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就是力量》2014,(7):17-17
<正>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Arecibo)口径国家建成年代类型备注305米美国1963单口径,固定式,球面型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绿岸射电望远镜(GBT)口径国家建成年代类型备注100~110米美国2000单口径,全向转动世界上最大的全波段全可动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2.
李会贤  南仁东 《自然杂志》2015,37(6):424-434
 中国正在建设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成为世界上最 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它有望在中性氢巡视、脉冲星搜索、国际VLBI网联测及地外生命搜寻等重要前沿领域取得 突破。首先对FAST工程的建设内容及科学目标进行了总体介绍,随后重点叙述了截至2015年5月工程建设的最新进展, 最后 对FAST工程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2016年9月25日,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落成启用.2021年4月,时隔5年多,FAST望远镜完成调试,在脉冲星、快速射电暴等领域取得可喜的成绩,并开始对国际开放.  相似文献   

4.
如今,提起"中国天眼",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它的正式名称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名为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的口径越大,通常意味着用以接收电磁波的面积越大,望远镜的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也就越高,能观测更小、更暗的天体.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宇航局正计划在月球背面的某个陨石坑内修建射电望远镜。这个超长波长射电望远镜被命名为"月球陨石坑射电望远镜"(简称月球望远镜),陨石坑的内壁刚好能够作为月球望远镜的球面结构。在月球背面建造望远镜至少有两大优势:首先,月球望远镜接收到的信号不用穿过地球大气的电离层,因此可以接收波长超过10米的无线电信号;  相似文献   

6.
正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程诚等科研人员利用俗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19波束接收机,对一批低红移恒星形成星系样本中的4个星系进行先导观测,成功探测到3个星系的中性氢发射线。这项重要天文学研究成果是  相似文献   

7.
《科学24小时》2014,(7):64-64
直径为305米的阿雷西沃望远镜自从1963年建成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射电望远镜。不过如今,这个“世界第一”的名号恐怕不得不拱手相让了--中国的500米孔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将于2016年完工,而在近日,该工程已顺利实现圈梁合龙。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2021,66(11):1272-1280
正国家大科学装置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FAST)在2016年9月19日获得"初光"(first-light). FAST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概念提出, 2011年3月开工, 2019年征集风险共担的开放项目,到2020年成功通过国家验收、开展重大优先及开放项目的观测,正式进入常规运行.这20多年的长征, FAST团队一再面对高速发展的射电天文技术和科学前沿带来的挑战.本文简单总结围绕FAST初光和早期科学开展的一系列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宇宙动态     
中国架起世界光谱望远镜之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近日通过了国家验收。耗资2.35亿元人民币、貌似导弹发射架的这座超级望远镜超过15层楼高,由口径3.6m的反射施密特改正镜、口径4.9m的球面主镜和焦面组成光学系统。成像的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仰望上苍时,总是在想: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否孤独……在茫茫宇宙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文明社会呢?哲学家罗素说"这个问题的解答有两个,无论是有还是无,都会使我们感到同样的惊奇。"在神秘而深邃的星空下,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即将傲然屹立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它就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这里的"天眼",指的就是位于贵州省的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建设并运行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的落成为贵州以"天眼"为龙头的天文科普旅游带来"井喷"式发  相似文献   

12.
蒋栋荣  洪晓瑜 《科学》2008,60(1):10-14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ery Long Baseline Inteferometry,VLBI)就是将几台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射电望远镜联网同时工作,通过无线电波干涉的方法,综合成一个巨大口径的望远镜,以提高天文观测的角分辨率和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3.
前沿     
正"中国天眼"已发现11颗新脉冲星2018年3月13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观测基地发布,自200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以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共发现51颗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11颗已被确认为新脉冲星。"中国天眼"调试和试观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约20天的时间能将可观测的天区扫描一遍。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古老恒星的"足迹"2018年3月2日,通过长达12年的观测,美国一个天文学研究团队利用设于澳大利亚的地面设备观测宇宙中的射电波,首次找到了恒星"老祖宗"活动的痕迹,发现了宇宙中第一批恒星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大天区面积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近日通过了国家验收。耗资2.35亿元人民币、貌似导弹发射架的这座超级望远镜超过15层楼高,由口径3.6m的反射施密特改正镜、口径4.9m的球面主镜和焦面组成光学系统。成像的焦面上装着4000根可自动定位的光纤,连接16台光谱仪实时记录数据。这座望远镜每次夜间观测1.5h,最多可获得4000条天体光谱。未来3~5年,科学家将用它获得2.4万平方度范围内250万颗恒星、250万个星系、150万个亮红星系以及100万个类星体的光谱数据。  相似文献   

15.
在施工中,由山西介休住建局负责施工的线路工程(一标段)的基础共计62基,这么大口径的灌注桩基础对公司来说也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针对这些要求,浅谈了在大口径灌注桩基础施工中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沈志强 《科学》2013,65(3):15-20,2,4
正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是亚洲最大、全方位可转动的大型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的建成,将促进我国射电天文观测与国际前沿的接轨,提升我国天文观测研究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将提升我国深空探测的定轨能力,为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更遥远的深空探测提供精确定位和定轨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规模和种类真是形形色色、变化万千。其中最大、最豪华的要数加尔钦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波恩的射电天文学研究所亦十分庞大豪华,它拥有的仪器设备是如此昂贵,如此出类拔萃,很难成为大学一个系单独占有的财产。研究所引以自豪的是一架Ico米口径的高频射电望远镜。马克斯·普朗克光谱的另一端是1980年新成立的数学研究所,它是波  相似文献   

18.
动态点击     
<正>"中国天眼"发现6颗新脉冲星"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调试进展超过预期,并首次发现新脉冲星——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已经通过国际认证。这是我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新的脉冲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牵头国内多家单位,在FAST科学和工程团队密切协作下,经过一年的紧张调试,现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  相似文献   

19.
正宇宙的起源有什么奥秘?宇宙的尽头是什么样?人类在宇宙中是不是唯一的?外星文明是否存在?古往今来,人类对于浩瀚宇宙的追问和探索从未停止。想要更多地了解未知宇宙,就要有更深邃的"眼睛",更灵敏的"耳朵"。1993年,我国科学家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在祖国的土地上建造一个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相似文献   

20.
说到天文,我们不禁会想到位于我国贵州省的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FAST).国家花了那么多钱造了一口"锅",它能做些什么呢?之所以花费巨资建造FAST,是因为需要它完成相应的科学目标.FAST的科学目标中包含了脉冲星的搜寻与中性氢的观测.很多人可能对脉冲星稍有所了解,但是提到中性氢就不知所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