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植物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介绍了超富集植物的研究进展和转基因植物的培育现状,分析了植物修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含义以及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控制植物修复技术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某些提高植物修复污染土壤效率的途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植物提取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使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成本高,对环境扰动大,而利用植物修复的效果较为明显,易于操作。对植物修复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超富集植物、受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状态及添加螯合剂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植物提取作用,最后简述了植物提取在矿区的应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论植物修复技术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清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污染现状,简要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并从植物萃取技术、植物挥发技术、植物固化技术3方面阐述了植物修复技术在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应用,且进一步提出了植物修复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是一项新兴重金属污染物修复技术.本文在概述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种类和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重金属污染物植物修复的主要类型及可能机理,对影响植物修复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修复效率的手段,最后对重金属污染物植物修复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讨论了植物修复技术中超累积植物的筛选条件,重点对已较为成熟可应用于富营养化N,P类有机物的植物修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给出了目前湖泊富营养化的一般治理过程,同时对持续性有机物(POPs)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提高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能力的3种方式:使用添加物、根际环境改善和环境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植物共植对低浓度含铀废水修复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数种植物共植体系,并以之开展了低浓度含铀废水修复实验,研究了水体中铀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铀质量浓度对植物共植体系修复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相对应的单一植物修复体系相比,合果芋-豆瓣绿、白鹤芋-豆瓣绿共植修复体系对废水中铀的去除率提高了4.7%、6%和4.5%、5.7%,合果芋的转运系数、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富集量分别提高132.20%、63.89%、63.89%,豆瓣绿分别提高6%、37.27%、37.27%,白鹤芋分别提高127.69%、108.24%、108.24%,豆瓣绿分别提高3.39%、39.20%、39.20%。不同铀质量浓度废水修复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植物修复体系相比,优势植物共植对低浓度含铀废水的修复均有促进作用。植物共植体系中植物间的互促作用可能通过提高植物的生物量和植物对铀的富集性能,从而促进了植物对铀的吸附。  相似文献   

8.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介绍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方法,指出植物修复技术是治理土壤金属污染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是治理污染土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的原理、类型与技术以及植物修复的特点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超积累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之一,超积累植物能超量吸收和积累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其体内重金属含量是一般植物的100倍以上,超积累植物修复是植物修复技术的关键。介绍了超积累植物的概念、特征、物种资源和开发现状,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盐碱化土地的修复与调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松嫩平原盐碱土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集中分布区之一。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盐碱化程度不断加深,严重影响到该区国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其成因入手,根据盐碱化的强度和特征,着眼于自然恢复与植物修复,并辅以人工调控,从而促进盐碱化土地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Mercury pollution has caused severe damage to environment and grea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s control. Phytoremediation may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measures to recover the polluted soil since it is economical, highly efficient and friendly to environment. In this report,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modify the DNA sequence of merB genes that catalyze the conversion of organomercurals into ionic mercury. The modified merBhe genes were introduced into tobacco by Agrobacterium, and the resultant transgenic plants were verified by Southern and Northern hybridization. High level of organomercurial resistance was detected on progenies of transgenic plants, some of which were resistant to PMA (phenyl mercury acetate) of 2.5 ?mol/L whereas 0.1 ?mol/L PMA killed the seedlings of wild-type tobacco in soiless culr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PMA concentration, the inhibition of the seedling growth became apparent. This result makes it possible to breed mercury-resistant tobacco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mercury-polluted soil.  相似文献   

13.
作物抗旱性与作物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评述字研究者对作物抗旱性概念及其适应机理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按期在作物抗旱性与作物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植物生理学增强作物抗旱性,提高作物生产力方面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常用的重金属污染土修复技术基于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结合的修复技术。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来源以及常用修复技术的机理、影响因素和所存在的优势和缺陷,并且从修复成本、修复时间以及长期效果三个方面对常用的修复技术的适用性作了比较,为该领域学者的研究和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制定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表面活性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已被证明是一项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土壤修复技术;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表面活性剂修复技术和影响因素,其中主要的修复技术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修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修复以及联合修复技术等,对于复合污染的土壤,多种修复技术的联合应用是现在土壤修复的研究趋势;此外对土壤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浸采铀矿山的退役,特别是应现代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地下水修复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制定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法规,采用哪种修复技术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环境保护部门和项目执行者。本研究针对酸法浸出矿山特点,提出了地下水修复法规的制定原则,并实践了地下水修复综合技术、自然净化、迁移净化、冲洗、弱酸浸出等方法,并在应用中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总结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现场试验和退役矿山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充分分析影响地下水修复的矿床自然条件、地下水质量和用途、修复技术、修复费用和时间等因素,给出了推荐的酸法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北天堂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进行硝酸盐氮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试验研究。通过抽水试验、示踪试验和碳源投加试验,分析了对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能力及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获得了指导后续地下水修复试验及数值模拟预测的水文地质参数,试验场区的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95.3 m/d,导水系数为781.3 m2/d,给水度为0.167°。在碳源投加试验运行初期,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去除率就已达到45%以上,投加碳源后对地下水硝酸盐氮反硝化作用有很好的强化效果。试验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为类似试验研究积累了成功经验,可为地下水原位修复工程应用及推广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治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三峡库区土地整治的区域特点,本文从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内涵入手,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四个方面构建并筛选了土地整治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二步法,在基于农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和聚类分析筛选指标.最后以开县大德乡的土地整治为样区进行实际应用,评价结果显示符合项目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纳米铁用于修复水环境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研究。由于纳米铁粒子小、易团聚而导致工程应用的困难,提高纳米铁的分散度而固定在载体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并且是纳米铁在水环境修复技术应用领域的前沿研究亮点。对近几年铁纳米固定化材料在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主要探讨了无机矿物(黏土、硅石、活性炭和石墨)以及有机高分子材料(淀粉、纤维素、树脂、壳聚糖、瓜尔胶等)为载体固定纳米铁,以及这些材料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固定化纳米铁修复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固化/稳定化(S/S)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近年来在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土壤S/S修复技术的概况,其针对的污染物不仅包括重金属,也包括其他有机污染物。常用的土壤S/S修复材料主要有硅酸盐水泥类材料及各类添加剂;常用的土壤S/S修复技术分为异位和原位2种操作方式。结合美国超级基金修复项目报告,对土壤S/S修复技术在国内外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针对土壤S/S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需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