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木糖醇和丙酮作为混合有机底物的溴酸盐振荡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到振荡体系的诱导期、振荡周期与反应物浓度和温度关系的经验方程,及振荡反应的诱导期和振荡周期所对应的表观活化能Ei和Ep.分析了振荡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循环振荡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量量热法对中药活性成分葛根总黄酮振荡体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葛根总黄酮在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的振荡体系的热功率-时间曲线,得到了它的诱导期、振荡周期,根据动力学理论计算了它的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并建立了诱导期、振荡周期与浓度和表观活化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金属离子存在下虎杖(简称PCSZ)-KBrO3-MnSO4-H2SO4-丙酮体系的化学振荡图谱。方法采用振荡技术。结果考察了不同反应物浓度对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和波形的影响,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虎杖能够参与振荡反应,该体系振荡周期和振荡诱导期的表观活化能为72.9 kJ/mol和71.3 kJ/mol,其动力学公式为:1/tin=KC04(.1 H32SO4).C0-(4K.B3r6O3).C00(.4 M7n2 ).exp(-Ein/RT)1/tp=KC00(.3 H6SO).C40(.2K6BrO).C0-(P0C.2S8Z).C00(.4 M7n2 ).exp(-EP/RT)。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当归为底物、硫酸锰为催化剂、溴酸钾作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反应新体系,测定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当归的振荡反应图谱,得到了当归体系的反应诱导期、振荡周期及振荡寿命,并由此计算出振荡反应诱导期活化能(57.30 kJ/mol)和振荡周期平均活化能(89.04 kJ/mol);考察了添加物如酒精、绿茶、葡萄糖等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通过改变某种反应物浓度得到了该振荡反应的反应级数,并初步研究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采用振荡技术,研究了黑茶-丙酮-溴酸钾-硫酸锰-硫酸的振荡反应新体系的振荡图谱.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黑茶的振荡反应图谱,考察了添加物碘酸钾对振荡行为的影响,并探索了黑茶的最佳饮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黑茶振荡体系诱导期表观活化能为Ein=96.919 kJ/mol,振荡周期平均活化能为Ep=64.275kJ/mol,其最佳饮用条件为浸泡温度100℃、浸泡时间8 min、采用蒸煮茶叶或泡黑茶粉末的方式.这为黑茶制备黑茶饮料以及将黑茶入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以乙醇胺和丙酮为混合底物、硫酸锰为催化剂、溴酸钾作氧化剂、硫酸为介质的化学振荡反应新体系进行了研究,描述了该体系的振荡特性,研究了各物质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等对振荡行为的影响.该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与反应温度间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并测得反应诱导期活化能Ein=51.64kJ/mol。周期活化能Ep=103.23kJ/mol.  相似文献   

7.
研究报道了邻菲啰啉合铁(Ⅱ)催化下的化学振荡反应,对振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运用正交实验法确立了振荡反应进行的有效浓度范围.获得振荡的诱导期和周期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变化趋势曲线,以及振荡反应在诱导期和振荡期的表观活化能.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建立了振荡反应的模型和反应机理,进而为反应过程和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赖氨酸和丙酮作混合有机底物的B-Z振荡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势法.首次报道了L-赖氨酸-BrO3-Mn^2 -H2SO4-丙酮体系的振荡行为.根据实验结果和FKN机理.探讨了以赖氨酸作底物的B-Z振荡反应的反应机理.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现象,得到了诱导期(tin)及周期(tp)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式。这种以赖氨酸和丙酮作混合有机底物的B-Z振荡反应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首次报道了BrO3--木糖-丙酮-Mn(2+)-H2SO4体系统的化学振荡反应,测定了振荡反应的条件和典型的振荡波形,研究了反应物浓度,Cl-,Br-,Ag+及丙烯腈等各种因素对振荡反应的影响,测定了温度对振荡诱导期,振荡周期的影响,并由此计算得到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研究了各金属离子对振荡反应的影响以及Mn(2+)的催化作用.考察了N2流代替丙酮时的振荡现象,从而对丙酮在振荡反应中的作用作了说明.分析了振荡反应的产物,并测定了体系中BrO3-和木糖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对振荡反应机理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研究报道了邻菲啰啉合铁(Ⅱ)催化下的化学振荡反应,对振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运用正交实验法确立了振荡反应进行的有效浓度范围.获得振荡的诱导期和周期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变化趋势曲线,以及振荡反应在诱导期和振荡期的表观活化能.根据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建立了振荡反应的模型和反应机理,进而为反应过程和机理研究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The power-time curves of the germination of different rice and tree seeds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a microcalorimeter set up by ourselves. Some characteristic values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these curves in different thermogenesising stages of the germination of rice and tree seeds.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used in comparison of character and activity for different seeds,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in germinating shap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power-time curves of the germination of seeds have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运用计算机辅助UPLC-TOF-MS技术快速分析共煎煮对四物汤化学成分的影响。通过与空白组比较实现信号滤噪,用自制自动化预鉴别Searcher软件与自建四物汤化学成分数据库数据进行自动化比对,并用自制Sourcer程序分析四物汤信号的单药来源,实现化学成分快速鉴别。用t检验p值排序法寻找四物汤药味共煎煮过程中含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从四物汤水煎液中快速鉴别信号达187个,其中鉴别出19种存在多离子证据的化学成分。四物汤共煎煮后大多数成分有较单独煎煮煎出减少的趋势,只有极少数成分在单煎液中没有信号或信号很弱,而在共煎液中信号明显,推测共煎煮过程中可能只有极少量新生成的化学成分或药味固有成分煎出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3.
用瑞典产的2277型热活性检测仪测定了不同浓度的大青叶生物碱和青霉素钠对大肠杆菌的代谢作用,并用计算机处理得出最小抑菌浓度(MIC);在小于最小抑菌浓度的药物浓度下培养耐药菌,然后测出在该浓度作用下的耐药菌的生长代谢过程,并处理得出细菌对大青叶生物碱和青霉素钠耐药性的规律,利用该仪器还测定了交叉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不同剂量配伍时泻心汤的抗炎作用的对比分析,其抗炎作用有何影响。方法采用角叉菜胶导致小鼠炎症模型,经口灌胃小鼠不同剂量配伍的泻心汤水提液,连续灌胃给药5 d后,测定足肿胀度;试验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一氧化氮(NO)含量,查看其抗炎作用的活性。结果对比模型炎症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及各个剂量配伍组的足肿胀度均比模型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剂量配伍4组相比较,剂量配伍2组足肿胀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及各个剂量配伍组MDA含量和NO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剂量配伍4组进行对比,剂量配伍2组NO含量和MDA的含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泻心汤的不同剂量配伍时抗炎作用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四物汤不同提取工艺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指纹图谱研究四物汤不同提取工艺对方中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TM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最后采用2004A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分别建立...  相似文献   

16.
以Mn^2+催化精氨酸为底物的化学振荡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金属离子存在的L-精氨酸-KBrO_3-H_2SO_4-丙酮体系的化学振荡现象的研究结果,考查了不同反应物浓度对振荡反应诱导期、周期和波形的影响,找出了一些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7.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ree berberine alkaloids (BAs) from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TCM) herb, on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growth was investigated by micro- calorimetry. The power-time curves of B. adolescentis with and without BAs were acquired, meanwhile the extent and duration of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metabolism were evaluated by the growth rate con- stant (k), half inhibitory ratio (IC50), maximum heat-output power (Pmax), peak time of maximum heat-output power...  相似文献   

18.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筛选得到麻黄加术汤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筛选得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靶点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使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麻黄加术汤的潜在活性成分共131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靶点133个,主要成分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关键靶点包括IL-6、TNF、TP53、STAT3等。GO和KEGG分析显示生物过程2 250条,细胞成分89条,分子功能152条,富集通路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haseol和甘草酚与AKT1、PTGS2、MAPK1、MAPK8等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研究发现麻黄加术汤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方式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势法.首次报道了L—赖氨酸—BrO3—Mn2+—H2SO4—丙酮体系的振荡行为.根据实验结果和FKN机理.探讨了以赖氨酸作底物的B—Z振荡反应的反应机理.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现象,得到了诱导期(tin)及周期(tp)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式。这种以赖氨酸和丙酮作混合有机底物的B—Z振荡反应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