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半个世纪的科学探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潮》1999,(10)
科学探险考察是指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以科学思维和方法来指导的探险考察活动。回顾50年来,我国科学探险考察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方面为地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获取了极为珍贵的科学资料,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也为中国自立于世界之林作出了重要贡献。半个世纪的往事,历历在目,感怀万千,在我们的脑海里一一闪现。50年来,我国科学探险考察活动很多,若从取得的成就和在世界上的影响来看.当列以下5个方面。青藏高原科学探险考察自1951  相似文献   

2.
2001年10月16日,由中国探险协会组织的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开始向北极进发。20多天后,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空高高飘扬。做为本次科学探险考察队的队长,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有志于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的中国科学家终于在北极地区有了我们自己的科学考察站。”自1991年以来,中国科学家开始  相似文献   

3.
8月1日深夜,中国亚马孙科学探险考察队19人在夜幕中飞越了巴西亚马孙流域茂密的热带雨林,而后踏上了亚马孙腹地马瑙斯温热湿润的土地,从这里正式开始了中国科学家在亚马孙地区的首次科学考察。中国亚马孙科学探险考察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陶宝祥说,这是中国科学家的一次远征,是中国科学家到距离中国最远的一个国家的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说过,“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在《科学的旅程》里,科学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一种探险精神,科学则是人类独特的探险事业。  相似文献   

5.
王毓泰教授从事水利水电科学的研究和水利水电专业高等教育工作,已经50周年了。我们表示热烈祝贺!50年来,他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撰写发表了廿多篇(本)学术论文、教材和专著,对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王教授是我国有名的水利水电专家,又是一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平易近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和受人尊敬的师长。  相似文献   

6.
科学探险考察是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探索自然奥秘必不可少的手段。为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人们常常要对那些暂时未被开发、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因而未知或不明的特定区域、山川、环境、遗迹、生物群体和灾害现场等进行实地的观察、调查,以了解情况、搜集资料、技术测定并开展专题研究。这就必须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有时甚至还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我们说,科学探险考察研究是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是智勇双全的事业,也是充满探索激情和发现乐趣的事业。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1998,(1)
我们这个时代已不能仅仅用科学时代来阐述她的深刻内涵与广阔外延。实质上我们已进入了一个科学大普及的时代。因为只有科学的普及才能够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正如电脑走进千家万户,农村实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如地膜技术、养殖技术等都在产生良好效益。科学普及工作的领域太广泛了,可以说走出实验室大门之外都属于普及的范畴。一切科学领域都需要普及。如果科学技术只是科学家实验室里的专利品和生活的摆设,就不能发挥其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因而科学必须要交给民众,技术必须要应用于企业。纵观世界应该承认,我们的科学普及状况落后于发达国家50~100年,中国的兴旺昌盛,必须要走科学普及的道路。因此,我们觉得责任重大,科学的普及应包括知识的普及、技术的普及、科学思维的普及,不仅如此,再往上延伸  相似文献   

8.
《科学世界》2008,(1):84-85
她们集智慧与优雅于一身;她们有着家庭的美满,更有着事业的成功;她们脱颖而出,荣获了第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作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这5位获奖者向我们展示了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美丽与激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李斌 《世界博览》2008,(1):74-79
许多人认为,科学就是利用科学方法所获取的知识体系;也有人说科学是一种求得真理的研究过程,正如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视科学为"人类心灵的壮丽的探险"。其实,科学也是一种社会职业和社会建制。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是以科学为职业的"科学家"在以求得真理为目标的"科学机构"中研究而来的。科学机构是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和一种职业的表现形式。科学的建制化或体制化是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是交流信息和知识的桥梁、学术讨论和传播科学思想的平台、同时也是优秀科学家的摇篮。办好学术期刊是我国科学和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向创建世界知名大学一样重视办刊策略和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科学水平和办刊质量。我们不仅需要优秀的科学家,也需要优秀的主编、编辑和出版发行家,特别是审稿专家队伍的基本素质、科学素质和科学态度是办好学术期刊的基石。我们应努力使学术刊物成为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公众对地震预报研究的热议。面对如此惨烈的自然灾害,人们希望科学家能提供某种预警,而科学家同样感到悲哀和无奈。我们身处的大自然神秘莫测,科学还不能将其全部谜底揭开。科学让我们了解了遥远的星空,却没有帮我们认清脚下的大地。在我们还不能对地震的运动过程和内在机理进行有效观察的时候,地震预报还只能是一门"不成熟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正>素有中国青年科技女性"诺贝尔奖"之称的"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日前揭晓,西北大学地质系刘建妮教授当选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这是我校教师首次荣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此前,范代娣教授曾于2005年荣获该奖项的提名奖。据悉,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共由111个单位和22名专家推荐,提名有效候选人183人,入选者仅10名。刘建妮,1997年考入西北大学生物系,2001年考入地质系攻读硕士研究生,2003年直博,师从舒德干院士。2006年7月,刘建妮留校任教。她长期致力于节肢动物的起源探索,2006年,她在我国云南澄  相似文献   

13.
科学道德与科学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需要道德科学规范通常是指科学共同体这一社会群体内部之全体成员应遵行的规则和标准。有了这些规则和标准,科学研究才能正常而有序地开展。一般说来,科学规范较之于作为某种意识形态而存在的科学道德而言显得更为具体一些,科学规范可以内化于科学家个人的道德意识之中并通过这种方式而在事先约束科学家的个人行为,也可作为在事后对科学家行为进行评价或裁决的依据。同样地,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对科学共同体作广义的理解,将科学规范的覆盖范围推及那些介入了科学事务的非科学家人士。在此,我们不妨对科学规范作一区分,将科学共同体所应遵循的规范看作是科学内部规范——这一部分规范在具体内容上与前面所说的科学职业道德是一致的;而将适用于其他情形的  相似文献   

14.
她出生在一个科学家家庭,受父母影响,很小就参加了遗传病研究组,深入农村山区帮助普查血红蛋白病;四岁半开始学习钢琴,五岁登台演出,大学里主修的是生物学兼修音乐,曾在上海和华盛顿举行过多场个人演唱会;她领导的科研团队向世界首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令人刮目相看;她刚刚在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第四届大会上,获首届第三世界妇女科学组织女青年科学家奖,是国内唯一的一位获奖者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将临床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其在青蒿素研究中的突出贡献。Strauss在介绍屠呦呦获拉斯克奖事迹时曾概括评述:“她首创了造福千万人的抗疟治疗的新探索,今后还会长久有益于人类社会。她应用现代科技并严格汲取中医师5000年提供的经验,对21世纪做出了卓越贡献。”[1]获得该奖,令人对中国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拭目以待。时隔3载,不负众望,屠呦呦终于摘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桂冠。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16.
与科学搏斗     
科学始终在我们历史的表面,作为形容词装饰着我们的商品和我们的脑子。 近现代武侠小说中的剑气神光,让西方科学变色。当代的气功师、伪科学家们,就更加了得,西方科学无能为力的事,我们全能做。这些年,多少神医、神药问世,若其能治、可治,诺贝尔医学奖中国人可以全包了。气功师上手更神,动辄接上了宇宙原气,就凭一张嘴,能说得成千上万的人鬼哭狼嚎跟着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教育,但当前我国科学教育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即科学史向度的缺失.我们认为科学知识教育和科学史教育的分离,造成了科学史教育在教学系统中的边缘化,并引起了许多基本的教育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科学教育的深入发展,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科技史教育走向科学教育的前台和中心是科学教育本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导致各国对科学技术投入水平参差不齐,而这种差异又具体体现在各国对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不同程度的贡献。事实证明,对科学进步贡献越大的国家,科学技术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回馈也越大。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科学家发表了大量的科学论文,但是,真正对科学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研究成果少之又少,真正在引领世界科学潮流的领衔科学家也为数不多。为了观察世界各国对人类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贡献程度,我们以世界1%的高被引论文为数据基础,设计了科学贡献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动中国科研领域,特别是女性科学工作者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欧莱雅(中国)携手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在中国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让“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得到了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缔造科学:从诺贝尔奖现象看科学研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01 年至2005 年诺贝尔奖获奖成果的统计揭示了诺贝尔奖六大现象:科学中心转移现象、中青年现象、长周期现象、发现之发现现象、名师高徒现象和优势积累现象。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到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到科学研究自身的某些特点,看到科学政策和科学家在缔造科学(事业)过程中的依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