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 河南省林科所研制的“枣树丰产素”,经过多年多点小区严格配比试验,在显著提高枣果商品性能和产量的基础上,1991年结合新郑县小星火计划,应用推广面积2万亩,增产25%,主试区的2250亩,增产40%。好果率均在93%以上。新郑县孟庄乡在今年花期干旱、枣树生产小年和全乡农业生产大减产的情况下,由于喷施枣树丰产素,增强花期的抗旱性能,提高了座果率,全乡红枣总产800万kg,共增产220万kg,仅此一项达400多万元。农民得到了实惠,有的科技户,收入万元,枣树丰产素的增产效果,已在枣区大面积应用中得到充分证实。新郑、灵宝、永城等主要枣区,常年间作,枣树的土、肥、水管理,多与农作物统一进行,致使养分常被作物根系截留,造成树体营养不良,病虫危害严  相似文献   

2.
<正> 第二节枣树枣是我国特产,至今只有我国进行商品生产。枣营养丰富,鲜枣每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381-600毫克,红枣含糖在70%以上,可以做蜜枣、乌枣、醉枣、枣干、枣泥、枣酒、枣精等。枣树还是和农作物间作的优良树种。由于枣的经济价值高,用途广,发展潜力很大。河南省栽培面积已超过100万亩。但因管理粗放,平均株产红枣很低,仅有2.5公斤左右。为挖掘增产潜力,迅速提高产量,现将枣树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枣疯病病源是类菌质体。类似泡桐丛枝病源体,比泡桐丛枝病危害性更大。枣树感病后不仅无花无果,且1—3年便枯死,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北京密云县的小枣产区,已于七十年代初毁于此病;我省内黄、淇县、尉氏等县于八十年代初开始蔓延,淇县、尉氏部分地区有50%的枣树死掉。内黄县于七十年代晚期开始从城东北的马上乡发病,后南侵到城关镇,又逐渐沿县东向南蔓延。现在已侵染到主产区后河乡的东北边缘几个村。枣疯病是一种历史性病害,在各枣区都有零星病株。原有的零星病源再加上侵染洪峰,内外夹攻之势正威胁着主产区后河乡的6万亩枣园。枣疯病的侵染速度是惊人的,如马上乡李石村、大黄滩、小黄滩1979年零星发病,到1982年发病率达30%,今年1300亩枣园已  相似文献   

4.
<正> 枣树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 ponensi Wals),是我国各大枣区,主要蛀果害虫之一。采收枣虫果率一般为20—40%,个别地方虫果率高达70%。新郑枣区、近几年利用2.5%溴氰菊酯或杀灭菊酯防治枣步曲及桃小食心虫,防效虽佳、却引起螨类的上升、枣壁虱猖獗成灾。鉴于上述情况,特以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新型杀虫,杀螨剂——20%灭扫利乳油,防治枣树桃小,兼杀枣壁虱,  相似文献   

5.
<正> 新郑枣区,面积为18万亩。结果枣树约为350万株,历史最高年产量近1400万公斤。1984年下降到130万公斤,1986年由于推广应用了枣树病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对恢复树势,提高总产,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红枣年产量回升到1200万公斤,从而证明,对枣树病虫害,由单打一防治法,转向混合药剂,多虫或病虫兼治的综合防治;并因时因虫制宜,采用人工,物理,化学,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地把治虫,防病,追肥,喷激素  相似文献   

6.
<正> 增效速灭杀丁,有效成份30%,是沈阳化工研究所研制,由郑州农药厂生产的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广普杀虫剂,通过一年来,在河南新郑,河北邢台枣区应用,对枣步曲、枣粘虫,枣壁虱、枣龟蜡蚧,枣树桃小食心虫防治,8000—10000倍的浓度,杀虫率均在95%以上,共防治枣树4万株、受到广大枣区干群的一致好评。尤其新郑枣区,多年使用溴氰菊酯,导至螨类的上升,该药不仅具备溴氰菊酯的杀虫性能,同时弥  相似文献   

7.
<正> 省科委和省林业厅共同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于9月3日在新郑县召开了“枣缩果病防治研究验收及桃小推广鉴定会。1981年新郑县枣区缩果病大发生,损失红枣300万公斤,成为生产上急待决解的问题。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离、鉴定,枣缩果病病原为欧氏杆菌新种。自开展防治以来,采用了 DT、土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喷洒,防效很好。如枣农马某157株枣树,防治前仅收枣1000公斤,防治后可收枣1750公斤,发病率仅为0.2%;赵某  相似文献   

8.
<正> 天牛为害枣树,过去,文献中未见记载。目前,河南新郑枣区,程度不同的发生了天牛为害,平均受害株率24.7%,个别幼龄枣园,被害率高达35%,故此天牛已成为新郑枣区,主要蛀干害虫之一。鉴于上述情况,新郑枣树所作为自选课题组织科技人员攻关,为引起国内枣树界的重视特发表调查初报。一、为害情况成虫多是在地面以上50厘米以内的主干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在皮层沿韧皮部取食,蛀成道,道内充满木屑(虫粪),随着虫龄增大,逐渐蛀入木质部危害,落叶后,随着气温下降,转入地下10—20厘米的干部或主  相似文献   

9.
<正> 黄鼬(Mustela Sibirica)别名黄鼠狼、黄狼、黄皮子。在河南省的太行山区、伏牛山区、大别桐柏山区及黄淮平原均有分布,是我省最主要的小型毛皮动物,一般年产皮量为20~30万张,近10年平均年产量为23.5万张。我省信阳地区为最重要的黄鼠狼皮产区。1986年收购黄鼬皮4.4万张,占全省总收购量的20%左右。黄鼬皮是制做妇女皮大衣的高级原料。如将针毛拔掉,可做黄狼绒大衣,经过染色而畅销国外。黄狼尾在国内亦是一种价值很  相似文献   

10.
枣树星天牛人工防治技术新郑市枣树研究所孙文奇,荆自忠,周沛云星天牛是杂食性蛀干害虫,八十年代在新郑枣区转主为害枣树。发生量逐年上升,1989年调查平均受害株率24.7%,严重幼龄枣园被害株率高达84%。枣树被害后轻者树势衰弱,叶片发黄,落花落果,产量...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常年沙薄地小麦种植面积45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及沿黄两岸地区,属于小麦中低产区。提高沙薄地小麦产量,是实现该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油桐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它的种子榨出的油叫桐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国防、文教卫生事业等方面,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物资。我省油桐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产区之一。全省现有油桐181.76万亩,年产桐子2051.2万斤。全省大部分油桐管理粗放,产量不高,亩产桐子仅11.28斤,低于全国亩产40斤的水平。为了促进油桐高产、稳产,早日实现我省桐油自给或有余,我们于  相似文献   

13.
<正> 红薯根腐病又叫烂根病、开花病,是近年来我省新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一九七五年开封地区对9县138个公社普查,其中7个县63个公社18万亩红薯发生根腐病。尉氏县30万亩红薯就有11万亩发生根腐病,7万亩绝收。目前全省各地普遍发生与蔓延。夏薯的根腐病重于春薯。据嵩县九店公社农技站观察,春薯五月七日栽秧,发病始期五月下旬,七月中旬以后危害减轻,危害盛期是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红薯根腐病的病源为茄病镰刀菌侵入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苗床期,病薯出苗比健  相似文献   

14.
<正> 小麦生产是我省农业一大优势,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由于小麦播种面积大、品种多、气候适宜,因而其病害发生的种类也较多,尤以小麦白粉、条叶锈和赤霉等病为普遍而严重,白粉和锈病常年发病面积分别达1000万亩和1000~2000万亩之多。小麦赤霉病这几年也在扩大蔓延,1985年是此病最为严重的一年,以至波及了4000万亩麦田。仅此几种病的发生,每年就  相似文献   

15.
<正> (一) 我省危害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有条锈病(黄疸)白粉病、黑穗病、病毒病、地下害虫、粘虫、麦蚜、麦蜘蛛等。这些病虫害往往造成小麦的减产,轻者损失一两成,重者达三成以上,甚至绝收,是小麦增产的一大障碍。地下害虫在我省常年发生4000—5000万亩,秋春两季为害麦苗,常常造成缺苗断拢。通过防治,蝼蛄、金针虫已有显著下降,蛴螬有明显上升,据1979年秋季32个县普查,普遍上升一倍多,每亩一般有虫2000—3000头,多的在万头以上。小麦粘虫在七十年代前,多间歇性发生,七十年代后每年发生在1000万亩左右,1977年发生面积达2300万亩,1978—79两年我省南部部分社队小麦因粘虫为害,有不少麦田被吃  相似文献   

16.
枣瘿螨 又名枣锈螨、枣壁虱、枣树受害后,叶片卷曲、叶色发灰.落花落果严重,部分叶片脱落,外果皮有锈斑、枣果小、糖分低、不仅大幅度减产,而且品质激降。该螨在新郑枣区,一年10代左右,以成螨或若螨在枣股鳞片或枣树皮缝中越冬,该螨可借风、雨蔓延;  相似文献   

17.
<正> 乌桕是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我省是乌桕的一个重要产区,全省约有250万株,年产桕籽450万公斤,主要分布于大别山、桐桕山区的丘陵、岗地、“四旁”。当今现有研究成果已能从乌桕籽中开拓出20多种产品,除日用化工原料和食品工业专用原  相似文献   

18.
<正>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玉米。据90年统计,全省水稻面积为650-700万亩,年产稻谷为28亿公斤,平均单产为400公斤。按省“八五”规划,到1995年末水稻面积发展到800万亩,单产提高到800公斤。但是,我省水稻种植方式落后,因此,稻区农民要求实现以插秧机械化为主的生产机械化。据90年统计,全省插秧机保有量为31部,机械插秧面积几乎为零。与兄弟省相比,差距太大。本文根据河南省近十多年来对机插为主的引进试验,机械化现状,提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省南北树种各异,森林病虫种类繁多,每年成灾面积在250—320万亩之间,虽经连年防治,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澄清原因,探索有效防治方法。现将有关调查材料整理述后,供作参考。 1.大面积纯林是导致病虫成灾的根本原因。我省大别、桐柏山区有天然马尾松次生林300余万亩,松毛虫在历史上连年间歇成灾。解放后,虽经大规模防治,但仍未达到长期控制灾害的目的。主要原因是林相单纯,植被单一,害虫迁徙蔓延无阻,所到之处都有广泛而又丰富的食料,易于完成世代,加上繁殖量大,适应性强。因而灾害此起彼伏,绵延不断。据1979年4月在信阳县柳林湃河港、董家河三个公社调查,马尾松纯林每株平均  相似文献   

20.
枣树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新郑市枣树研究所宋宪军,唐福霞,唐桂花一、枣疯病枣疯病又称公枣树,扫帚病,枣聋。1.分布及危害:枣疯病,分布厂,病史久。东北、华北、华东、华南枣树上,均有发生,故是枣的毁灭性病害之一。2.症状:枣树感病后,首先个别顶生枣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