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印度医学的“脉”与“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印度传统医学中有关人体“脉”与“穴”之论说的介绍。其主要依据是根据印度古代医学经典《妙闻集》中的若干章。全文选译包括第3卷第9章《dhamani的详说》;第3卷第7章《sira的记述与分类》;第3卷第6章《有关各marman的叙述》;第3卷第8章《刺络法》。并就中印两种传统医学体系在这些方面的区别,给出了扼要提示。  相似文献   

2.
王奕 《科技信息》2011,(5):I0123-I0123,I0089
本文试从印度传统医学的含义以及它与宗教等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并把对“佛教医学”的认识与印度传统医学进行比较.得出从内涵上来说印度传统医学包含了“佛教医学”,“佛教医学”是印度传统医学在中国的继承发展,在研究中不能将佛教教义和医学理论去硬性比附。  相似文献   

3.
诸国本 《科技潮》2000,(9):101-101
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内,藏医学具有特殊的学术地位和文化涵义。首先,藏医学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从远古时代起,藏族人民就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医疗保健经验。从公元六世纪到八世纪,有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是藏医学创始的准备期和酝酿期,在《医学大会》、《无畏的武器》和《月王药诊》等古典著作中,都留下西藏医学家总结自己、借鉴他人的历史痕迹。公元八世纪末,宇妥·元旦贡布的《四部医典》问世,奠定了藏医学的理论基础。藏医池的形成及其一脉相承的历史,除了中国的中医学和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以外,在世界医农学院史上是罕见的。其次,藏医学是地地道道的高原医学。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之称,是人类生存条件最严酷的自然环境之一,大气物理、地球化学、生态结构都与平原地区有显著差异,其中以缺氧最为严重,此外还有寒冷、低湿、气象多变、太阳辐射和紫外线强等等,对人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使世居在这里的藏族人民产生一系列的生理适应,从整体——器官  相似文献   

4.
文树德(Paul Ulrich Unschuld)教授,1943年生,德国人,医史学家.专攻中、欧医学及生命科学比较史,尤擅长医学思想史、伦理史研究.1969年开始研习中医药学.1984年任教授,1986年任慕尼黑大学医史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医学:药学史》、《中华帝国的医学伦理》、《中国医学思想史》、《什么是医学:东西方的治疗之道》.主要译著有《难经》、《黄帝内经素问译注》、《被忘却的中国古代医学传统》(即徐大椿《医学源流论》,1754年).近20年来他的医史研究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将近500年间的文物与手抄本作为重要中医史料来源,显示其非常开阔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1日~2007年7月6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廖育群研究员专程来南宁检查第11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筹备情况。工作期间,他还给广西民族大学的师生作了三场精彩的学术报告:第一场:“茶文化”—关于荣西的《吃茶养生记》,从日本佛教临济宗开创者荣西眼中的茶与桑为引子,介绍了日本医学史、中日医学交流史、茶与茶文化等问题。第二场:“秦汉医学史的重构”,既探讨医学史,也示范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第三场:围绕着中国传统医学的历史与现状谈论了《阴阳学说与中国传统医学》廖所长学识渊博,…  相似文献   

6.
顾名思义,"汉方"之意乃中国的医药之方。然二者之间又毕竟有所不同。若将"汉方"视为日本自身的传统医学知识体系,那么就必需思考与回答"自立"的标准为何,及其在何时开始走上独立发展之路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不断发生的渐变过程,在此仅围绕后世派始祖曲直濑道三的医学著作《启迪集》,以及此前的田代三喜医学,其后的曲直濑玄朔、冈本玄冶、《众方规矩》及《古今方汇》等医学人物与著作进行研究,论说通常以为属于中国医学之后世派知识体系中的"日本化"要素。  相似文献   

7.
《北史》作为记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历史活动的重要史著,其成书过程、删削增补已在学界得到充分探讨,但对该书民族列传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尚未见到。对《北史》民族列传所记载的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发展情况以及各民族与北朝政权的关系进行研究,不仅可明确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涵,而且可从《北史》通代的民族史叙述中凸显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1999,(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有自己的医药积累和医药创造,而且至今仍然保留和享用着这些医药资源。《宪法》规定要"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这传统医药不仅是指中医中药,而且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医药。从广义而言,中医药也是民族医药。它主要是由汉族创造并以中原文化为背景的传统医药。在春秋战国时代,一些著名的医生曾同时在几个国家云游行医,其专业也随俗为变。秦汉统一中国前后,中医的学术发展处于巅峰状态,以后就一直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但从它形成时候起,就吸收了其它各民族的医药经验,融入了少数民族的医药贡献,并为许多民族服务。实际  相似文献   

9.
对东方各国主要医学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日本医学、印度传统医学、斯里兰卡传统医学、泰国民间医学及阿拉伯医学的特点及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阐明了蒙医药学的渊源及其突出特点,并提出发展蒙医药学的较系统的思路与建议,对蒙医药学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蒙药研究及其相关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陈明所著《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一书,是近年出版的有关印度阿输吠陀研究中具有相当深度和独特视角的一部优秀作品。《医理精华》是印度吠陀医学的临床医方集粹,该书的多种语言译本证实了其在医学文化交流中的地位。陈明的研究包括了文献本身的特征以及相关其他医学文献之间的比较,同时澄清了吠陀医学和佛教医学的关系,非常可贵的是作者翻译了《医理精华》,这个文本的价值和意义非常之大。  相似文献   

11.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中心是2004年在国家“985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托少数民族健康与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研究领域创建的,是专门从事与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卫生、健康相关的教学与科研机构.2006年10月,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论证批准立项成为第一批国家民委一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心的研究领域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学属于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目前拥有民族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其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少数民族传统特色医疗技法的传承;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少数民族医学人类学研究;少数民族传统药物资源应用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人群疾病防治;少数民族医药研究人才培养研究以及少数民族医药政策与法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化学界的前辈、我校付校长张子高教授编著的《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已在去年年底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科学系统的中国化学史专著,共有二十多万字,附有实物照片三十余幅。我们初步读了以后,认为它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努力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来阐述中国的化学发展。 一、按照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的特点解决中国化学史的分期问题 关于中国化学史的分期问题,学术界的意见颇不一致。有人以化学本身的发展阶段来分期,有人按照历史上朝代先后的次序来划分阶段,还…  相似文献   

13.
100多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道:“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力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可以说恩格斯这一经典论断为科学在历史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作了准确定位。历史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科学技术是居于人类文明之前列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有一部研究专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美国有一位记者在李约瑟这一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比较,便惊奇的发现,早期世界上重大的科技发明有一半来源于中国!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煤块的传奇故事让人记忆犹新:在蒙…  相似文献   

14.
 提及医学,人们通常知道中医、西医有别。但对中医,大多人可能认为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其实,中国传统医学不仅仅指中医,它是以中医药学为主体、包括少数民族医学在内的民族医学。少数民族医药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但并非都有完整的文字记录。1984年4月,在内蒙古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正式列出了“五大民族医”,即藏医、蒙医、维医、朝医、傣医。民族医药学与中医药学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医学。  相似文献   

15.
诸国本 《科技潮》1999,(10):83-83
中国的传统医药由中医学、民族医学和民间草医草药三部组成。由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汉文化是中国社会的强势文化,中医学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更由于中医学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无疑是中国传统医药的当然代表。但是,中医学和民族医学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中医学不能涵盖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医学。民族医药是指中医药学以外的中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医药成果的总称。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它们从远古走向近代的过程中,在生存发展的不同环境里,曾经经历过无穷无尽的生老病死的苦难,也有过无穷无尽的医药创造和医药追求,流传到今天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各个民族医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积累和丢失的程度各不相同,继承和发展的水平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西医为主要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融入相适应的《中医学》系统课程,是保证中西医的统一性、培育综合型医学人才的根本所在。该文剖析了历史上对中医观点的误解,提出弘扬中医历史文化、现代与传统医学并重、注重教学技巧的研究、在高职教学中优化中医课程等思路。  相似文献   

17.
简要评论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的内容、进路及其对中算史研究之开展,并分析了其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传统医学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延续上功过几何?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又有多少贡献?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医药和疗法,正逐渐失去发挥效用的舞台,陷入困顿的境地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  相似文献   

19.
李祖谟 《科技潮》1998,(11):137-137
中国的传统医学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斗争中产生、积累的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它对维护我国人民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世界医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囿于历史文化的原因,祖国医学过去未能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阐释、分析和实验,很多东西还停留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上,也存在一些牵强附会和封建迷信的糟粕。扶持中医事业,挖掘中医药学宝库,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科学精神和治疗原则及方法并使之现代化,这是我们义无反顾的责任和任务。笔者是西医院校培养的西医骨科专  相似文献   

20.
《吴越春秋》是东汉赵晔所撰写的一部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两国的史事,特别是关于吴越争霸情况的著作。尽管史家对其有“不类汉文”①、“其字句间或似小说家”②的评说,但由于其史料丰富,具有补充正史不足的价值,且“词颇丰蔚”③,因而仍历来颇受重视,《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汉魏丛书》等均收有本书,成为历代学者研究吴越历史和吴越文化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