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利用含酚废水驯化活性污泥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源于MBR工艺的活性污泥,用含酚废水驯化培养以适应SBR反应条件,驯化至适应纯苯酚作为底物所需时间约为一个月,可逐渐在反应器中形成长食物链的微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2.
本文鉴于城市污水愈加严重且处理困难的社会背景,对其广泛应用的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进行相关介绍,包括菌群和工艺的分析研究。借此与城市污水处理的同行业进行相互探讨学习,以达到加快污水处理厂运营及共同治理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活性污泥模型(ASM)是表述废水中各种污染物质与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之间的复杂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的数学模型。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活性污泥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包括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BSM1模型、ASM-SST模型、ASM-ASS模型、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活性污泥2d模型(ASM2d)、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FCASM3模型等。对这些模型做了评价和比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需要在活性污泥法机理、模型参数的确定和相关软件方面开发上多做研究,在水处理工艺设计以及水质监测方面多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4.
腐蚀电池法强化后续生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腐蚀电池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以腐蚀电池反应中的溶铁量作为外部监控指标,来探求腐蚀电池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SBR)为主体处理方法,在对比SBR法和腐蚀电池法-SBR法处理印染废水降解效果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腐蚀电池对后续生化工艺的影响。研究表明,腐蚀电池法不仅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而且强化了后续生物处理中的活性污泥,使得腐蚀电池-SBR法在COD、色度去除率上明显高于SBR法。  相似文献   

5.
活性污泥的表面特性与其沉降脱水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脱水性能,测定了实验室规模的反应器中培养的泥龄5、10、20 d的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总量和组成、絮体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其沉降和脱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龄的延长,EPS的组成松散附着物(LB)和紧密粘附物(TB)两部分的质量比值(mLB/mTB)减小,小于10 μm的微小絮体数量减少,Zeta电位值也减小.EPS的总量对污泥的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很小,但其组成(LB、TB)有显著影响,mLB/mTB越大;污泥表面的Zeta电位值越大,小粒径的污泥颗粒则越多,污泥的沉降脱水性能变差.因此,通过改变运行条件,减小mLB/mTB和Zeta电位,可改善污泥的沉降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6.
SBR技术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回顾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历史,综述了SBR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并作出了分析和评价,此外,文中还着重分析了SBR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优势,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SBR应用与研究方面的新发展,认为能够高效脱氮的SBR组合工艺将是研究与应用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张舵 《科技信息》2012,(32):I0072-I0072
本文以化工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氮源缺乏对活性污泥生理活性及絮凝沉降性状的影响,探讨一种确保活性污泥系统正常运行的最佳营养盐投加比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种组成差别较大的粉煤灰(FA)的吸附性能实验,筛选出适宜作微生物吸附载体的FA.根据污水处理系统的MLSS量选定FA投加量为2 g/L.加入粉煤灰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污泥絮体大,沉降速率明显提高;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对CODcr的去除率为87%,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2%,相对于未加粉煤灰的活性污泥系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DAT-IAT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一种变形)充分地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连续性、高效性和SBR的灵活性等优点,同时也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出水较好。文本以我市的西南郊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0.
浅析废水生物处理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污水成分亦愈来愈复杂。某些难降解的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需要运用微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处理方法。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常采用的方法有厌氧生物处理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本文主要对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方冬季城市污水处理厂低温运行难以保证出水水质达标这一难题,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低温是如何影响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有机物去除效率、脱氮除磷效率及微生物种类变化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现行低温城市污水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改进措施,指出了提高低温城市污水处理效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食品工业中肉类加工废水的性质及处理工艺,并对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The total experimental period wa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At the first stage, a series of batch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o ge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 of ozouation on sludge properties. At the following stages, three MBRs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activated sludge to be ozonated were run in parallel for a long perio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sludge ozonation on sludge yield and permeate quality. Through batch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ozone could disrupt the cell walls and caused the release of plasm from the cells, then the amounts of soluble organics in the solution increased with ozouation time. With the rise of soluble organics, the amount of soluble organics to be mineralized increased as well, which would reduce the soluble organics content. For the cou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two aspects, a pseudo-balanee could be achieved, and soluble organics would vary in a limited range. Sludge ozonation also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solution. In addition, ozouation wa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ludge settling property. On the basis of batch study, a suitable ozone dosage of 0.16 kgO3/kgMLSS was determined. Three systems were run in parallel for a total period of 39 day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a part of activated sludge ozonation could reduce sludge production significantly, and biological perfonnanee of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would not be inhibited due to sludge ozoua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ozonation unit with MBR unit could achieve an excellent quality of permeate as well as a small quantity of sludge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an additional ozonation operating cost for treatment of both wastewater and sludge was only 0.096Yuan (US$ 0.011,5 )/m^3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4.
以化工厂污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磷源比例对活性污泥生理活性、絮凝沉降性状及活性污泥性状的影响。最终确定保证活性污泥系统正常运行的碳和磷源比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絮凝剂PAC和PAM对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大的PAM絮凝剂,在小剂量投加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明显地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提高系统出水的水质.  相似文献   

16.
杨添崴  乔月 《科技信息》2013,(15):434-434
本文概述了我国严峻的水环境,分析了MBR工艺的优势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王广卿 《科技信息》2011,(8):I0088-I0088
本文通过对头屯河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中泡沫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采用改进型SBR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泡沫的产生,从而使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我国严峻的水环境,针对目前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活性污泥法的缺点。由此产生对比,分析了MBR工艺的优势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介绍秸杆气化净化单元操作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方法 ,讨论了处理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煤进行降解,初步探究微生物降解煤的最佳条件.通过对煤渣进行电镜分析,对上清液进行元素分析,初步确定活性污泥中存在能够降解煤的微生物.同时设计三因素(培养温度、pH和煤预处理方法)两水平的正交实验优化影响微生物活性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35℃、pH为8和煤样未经处理时,微生物能够维持较长的降解时间.本文研究结果为利用活性污泥微生物降解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