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流量特征的动态最小干扰流量工程选路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MPLS流量工程选路算法——P-DMIR算法.该算法分为离线和在线两个阶段.离线阶段确定每条链路的关键度,将网络流量特征信息引入链路关键度的计算,在时间复杂度不增加的前提下使离线阶段对信息的处理更加具体、丰富.在线动态路由选路部分,首先根据到达业务的类型计算链路代价函数系数,然后根据链路上可用带宽倒数与链路关键度来计算链路权重,在实现最小干扰目的的同时降低在线阶段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采用链路关键度定期修正机制,以确保流量特征信息即时准确地反映在关键度的计算上.仿真结果表明,P-DMIR算法能够将流量合理分担到不同路径上,有效地避免了网络拥塞,并在拒绝率和网络吞吐量方面的性能优于传统算...  相似文献   

2.
LSP的选路算法是MPLS流量工程中的核心问题。在研究了当前LSP最小干扰选路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平衡链路上的LSP的数量来降低链路之间干扰的动态路由算法。该算法以链路剩余流量和该链路上经过的LSP的数量的函数作为链路关键度,在实现网络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降低了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和现有的最小干扰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3.
MPLS网络流量工程中的动态在线路由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MPLS网络流量工程中的动态在线路由算法NORA.该算法在网络拓扑结构基础上定义了链路关键度,根据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定义了链路繁忙度,利用链路关键度、链路当前可用带宽及链路繁忙度确定链路权重,并依据该权重运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思想为到达的LSP建立请求选择权重优化路径.该算法在动态建立有带宽保证路径的同时可以均衡网络负载,并降低LSP建立请求服务拒绝率.仿真实验表明,与SPF及MIRA算法相比,该算法在降低LSP建立请求服务拒绝率以及均衡网络负载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网络中的标签交换路径(LSP)选路算法,存在所选路径相互干扰、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文中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阻力的LSP选路最小干扰算法.新算法中定义了信道阻力的概念,通过对通信网中不同源和目的节点对间的链路阻力求解,来获得各条边的阻力分布,并以干扰后的链路阻力为权值采用Dijkstra算法求得节点对之间具有最小干扰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和均衡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确定业务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特性的可调度请求加重了弹性光网络的资源碎片率和带宽阻塞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配置频谱切片机的弹性光网络节点结构,并提出一种基于频谱切片的可调度请求路由频谱和时间分配(SS-RSTA)算法。在路由选择阶段,设计了一种综合考虑路径长度、路径碎片率和节点可用频谱切片机数量的路径权重值的路由选择策略,为可调度请求选择路径权重值最大的路由;在资源分配阶段,采用链路的资源碎片感知方法为可调度请求选择可用的频谱和时间资源窗口;当资源分配失败时,采用频谱切片准则将可调度请求切分为多个子带宽请求,以增加可调度请求频谱分配成功的概率,提高频谱-时间碎片的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改善网络的带宽阻塞率和提高网络的频谱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在有严格带宽要求和有弹性带宽要求两种业务共存的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网络中提供动态负载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平衡算法——TeXCP(traffic engineering with explicit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的QoS路由算法.该算法利用TeXCP的自动调节和平衡负载的能力将best effort业务调整到适当的路径上以满足高优先级QoS业务请求的带宽,同时避免了传统的快速重路由方法可能导致的网络拥塞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集成两类业务需求,通过平衡瓶颈链路的利用率减小了网络的拥塞,在保证QoS业务带宽要求的同时,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7.
一种实现负载均衡的波长选路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光网络中单根光纤支持波长数量不同的问题,研究了现有的RWA算法,设计了一种新的代价函数,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负载均衡的波长选路算法·在选路时,该算法尽量回避那些包含较小波长数量链路的路径,使全网的业务在各链路上分布均衡,且更适合于不规则的网络结构·网络负载越大,算法性能越好·在不同负载的动态业务下对所提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更好地提高网络的性能,降低全网阻塞率·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在网络生存性要求的同时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区分服务路径保护算法。在基于GMPLS(Generalized Mu lti-Protocol Label Sw itch ing)的DWDM(Dense W avelength D ivision Mu ltip lexing)网络中,当网络节点不具备波长变换能力且只配备有限对光收发器时,该算法针对网络中的高可靠性业务、中等可靠性业务及可抢占式业务对可靠性的不同要求,为其选择不同的保护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在3种类型业务等概率出现的情况下,可抢占式业务的平均阻塞率增加幅度最小,使带宽碎片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了50%;高可靠性业务的共享程度比,随着连接请求的增加而降低;当网络达到动态平衡时,网络中各链路的总保护通路带宽与总工作通路带宽之比,在0.8~1之间;可抢占式业务所占带宽中属于保护通路的带宽与可抢占式业务所占带宽之比,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大而增加缓慢。因此该算法在保证业务服务质量要求的同时达到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衡网络负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多种流量工程动态路由算法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最小干扰路由算法并指出了该算法的不足,提出 了一种改进的最小干扰路由算法。改进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考虑不包括当前节点对和其他入口出口节点对的关 键链路和准关键链路的同时,综合考虑了当前节点对的△-关键链路,使网络中相应链路的重要程度以链路权值的 方式表现出来。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满足标记交换路径(LSP)请求的同时,提高了整个网络总的最大流,增 加了LSP请求接入的个数,进一步降低了LSP请求的拒绝率。  相似文献   

10.
DS-TE网络中自适应抢占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S-TE网络中,抢占为高优先级业务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尤其是当网络过载或者网络节点、链路发生故障时更加有效,为此提出了自适应抢占算法.该算法是通过增强链路上节点LSR对LSP的资源控制能力,来适应新LSP的带宽需求.为了避免对参数的设置,本文将自适应抢占算法区分为自适应最小中断抢占算法(A-minconn)和自适应最小优先级抢占算法(A-minpri).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抢占算法在抢占带宽、抢占优先级、抢占数目方面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11.
张华  闫会峰  刘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3):5670-5676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进入网络中的数据流可被赋予不同的优先级。在未来到达流请求信息未到达的情况下,进行在线优先级流调度,以最大化网络吞吐量是一项挑战。基于网络带宽资源、请求流的优先级和带宽需求的约束研究了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中的在线流请求调度策略。首先,提出了流路由成本和利润的概念,并创新性地设计了一个考虑边际成本的模型来描述链路资源和路由路径的使用成本。然后,将优先级流请求调度问题刻画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ILP),提出在线优先级流调度算法(online priority traffic scheduling algorithm, OPTSA)来求解,最后分析了OPTSA的竞争比。仿真结果显示,与基准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可以确保网络负载均衡,同时有效提高网络的累积带宽和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流量工程中一种权重配置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网络中新的权重配置动态路由选择算法,该算法以跳数、带宽碎片要求及空闲带宽比率为权重,给到达流量合理分配带宽资源.在MPLS网络边缘实现路径选择后,使用MPLS显示路由技术即可摆脱中间结点路由算法的影响, 建立起满足各种业务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的LSP(Label Switched Path).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更好地进行流量均衡,减小网络拥塞;通过减小带宽碎片和提高带宽利用率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同时通过改善丢包率等参数来实现一定的QoS保证.  相似文献   

13.
原有V-PREPT(Versatile Preemption)算法关心的是抢占总代价最小化, 灵活性较好但带宽利用率不高。为此, 在研究DS-TE环境下的抢占机制及现行的抢占算法基础上, 提出了BH-PREPT(Bandwidth Preemption)算法。该算法能在最小化抢占总代价的条件下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在保证被抢占的总带宽满足需求带宽的前提下, 通过采取枚举法找出抢占总代价最小的LSP(Label Switching Path)组合, 且优先选择被抢占LSP数目最少的组合实施抢占。通过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 BH-PREPT算法在提高带宽利用率方面比V PREPT算法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运用于分层光交换波分复用(WDM)环中的静态路由与波长分配方法,对于任意给定的业务需求矩阵,在最小化波长数的条件下,最大化波段路径数,从而最小化光端口数目以降低网络构建成本.该方法在构造环算法的基础上,将波段优先函数引入路由与波长分配的计算,在路由与波长分配过程中同时解决波段合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网络所需的光端口数,从而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异步跳时脉冲无线电超宽带(impulse radio ultra-wide band,IR-UWB)多用户系统中存在多用户干扰,分别推导了当多用户干扰相对于输出噪声能以高概率忽略不计时密集网络和扩展网络所需的IR-UWB信号渐近带宽.理论研究表明所得到的IR-UWB信号渐近带宽与网络内的用户数成正比,而且密集网络所需的IR-UWB信号的渐近带宽远大于扩展网络的.当IR-UWB信号带宽满足理论渐近带宽时,多用户系统的差错概率就简化为单用户系统的差错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改进基于GMPLS光网络中故障恢复的路由算法。方法 把现有的算法和网络负载均衡的目标结合起来,改进原算法。结果 仿真表明这种改进的算法在链路的使用、呼叫阻塞、资源使用、资源共享4个方面都优于原有的算法。结论 采用这种改进的算法更有利于均衡网络的负载,提高网络的生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