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学生在书写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时易出现的错误,指出在书写反应机理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总结出书写技巧,对学生能够准确写出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介绍了有机化学实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在合成实验中采用系列化、一条龙的合成路线,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及完善考核、考试方法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个制备硫酸亚铁铵的优化实验.通过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利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原电池反应来提高反应的产率和速率,从而解决原实验中硫酸亚铁铵产率低、等级差等问题.以探究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和不同温度对生成中间产物的速率和浓度影响为依据,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通过对原实验的有效改进,不仅提高了产率,减少了能耗,同时让学生充分理解了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和原电池理论,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在具体实验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其提高反应效率和对实验进行综合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探讨了题示反应过程中的基团迁移机制,提出了适宜的反应机理.指出该反应模式为:邻氯甲苯(?)间氯甲苯(?)对氯甲苯.甲基在苯环上进行分子内的1,2-迁移,并建立了氯甲苯常压异构化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关注基本操作训练,但忽视了科研素质的培养.针对这种不足,引入设计性有机实验,通过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和综合实验操作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6.
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来研究β-羟基酮热分解反应机理.为了研究4-羟基-3-甲基-2-戊酮,4-羟基-2-戊酮和4-羟基-4-甲基-2-戊酮的热分解反应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上计算了反应中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平衡构型和能量.结果表明:在反应中存在六元环过渡态,甲基对反应影响不大,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反应机理是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比较抽象,难教难学.从6个方面介绍了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按此法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阳离子蓝X-BL废水为目标污染物,考察臭氧流速、初始pH、Mo-Zn-Al-O催化剂投加量对臭氧催化氧化降解阳离子蓝X-BL脱色率的影响,通过自由基抑制实验初步探讨了臭氧催化氧化降解阳离子蓝X-BL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臭氧流速为200mL/min,pH为3,催化剂浓度为0.5g/L时,反应10min后阳离子蓝X-BL脱色率达到99.7%,TOC去除率达到65.1%;反应过程中臭氧在表面吸附后与表面的活性位进行反应,电子从Mo(IV)转移到臭氧,使臭氧分解产生大量单线态氧1 O2,从而氧化降解阳离子蓝X-BL.  相似文献   

9.
以苯胺为原料,设计了乙酰苯胺的制备、熔点的测定、有机物的结构表征和对硝基苯胺的制备等一系列有机化学实验.使产品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该系列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推进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对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从引导情景的设计、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教学措施.教学实践表明,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是求事的科学态度和缜密的思维品质与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