,通过2条合成路线,以中等的收率制备了3种结构新颖的4–羟基喹啉衍生物,并利用核磁共振谱图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另外,考察了取代基对目标化合物合成的影响,只有氨基的邻位有取代基时,才能制备所设计的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海水中痕量铜的双Sep-Pak柱FIA在线预富集和FAAS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配有双Sep-Pak柱的流动注射分析仪在线预富集海水样品中痕量铜的8-羟基喹啉络合物,经甲醇洗提后,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对100ml海水样品的富集倍率可达2个数量级,富集检测速率可为10次/h。多次富集测定的重现性在2.0~5.7%范围内,测定了铜含量在3~7ng/ml浓度范围内的海水样品。  相似文献   

18.
设计合成了2-[(2′-二茂铁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1)、2-[(2′-BINOL基)-乙烯基]-8-羟基喹啉(2)及其金属铝配合物3和4.通过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1 H NMR)等波谱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实现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通过电子吸收光谱(UV-Vis-NIR)及荧光光谱(EP)对配体1、2以及配合物3、4进行了光物理性质研究.结果显示配体2对Al 3+离子具有强的选择识别功能,有望成为优良的离子识别添加剂;而配合物3在480nm处发出强蓝光,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蓝色电致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9.
以氧氟沙星作为母体,吡啶衍生物(邻菲啰啉、2,9-二甲基-1,10-邻菲啰啉、2,2′-联吡啶、4,4′-二甲基-2,2′-联吡啶、8-羟基喹啉)为辅助配体,选择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铜(Ⅱ)、钴(Ⅱ)、镍(Ⅱ)、锌(Ⅱ)、锰(Ⅱ)等5种过渡金属离子,采用不同方法合成23种新型配合物,对其进行红外光谱表征.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为供试菌种,测定配体及混配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铜(Ⅱ)、锌(Ⅱ)、镍(Ⅱ)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强于氧氟沙星,其中铜(Ⅱ)的抑菌活性最强;辅助配体的抑菌活性较差;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强于枯草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