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于是,许多人认为,日本式的经营管理是神秘的。其实日本人认为这种经营管理方法是正常而又普通的。然而,日本的企业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快,其教科书是什么?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思考,终于找到了一部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的教科书,这就是中国的《孙子》。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日本的医疗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展,这种进展决定着正在发展或未来发展的医疗设备环境.医疗技术的进展首先是人类多年努力的结果,也可以认为是80年代初日本显示经济势力以来在生物技术和微电子学等领域不断执行研究与发展策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今日日本的大部分技术都是自己开发。日本工业每年的专利发明数已超过西方同行,而且日本每年的技术输出也在迅速增长。日本在1972年技术输出数量已超过了技术引进的数量,到八十年代初,技术输出数量已达到引进量的217%。这种情况的变化,反映了日本工业在技术方面的成就,也反映了国际市场对日本技术的需要,同时也说明了日本已能用西方国家同样的条件,或者甚至更优惠的条件从事高技术输出和开展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4.
有两个重要因素使日本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成功,一个是政府在工业发展上进行投资,另一个是早就认识到良好的教育体系是取得技术进步的一个先决条件。政府的政策倡导从欧洲和北美进口工艺技术并且鼓励在国外培养学生。这些政策促进了日本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把外国工艺技术改造适应本国条件。用来发展日本工业的许多方法现在可以用来帮助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5.
为了奠定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工业基础,日本科学技术厅和日本工业技术院决定从1981年起正式研究开发革新的、创造性的技术。日本科学技术厅为此新制订了“创造科学技术促进制度”,日本工业技术院也决定创设“下一代的工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日本科学技术厅为了创立革命性的新技术,决定在新技术开发事业团设置创造科学技术促进事业部,并从1981年起实行“创造科学技术促进制度”。这一新制度准备招聘不限于日本国内的、还包括世界各国的人才,在卓越的计划管理人的指挥下,跨越  相似文献   

6.
关于技术哲学界与工程技术界的联盟 刘则渊(以下简称刘):我访问柏林时曾向波塞尔教授提出一个问题,在西方和东方各有一个国家都是靠技术起家的,而且都重视技术的哲学反思。一个是德国,是技术哲学的策源地;一个是日本,是技术论的发祥地。战后两国都从一片战争废墟中迅速崛起。两国技术、经济的发展同技术哲学或技术论的学术活跃有什么关  相似文献   

7.
日本于1986年2月12日发射了其第二颗广播电视卫星,这标志着日本空间计划完全依赖于国外技术时代的结束.在未来的6年内,日本计划依靠本国技术建造一枚能发射日本造的大型卫星的火箭.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到1992年,日本将在空间技术上赶上美国和欧洲.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日本的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军事技术水平和军工生产能力也跃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尤其是坦克装甲车辆技术的很大发展,更令世人刮目相看。 主战坦克 日本从5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三代坦克。第一代是仿制生产的61式坦克;第二代是引进关键技术研制生产的74式坦克;第三代是自行研制设计和生产的90式坦克。目前,正在积极研制  相似文献   

9.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建成,反映出日本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新的面貌。《日本筑波科学城》一文介绍了该城的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系统、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建设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绪言在日本,当今的前沿高技术中,生物技术已成为目前和将来最重要的技术。毫不夸大地说,日本未来的产业取决于是否能够成功地利用这些技术。自1973年重组DNA技术的发现,和1975年杂交瘤技术的发明以来。世界上的许多研究人员已认识  相似文献   

11.
吴晓江 《世界科学》2004,(11):37-39
今夏,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和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在沈阳主办了为期一周的国外技术哲学与技术伦理学高级研讨班,美国、加拿大、日本的四位著名学者,以及德籍华人学者、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德国柏林理工大学李文潮博士作了系列演讲。今年9月16日,德国柏林理工大学波塞尔教授和李文潮博士访问上海社科院,与该院及上海部分科技哲学学者就技术伦理学和技术价值论问题进行座谈。本文选取以上两次学术演讲的主要内容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2.
早就时有传闻,说日本科研机构的工作效率高。我们在日本进修(我们“中国科学技术管理进修团”于1982年9月2日至10月27日对日本科技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进修性质的了解)期间,对日本科研机构为什么工作效率高的问题作了点考察。虽然这是个多因素的复杂问题,但日本科研机构的社会化却是其主要因素。所谓科研机构的社会化,是指不仅它的清扫、食堂、医疗、托儿所、幼儿园、交通运输、房屋修缮管理等等包给社会有关单位、企业、公司去办,而且它的器材供应,大型非标准化设备和仪器的设计、制造、调试、维修,试样的加工,理化常规分析,甚至部分试验工作都采取“包出去”的办法,由有关公司、企业来承包。因此,每个科研机构都  相似文献   

13.
1985年筑波博览会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期。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二次大战后的重建又使日本的资源和能源转向民用生产的基础结构上去,日本现代的这个第三阶段必将给这个国家指向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日本科学技术厅在1984年11月给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日本在应用研究和开发方面赶上了其他发达国家之后,对于将来究竟应如何发展下去,已经没有现成  相似文献   

14.
早在1877年,德国人凯泼(E.Kapp)写了《技术哲学纲要》一书。1914年,德国的斯基默(Z.Schimmer)又写了《技术哲学》的专著。本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出现了“技术论”这一名称,并且进行了从四十年代延续到今天的有关技术论的论战。近三十年来,技术哲学的研究更为人们关注。在美国召开了技术哲学的讨论会,发表了一批论文和专著。德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出现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是建筑在十分注重技术开定的基础之上的。本文作者森谷正规把日本技术开发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分析了各个阶段日本技术开发的背景及技术开发的不同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亲临感受日本这个国家,就会深有感触,日本的城市建设、美化绿化很有特点,特别是日本的垃圾处理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日本的环保意识日本本土从南至北的纬度与我国上海到哈尔滨的纬度平行。不同之处,除了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外,就是日本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在美化绿化上下了真功夫,达到现在处处是成荫的树林,处处有绿地,处处见花园的优美环境。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绿地,无不展示着日本在市政建设、交通设施、环境卫生及人们的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工业高速发展,但环境却遭到人为的破坏,不少大…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总和.文章通过对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尚、企业目标、企业制度"5个方面的论述,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载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的众多名胜古迹中,寺院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有寺必有塔。这些千年古塔历经风雨沧桑,依然亭亭玉立,从斑驳昏暗的塔身外观上很少看到现代涂装技术的亮丽装修,却更能展现时光镌刻在上面的岁月履痕,向后人述说先贤的勤劳智慧。 关东大地震的洗礼 日本的古塔原于中国,这类建筑技术于唐代随佛教传到日本。在充分考虑本国气候特征、地理条件等因素后,日本人对中国塔做了设  相似文献   

19.
企业改革的紧迫感目前,日本各企业在经营上正从扩大老企业生产和增加企业生产新项目这两方面狠下功夫.一方面使已趋成熟化的老企业生产进一步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对新兴的产业重新进行深入研究.此外,还不断缩小亏损的生产项目,将该部分所分配的经营资金用于发展新兴产业,进行产业更新.这类能成功运用经营策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产品开发的现状与未来张东峰译日本已明显失去产品开发的优势企业的竟争力是由制造部门的生产率、开发部门的工作效率及相关部门的生产力之总和所决定。对日本企业相关部门的生产力在过去一段时期也议论纷纷,事实上根子在于被议论忽视的制造部门与开发部门。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