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林弘 《汕头科技》2006,(4):53-55
一种同时具有波动按摩功能和喷气除湿功能于一体并且在床垫中部设有一个可根据病人需要进行充气或放气的移动式气垫门新型褥疮防治床垫。能提高疗效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效降低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病人的卫生环境。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早日康复的一种方法。对于一个患了病的人,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就不同于正常人,病人有着不同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病人住院后需要适应医院环境和人际关系,护理人员要通过自己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性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以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首先要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生活环境,积极乐观配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医院门诊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管理者实时监督,对门诊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主动服务意识的培训,提供让病人满意的特色服务。结果:病人看病流程通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高效的医疗服务,减少就诊时间,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结论:门诊执行优化服务,为病人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措施,对改善病人的就医环境、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今后制定持续性的优化服务举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精神病人拒食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拒食病人指在开餐时,护理人员逐个提醒或督促病人到餐厅就餐,守在病人身边督促进食或喂食而不肯进食者。拒食会影响病人健康,影响对病人治疗方案的实施。本文对2002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收治的有拒食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针对拒食原因实施心理护理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其家属的职业陪护需求,探讨合理的陪护行为,改善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加快老年病人的康复速度。方法:通过临床实践中不断访问分析、综合查看大量参考文献,总结:影响老年病人心理状态的护理行为。结果:有效的陪护行为能改善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加快老年病人的康复速度;不良的陪护行为会加重老年病人的心理负担,减慢其康复速度。结论:陪护行为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病人的康复情况,应根据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对专职陪护人员行为进行不断改善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马郑萍 《甘肃科技》2004,20(8):164-164
整体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把护理质量的重点放在使病人满意和保证护士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上。为了更好的开展整体护理,我认为护士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韩玲 《科技信息》2012,(14):406-406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在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地威协着人们的健康。随着系统性心理护理和整体护理的推广,在高血压病人的治疗过程中,辅以必要的心理护理,对于稳定、缓解病情,促进康复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指将医学心理学理论应用于高血压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也就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行为、语言、态度等,影响和改变病人的不健康心理状态。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感到要想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马正丽  马莉 《科技信息》2010,(21):J0346-J0346,J0368
对老年肿瘤病人的护理,除了提供必要的护理技术服务外,还要根据其个体的不同情况,提供有效的关怀服务,满足病人精神、文化、情感的健康需要,在整体护理工作中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给老年肿瘤病人予细微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人文氛围,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的满意度。做到接待时热情、称呼上亲切、主动与病人沟通、关心患者需求,形成融洽的护患关系,各项护理行为尊重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减轻负性心理,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9.
肖迪 《科技资讯》2008,(29):211-211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很大及病情多变,加之受医学发展的限制,未知的医学领域很多,使护士在执业过程中遭遇护患纠纷的情况可能随时存在和发生。“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后,更加重了护士的责任。护理人员稍不留意就可能引发病人的不满或投诉,导致护患纠纷,给护理工作带来困扰,给医院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状况、自我效能水平,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与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调查17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呈正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均有待提高,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之间具有密切关系,护理人员可通过制定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为核心的健康教育策略,从而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门诊儿科护患关系的因素,寻求改善护患关系的对策,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结合门诊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广泛性等特点,总结门诊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分析影响门诊儿科护患关系的因素,并提出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有效的防止护患纠纷,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加强门诊护士医德医风教育,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理技术训练,满足病人需求,是防止护患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门诊儿科护患关系的因素,寻求改善护患关系的对策,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结合门诊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广泛性等特点,总结门诊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分析影响门诊儿科护患关系的因素,并提出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 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有效的防止护患纠纷,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加强门诊护士医德医风教育,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护理技术训练,满足病人需求,是防止护患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陈群  李阳 《海峡科学》2004,(6):48-49,50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当今一个非常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和病人接触最为密切,如果没有有力的自我防护措施,不但不能履行治疗疾病、促进病人康复的职责,反而会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甚至危害自身健康。客观分析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院感的认识水平,探索有效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雪清 《甘肃科技》2009,25(24):101-101,53
为了更好地为老年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引进了现代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引导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完善和建立护理规章制度、护理管理流程和护理应急预案,科学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促成了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病人大咯血是常见急病而又直接危及病人的生命,护理人员如何运用高超的护理技术抢救咯血病人,使病人转危为安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对肺结核病人咯血过程中如何配合医生诊治和护理谈几点体会。一、咯血肉的护理:大咯血病人虽然有个别是在无前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但多数病人是经过一段痰中带血而继发大咯血的。所以,对大咯血前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此时,护理人员要使病人尽量少活动,避免精神刺激,调节饮食,把诱发大咯血的因素降到最低限度。二、大咯血时的护理:当病人大咯血时,首先是病人咯血量大而引起精神紧张,不知所措和…  相似文献   

16.
浅谈如何搞好护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怎样搞好护息关系的几个原则和方法,即重视对病人的接待,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仪表端庄、举止稳重,运用好文明用语,要善于理解和同情病人,具有过硬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吕俊芝 《科技信息》2009,(5):169-16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病人保护自己就医权利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工作也就更加重要。质量提高与患者安全管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具备超前意识,帮助护理人员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养成以病人安全为第一的意识,加强监督管理.严把护理质量关。力求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便捷、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帮助病人以最佳的心态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术前访视病人,手术中护理,手术后回访。结果 提高了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病人及其家属满意渡不断提高。结论 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各级护理人员分工明确,既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又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所以在骨科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吕雪萍 《甘肃科技》2009,25(22):165-166
分析了护士行为所致差错事故的原因,认为加强医德修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岗位责任心,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加强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训练,遵守质量标准,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是防范差错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客观了解护理人员对学术不端认知和行为情况,端正护理人员学术认知,提高行为水平,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护理人员作者进行非结构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采用类属分析法得出的2个关于护理人员作者学术不端认知和行为情况的主题分别是:不了解学术不端的各种现象;不知道多数编辑部已采用防抄袭软件检测论文。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学术不端认知情况较为欠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强化自律意识对减少或杜绝护理人员作者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