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落的生成和发展承载着地域的文化和精神,村落的保护是地域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本研究以徽州传统村落碧山村为研究对象,从田野调查入手,借鉴文化生态的学科范式与理论方法,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精神3个层面分析古村落文化的生成。解析构成碧山村文化的景观基因,从而探讨其村落和建筑布局的由来与保护。从关键文化基因的甄别和动态化的保护管理提出了古村落的保护建议,为实现碧山村乃至徽州其他古村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持续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一系列人居环境危机,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从景观基因修补和文化基因修复的视角,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双修”机理和应对策略.研究表明:1) 聚落“双修”本质是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更新改造工作,强调“文化基因修复”与“景观基因修补”,这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过程中实现空间形态重构、生态环境适应、社会文化传承及人居环境更新与营建非常契合.2) 从聚落“双修”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机理,认为政府、村民等多元主体对破坏的建筑基因、流失的文化基因、冲突的聚落空间基因和恶化的生态环境基因等进行整治与改造,可促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序转型.3) 从聚落“双修”策略来看,依托旅游资源开发,通过分级分区保护、活化文化内涵,使传统村落文化在时代发展与进步中得以延续.提出恢复山水特色,优化绿地系统,强调生态文明,建立治理体系的环境基因修补策略;空间重组,优化用地布局,农旅联动,创新产业升级的布局基因修补策略;循序渐进,加强风貌改造,内修外补,实现有机活化的建筑基因修补策略.  相似文献   

3.
由微观的景观基因相互作用构筑宏观的传统村落景观吸引力评价体系,为提升传统村落景观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基于景观基因理论将西溪南村的景点划分为“自然环境基因、历史文化基因、空间布局基因”3种类型,采用GIS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景点的景观吸引力评价指数。西溪南村自然环境基因、历史文化基因,空间布局基因的景观吸引力评价指数分别为4.25、4.17和2.27,且村落内20个景点的景观吸引力存在差异性。应保护、延续西溪南村的自然环境,加快园林和建筑的遗址修复,并结合村落空间布局,规划多条游览路线。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兼具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急需处理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问题。山西省是我国北方传统村落中分布最为集中、价值最高的区域,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创建了通过自上而下特征识别和自下而上信息提取相结合的省域传统村落文化地理特征提取方法,从而确定山西省传统村落的文化地理格局。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评价山西传统村落的文化地理格局,结果表明:山西省传统村落的文化地理类型复杂多样(SHDI=1.839 4,SHEI=0.945 3),文化地理特征区域内各文化类型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内部结构复杂。对各文化地理类型进行破碎度研究,其中传统农耕文化类型的边缘密度为0.530 1,破碎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立足于鄂西南山区,以土家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利川市老屋基老街传统村落为例,探讨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与方式,提出相关保护方法与措施,寻求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楠溪江传统村落群被冠以"中国唯一景观古村落群"的称号,存在着非常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地方特色,是研究传统村落宝贵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而其景观格局在当代商业和城市文化的冲击下正不断发生着改变。现以田野调查法对楠溪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苍坡村进行调研,分析其选址特点、街巷格局以及节点空间,对其景观格局特点进行提取,为楠溪江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梳理赣中地区传统村落的景观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赣中地区传统村落景观更新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自然生态景观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聚居景观更新与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实践之间错位;社会人文景观承继与村落自主发展水平失调。在此基础上提出赣中地区传统村落景观更新的对策:通过宏观制度保障,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传统村落保护;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建设,引领科学保护开发;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重塑文化自信来增强景观更新中的村民主导力量,推动赣中地区传统村落健康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受庐陵文化思想影响,江西赣中周边区域孕育诸多传统村落.以典型古村为例,分析传统村落点、线、面景观物质要素,总结江西庐陵典型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特征.探讨典型传统村落景观驱动因素,包括:文化、社会、自然、经济因素四方面.研究庐陵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及探究驱动力机制,对庐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不同地域群体利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是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村落,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研究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级传统村落绵阳市魏城镇铁炉村为例,采用空间句法定量分析铁炉村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解析铁炉村"组团轴线式"的空间结构,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村落空间形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利用的新思路:应保护村落原有的空间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兰州市永丰村传统村落为对象研究乡土景观吸引力评价方法.基于外部空间、内部空间、历史文化构建乡土景观吸引力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设计了复合评价指标,借助问卷数据对永丰村乡土景观吸引力强度进行实证验算.结果表明:历史文化是乡土景观吸引力的核心内容,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的第一要义;外部空间是乡土景观吸引力的形象特征,尊重地域环境和彰显村落特色是吸引外界游客的重要动因;内部空间是乡土景观吸引力的内涵外化,整治历史建成环境是吸引游客深度体验的物质基础.因此,激活并整合传统村落的物质和非物质乡土景观资源是提升旅游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