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宗羲打破墓志铭四言铭文的固定句式,在铭语中大量使用虚词;改变墓志铭固定的写作程式;在具体的写作中运用了议论、抒情等手法;一改前人称美不称恶的写作体例;在记叙墓主生前事迹的同时加入了对自我的强烈观照。这些"破体为文"的做法,突破了墓志铭"用"的功能价值,提升了墓志铭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地位,对后世的墓志铭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祐康网络     
一、祐康网络JIT96188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综述2000年12月,由祐康集团与杭州高科技投资公司、浙江众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杭州祐康电子商务网络有限公司。祐康电子商务系祐康集团通过EB、ERP、EMC“三点e线”全面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传统型生产企业的基础上,对自身业务和市场进行重组,以信息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技术依托、以祐康配送系统为核心、以城域信息宽带网为基础,全新构建的B2B2C型网络虚拟商业业态的战略部署之一。祐康集团创建于1992年,经过10年的快速、稳健发展,现已成为一家经营范围涵盖食品(包括冷饮、冷食…  相似文献   

3.
1986年发现的湖北省汉川县人何远庆墓志铭,内容丰富,叙述详明,详细地记载了其生平事迹,是一部体例规范的墓志铭,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墓志铭的撰写者黄福与书写者杨守敬,均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知名人士,黄福是国学造诣很深的学者,此墓志铭通篇结构严谨,涉及诸多古文、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杨守敬,更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学者,学识渊博,著述宏富,成就显赫。此墓志铭为其亲笔所书,作为一代书法家,这是杨守敬书法作品中的珍品,有着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吉州龙泉县(今遂川县)萧氏家族是北宋中期以来崛起一个科举家族,其家族科举兴盛,家族人物也有通医理者,所谓尚医士人也,并且家族人物关涉北宋晚期政治甚深。长期以来,由于资料的缺失,使得其家族被长期湮没,只有零星记载在国史中。萧氏祖居地江西吉安遂川县雩田上洲出土多方其家族墓志铭,保存至今有《萧世范墓志铭》《萧拱辰墓志铭》。笔者在前往雩田上洲调查时,在友人协助下又获得《民国十年辛酉遂川上洲萧氏十二修族谱》,该族谱保存有清嘉庆时期重修祖墓而留下的《萧世京夫妇墓志铭》《萧世范夫妇墓志铭》,以及部分北宋人物传记,对于重构北宋龙泉萧氏家族及其研究大有裨益。文章利用《续资治通鉴长编》、各类地方志、族谱、墓志铭来重构北宋龙泉萧氏家族及探讨各类材料对于家族研究的长处与限制。  相似文献   

5.
吉州龙泉县(今遂川县)萧氏家族是北宋中期以来崛起一个科举家族,其家族科举兴盛,家族人物也有通医理者,所谓尚医士人也,并且家族人物关涉北宋晚期政治甚深.长期以来,由于资料的缺失,使得其家族被长期湮没,只有零星记载在国史中.萧氏祖居地江西吉安遂川县雩田上洲出土多方其家族墓志铭,保存至今有《萧世范墓志铭》《萧拱辰墓志铭》.笔者在前往雩田上洲调查时,在友人协助下又获得《民国十年辛酉遂川上洲萧氏十二修族谱》,该族谱保存有清嘉庆时期重修祖墓而留下的《萧世京夫妇墓志铭》《萧世范夫妇墓志铭》,以及部分北宋人物传记,对于重构北宋龙泉萧氏家族及其研究大有裨益.文章利用《续资治通鉴长编》、各类地方志、族谱、墓志铭来重构北宋龙泉萧氏家族及探讨各类材料对于家族研究的长处与限制.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因誊校过程造成的内容错讹,已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注意.但<四库全书>将××人的年谱、传、墓志铭等书名,著录成"××集"的年谱、传、墓志铭等错误,还没有被人注意和予以指出.本文就此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学人.  相似文献   

7.
南宋建国之初,赏功滞后问题突出,冒功滥赏现象严重.为了有效处理赏功事宜,朝廷在李纲的提议下设置了赏功司.但该机构仅存在两年.赏功司被废置两年之后,赏功房正式成立,但有时仍称其为赏功司.赏功房前后存在近40年.该部门由三省、枢密院共同设置,有正规的办事机构和人员编制,后期,朝廷指定一名右司郎中负责.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本身的职责权限逐渐缩小:由起初负责朝廷大部分的赏功事宜,到后来只负责原有赏功制度之外的推恩事项,再到最后仅仅负责战守招捕方面的赏功事务.由于其自身的临时性,以及它对原有赏功制度的冲击,最终被并入枢密院兵房.赏功房是南宋君臣为提高军队赏功效率,继设置赏功司之后的又一次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王仲玄墓志近年出土于洛阳万安山南麓,后被洛阳龙门博物馆收藏。王仲玄墓志涉及唐前期及武周时期诸多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特别是记载了对阵亡将士后事的处理及对其家属的安抚。墓志记载的祐川府、正平府、柏林府等折冲府,为研究折冲府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9.
墓志铭作为研究古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北宋时期的文人文集中保存了大量丰富的墓志铭资料,其中有关妇女的墓志铭亦为数不少,这为我们了解当时妇女生活的许多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收集了其中100例妇女的墓志铭作为研究的对象,着重对北宋妇女的婚姻与生育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试图以此来探究北宋时期的婚姻和生育观念。  相似文献   

10.
南宋立国之初,便面临着金人的入侵,以及有服宗室、朝廷大臣大量被掳往金国,因此,新建立的赵宋王朝急需大量人才来稳固朝廷的统治。在抵御侵略与平定叛乱的战争中,在各地州县做官的宗室群体立下了赫赫战功,朝廷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在稳固王朝统治中的价值,在高宗朝,宗室群体逐渐得到重用。高宗对宗室的重用更是为其继承者开启了先例,使得南宋时期的宗室群体与北宋时期在政治上"无为"的宗室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1.
2000年5月成立的祐康电子商务系祐康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传统型生产企业的基础上,对自身业务和市场进行重组。以信息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技术依托、以祐康配送系统为核心、以城域信息宽带网为基础,全新构建的B2B2C型网络虚拟商业业态的一次尝试。 祐康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由以下几个部分构建组成: ⑴ 信息资讯平台:主要在网络上提供包括产品商情、技术、资料和饮食文化、饮食保健等方面的信息服务; ⑵ 商品交易平台:在网络上实现商品的买卖; ⑶ 客户服务平台:主要在网络上建立起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更直接的沟通桥梁,使服务的要求和服…  相似文献   

12.
尉迟敬德是唐朝重要的开国将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两《唐书》中均有其传记。尉迟敬德墓中发现了两合墓志铭,从该墓志铭以及其他与尉迟敬德相关的一些墓志铭中,能对尉迟敬德及其家族世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文献记载中所缺失的部分。因此,尉迟敬德及相关墓志的研究,能起到证史补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鸣复(公元?—1247),字成叔,四川泸州(今四川泸州)人。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进士。理宗初,四川制置使郑损荐其入朝,历任兵部郎中、军器少监、侍御史,权工部、刑部、吏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等职。端平三年(1236)拜参知政事。嘉熙二年(1238),朝臣乔行简请理宗“以兵事委李鸣复”,遂迁知枢密院事。淳祐四年(1244)复为参知政事,因与杜范政见不合,出知福州、福建安抚使。淳祐七年(1247)卒于嘉兴。  相似文献   

14.
杨守敬是清末民国初年湖北宜都的知名学者与大书法家,学识渊博,著述甚丰,成就斐然。以杨守敬为核心的“杨学”研究正方兴未艾,其母亲黎氏墓志铭的发现,为研究杨守敬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真实史料,本文即对杨母墓志铭及其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作浅略的考释与讨论,以期扩展和丰富“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牛顿的墓志铭牛顿病逝后,英国政府在他的墓碑上用拉丁文镌刻了墓志铭。墓志铭列举了他在科学上的伟大成就,最后写道:“欢乐吧!人们!在你们中间存在着点缀人类的珍品!”  相似文献   

16.
苏辙撰《东坡先生墓志铭》开篇有"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一句,后世学者大都将其句读为"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这是对苏辙原文的误解,原文句读应该是"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另外,现在通行的《东坡先生墓志铭》,铭文末东坡"葬于汝州郏城县钓台乡上瑞里"的"钓台乡"应为"钧台乡"。  相似文献   

17.
李自成农民起义中的"襄城之战"在我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过去只是历史文献中偶有涉及,2003年襄城县发现的"双忠墓"墓志铭,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该墓志铭与有关文献资料相结合,印证了襄城之战的过程和原貌,对于李自成中原征战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宋江与李全     
水浒故事的来源颇多,除了王利器考证出的三种底本外,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忠义军(原红袄军)头目李全的故事。《水浒传》中宋江的故事依据和参考了宋末、金末元初时期李全的事迹。宋江与李全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忠义(军)、忠义粮、水浒寨、节度使、排行第三、朝廷负人、红袄、楚州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1998,(9)
天津市文物管理部门近日在北洋海军昭忠祠遗址发现3块精雕细刻的大型石座,经考证被认定为该祠的碑刻。这一发现,对研究清末北洋海军史、揭露日军侵华罪行均有一定价值。天津河北北洋海军昭忠祠建于1898年。是中国最早由官方所设的抗日民族英雄纪念地之一,专祀在甲午海战中阵亡的北洋海军将士。被公祭者包括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总兵刘步蟾、林泰曾,副将邓世昌、林永升,参将黄建勋、林履中等,人数不详。60年前侵华日军强占该祠后,将祠中  相似文献   

20.
潘岳出任河阳令的时间,学术界看法不一,论者一般认为在成宁四年。文章详细考证了潘岳出任河阳令之事当在成宁五年春,并分析了此事发生的原因。认为不仅是潘岳个人的因素还涉及到西晋党争。潘岳被裴楷一派视为贾充之党羽而加以排挤,出为河阳令,将其赶出了朝廷。这是致使他题《阁道谣》的直接因素,而《晋书》本传系此谣作于河阳时,其行文在逻辑关系上明显有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