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中,潜艇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常规潜艇和核潜艇仍然在不断发展,下面是它们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70年代中后期,前苏联海军异军突起,其核潜艇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对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当时,美国在1957~1967年间制造的核潜艇面临退役,而且,美国由航空兵、反潜水面舰艇、反潜潜艇组成的反潜力量日益感到力不从心。面对这一局势,美国海军当局在财政紧缩的情况下仍然作出决定:在70年代建成一艘性能先进、威慑力巨大的新型潜艇——“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1976年4月,美国潜艇设计师们开始了这种新型战略核潜艇的建造工作。1979年4月,首艇“俄亥俄”号下水,并于1981年11月加入美国海军的战斗序列。按美国海军的计划,该型潜艇将以每2~3年1艘的速度快速建造20艘。 “俄亥俄”级核潜艇是美国海军的第四代战略核潜艇。第三代“乔  相似文献   

3.
兵翼 《科学24小时》2013,(11):55-56,F0003
<正>几十年来,核潜艇在"大显神威"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事故的发生,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重大的经济损失以及对海洋环境的直接威胁。毫不夸张地说,自核潜艇诞生之日起,事故就如影随形,教训十分惨痛……悲惨命运:K-8号核潜艇沉入大西洋1970年4月8日,隶属于北方舰队的前苏联第一代核潜艇K-8号在比斯开湾距离西班牙海岸西北300海里处活动,潜艇在160米深处完成战斗任务后开始返航。21点35分,潜艇开始浮出水面与基地进行联系,没有任何灾祸的预兆。突然,奥格利准尉报  相似文献   

4.
大脑直接通讯完全可能 1958年7月,美国大陆和远在2 000 km外的"鹦鹉螺号"核潜艇之间进行了一次思想传递的有趣试验.当时,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正穿越北冰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纪录,当然也包括思想直接传递试验. 7月25日,一批试验者呆在马利兰的实验室里,另一批试验者就呆在核潜艇上. 在马利兰的那批试验者,用意念随意发射事先定好的5种图案,而呆在潜艇上的试验者就接受这些图案.试验进行了16天,试验者接收到的图案正确率超过70%.  相似文献   

5.
在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里,未来的潜艇会是什么样子呢?本文仅谈谈常规动力潜艇的发展情况。 多姿多彩的AIP潜艇 AIP是“不依赖空气的动力系统”的简称。潜艇最可贵的就是它的隐蔽性。常规动力潜艇的各种噪音大大小于核潜艇——因为它在水下潜航时只用蓄电池电能,而核潜艇必须开启核反应堆处于工作状态。然而常规潜艇必须上浮水面开  相似文献   

6.
2014年10月29日,平静的巴伦支海上碧波荡漾。突然间,海面上波涛汹涌,一枚"圆锤"弹道导弹冲破水面,腾空而起,喷着白烟直冲云霄,向东方飞去。在泛着波浪的海面之下,一个鬼魅一般的身影潜入深海,它就是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核潜艇,属于俄罗斯最具威慑力的"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命运多舛的"北风之神""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制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替代"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苏联红宝石中央设计局拿出了代号为955的新型潜艇设计计划,即"北风之神"级。  相似文献   

7.
2000年8月21日,一个谁也不愿意听到的消息传向了全世界:救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的3名挪威潜水员于当天清晨7时45分成功地打开了“库尔斯克”号潜艇后部外舱,发现舱内早已进满了海水。这一消息无疑宣布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118名官兵无一幸免于难,给善良的盼望着能出现奇迹的全世界人民以当头一棒。 潜艇在海战过程中受损以及在日常航行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而造成潜艇遇难是不可避免的,据不完全统计,从1900年至1989年的90年间,国外潜艇就发生了495起非战斗海损事故,导致84艘潜艇沉没,其中核潜艇7艘。为此,各国海军在不断提高潜艇作战技术能力的同时,都十分重视潜艇救生技术,并使水下脱险成为每个潜艇艇员必须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10日晨,正在夏威夷海区进行例行训练的美国海军“格林维尔”号核潜艇,在距瓦胡岛16千米的海面上将一艘日本渔船“爱嫒”号撞沉,9人下落不明,而美国潜艇则平安无事。 “格林维尔”号核潜艇是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中的一艘,“洛杉矶”级目前是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的主力。  相似文献   

9.
潜艇作为现代海战的利器,它的出现改变了海战的格局也改变了海军的构成和海军战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在不断改进原有潜艇的同时,也积极推陈出新,无论是常规潜艇、核潜艇,还是遥控的无人潜艇都成为集设计优化、装备精良、高费效比、隐身等高科技于一体、名副其实的海战利器。本文仅对当今世界各国正在研制和计划开发的无人潜艇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所谓常规潜艇,就是除了以核为动力的核潜艇以外的所有潜艇。那么,什么是潜艇呢?顾名思义,潜艇就是隐蔽的艇,说得再具体一点,就是能在水下潜伏航行的船。潜艇这个名词主要是从潜水艇一词引伸过来的,与早先包含潜水船的潜艇的含义已不太吻合。就是说,现代所称的潜艇就是在水下航行的军用作战船只的统称。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海军不仅加紧了对核潜艇的研制,同时对体积小、行动灵活、噪音小、造价低廉的常规潜艇也非常重视,所以前苏联海军的常规潜艇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到了60年代,前苏联拥有的常规潜艇就多达150余艘,居世界首位,并且在常规动力潜艇技术上,也远远地超过了美国等其他国家。而美军在60年代真正能投入使用的常规动力潜艇只有几艘。  相似文献   

12.
聂荣臻元帅的绝密报告 1958年6月,一直致力于国防工业科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从国外零星分散的信息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核潜艇将成为未来的世界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要想扼制世界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我们国家也得制造核潜艇。 那时,美国已建成“鱼”号、“海狼”号、“飞鱼”号、“北极星”号等几型鱼雷和导弹核潜艇,苏联也建成了“十一月”号鱼雷核潜艇,英、法、意等国也开始了核动力潜艇的研  相似文献   

13.
从渺远的太空俯瞰地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在深蓝且广阔、未知而神秘的深海里,全球1000余艘常规潜艇、170余艘战略核潜艇宛如"深海幽灵",遍布在3.6亿平方千米的广阔海域里,并以其极佳的深海隐蔽性和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树立起战略威慑,昭示着凛凛雄威.  相似文献   

14.
自从潜艇一出现,人类就期望能研究出一种不依赖于空气的推进系统,使潜艇能够真正长期在水下遨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曾研究过一种不依赖于空气的动力,然而,当其头角初展时便因德国法西斯的战败而被停止了研究的步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潜艇的诞生再一次使常规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的研制步伐减慢了。直到80年代之后,这一研究才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科技武器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科学家们和军事学家们预测,21世纪的战场上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新式武器,这些新式武器运用高科技研制而成,它们将在未来战争中唱主角、挑大梁。超导潜艇超导技术在军事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超导技术的日渐成熟,有翱一日海军潜艇的设计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出现比今天的核潜艇要先进  相似文献   

16.
潜艇最早出现于18世纪70年代,经过两个多世纪的研究与发展,其在海战中的作用终于被世界各国海军所承认,其中尤以德国最为重视.1906年,德国日耳曼尼亚造船厂为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潜艇"U-1号",成为大西洋上最令人恐惧的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伊始,德国U型潜艇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名垂潜艇史册的"一艇沉三舰",是德国潜艇部队...  相似文献   

17.
镇国重器     
<正>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主人公阿龙纳斯一行人随同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潜水艇周游各大洋,经历许多惊险奇遇的故事。别以为这只是一本老少皆宜的科幻读物,其实小说中叙述的环球潜航早已变成了现实。而且在不断的演进中,核能也加入了潜艇的动力系统。早在1960年,美国"海神号"核潜艇就历时83天零10小时,首次完成了环球潜航。接下来,一轮深海较量就在艇体下潜翻起的泡沫与漩涡中宣告开始。前苏联、  相似文献   

18.
<正>从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开始,核潜艇便成为各国争相追捧的对象。作为军事诸强竞相发展的重点武器装备,核潜艇被喻为"神出鬼没的深海幽灵",长期扮演着"深海杀手"的神秘角色,是大国地位的象征。军事大国争相发展的"宠儿"在远程武器装备发展方面,能在浩瀚的大洋底下畅游的核潜艇正日益受到世界军事诸强的"宠爱",原因就在于核潜艇具有其他武器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仿生学在军事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俄罗斯军队开始举行2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陆海空本位一体战略核演习。演习中俄罗斯海军核潜艇将从北冰洋下发射一枚战略核导弹。这场演习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其规模之大,具有1982年6月苏联那场“7小时核战”的精彩之处,而且,还在于人们也非常关注潜艇是如何从厚厚的北极冰层下发射战略导弹的?战略导弹核潜艇能长时间潜航于冰海之下,航行在厚厚的冰层下执行战斗任务,比在能见度很好的海水里更隐蔽,更具有威胁性。但是,如果核潜艇想在冰下发射导弹,就必须破冰上浮,这就碰到了力学上的难题,解决难度大且不利于海战。众所周知,鲸鱼每隔几十分钟…  相似文献   

20.
海底悲歌     
8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一艘参加军事演习的俄海军“奥斯卡”级万吨战略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沉没在巴伦支海,舰上118名官兵被困。在全球注目之下,经过一周多的营救工作,最后终于证实潜艇上官兵全体殉职。 尽管救援“库尔斯克”号官兵的工作已告一段落。但是,透过这次事件,再次感受到了人类在海洋面前的渺小,探索海洋的路还有好长好长。 沉没的堡垒 这次在巴伦支海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堪称一座水中的堡垒。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排水量为1.3万吨,装备有两个原子反应堆、24枚巡航导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