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建武  杜涛  雷亮 《河南科技》2012,(14):61-62
<正>宁夏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我国太阳辐射的高能区之一。1961—2004年宁夏太阳辐射统计资料表明,全区年平均辐照度达5781MJ/m2,且直接辐射多、散射辐射少;全年平均总云量低于5成,晴天多,阴天少,年日照时数多达2835h,年日照百分率达64%。这些数据表明,宁夏在太阳能资源利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太阳能开发利用潜力巨大。2009年起,我国开始在西部地区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事业,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就设计建造了十余座并网光伏电站。这些电站有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1981-2010年郑州气象站的太阳辐射和日照资料以及洛阳气象观测站日照、总云量、低云量、相对湿度、水汽压、能见度资料,采用气候学计算、线性趋势分析、M-K突变检验、相关分析、Min-max标准化等方法,对洛阳地区太阳辐射进行了计算,探讨了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太阳辐射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洛阳1981-2010年太阳总辐射年平均值为4 842.36 MJ/m2,其中1986年最高,为5 245.20 MJ/m2,1989年最低,为4 548.60 MJ/m2。30年总体趋于下降,下降幅度-1.39 MJ/(m2·a)。年太阳总辐射在90年代中前期出现突变,1981-1993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4 812.23MJ/m2,1994-2008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4 919.55MJ/m2,突变前后年太阳总辐射相差107.32MJ/m2。日照时数和太阳总辐射近30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近30年低云量、相对湿度、能见度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云量总体趋于下降,下降趋势不显著;水汽压总体趋于上升,上升趋势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总云量、低云量、相对湿度、水汽压与太阳辐射呈负相关,能见度呈正相关。低云量、相对湿度、水汽压、能见度与太阳辐射的相关系数表现为冬季春秋季夏季。  相似文献   

3.
以天文辐射理论为基础,应用以地形为特征的DEM高程模型,通过对天文辐射、大气透射率的计算,构建了青海高原月、年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同时,应用模型模拟青海省近30年(1971—2000年)的月、年平均太阳总辐射.结果表明:青海省太阳总辐射年平均值为6 771.95MJ/m2,且空间格局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逐步减少的趋势;月太阳总辐射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且空间格局和年太阳总辐射基本一致.从1月份开始太阳总辐射增加,到5月份达到最高值717.24MJ/m2,6月份降低为695.48MJ/m2,7月份又达到次高值701.96MJ/m2,从8月份开始持续减少,直至12月份降到最低值352.63MJ/m2.  相似文献   

4.
利用成县1961-2011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使用累积距平、一元线性回归、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气候变化分析,找出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及气候异常年份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成县51a来年平均气温以0.113℃/10a的趋势变暖,1年之中冬季变暖趋势明显,秋季增温不明显.春夏两季出现了2个增温期和1个降温期,与年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气温大体分为1个偏冷期和2个偏暖期,1997年以来全年及冬、春、夏季平均气温偏暖明显;年降水量以12.58 mm/10 a的趋势减少,其中夏季减少趋势明显,而冬季呈微弱的增长趋势.年降水量大体分为3个多雨时段和2个少雨时段;年日照时数以-60.335 h/10 a的倾向率减少,年日照时数大体分为2个多日照期和2个少日照期.1980年为日照的突变期,之前日照总体偏丰,其后日照总体偏歉.  相似文献   

5.
利用近50 a来(1958年~2000年)翔实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河西走廊水资源演变特征,并采用均衡法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出山地表水资源总量71.291亿m3/a,平原区地下水总的补给量为59.443亿m3/a,总的排泄量为75.850亿m3/a,为负均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山地表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减少和增加趋势,随着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水利化程度的日臻完善,地下水补给量明显减少,已经引起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资源大幅度衰减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调研海南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以中国气象辐射资料年册、中国气象局数据查询系统与日梭万年历网络版数据为依据,对海口、三亚、西沙三地的日总辐射、日气温、日降水进行了逐日分布规律研究,揭示了海南太阳能资源与内地不同的具体特征,为经济、合理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路线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白银市作物生长期降水变化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白银市4站1957年-2005年49a的降水资料,通过计算方差、变差系数、皮尔森Ⅲ型分布拟合降水保证率、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10月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白银市4~10月降水量从北向南增加.南部降水量是北部各县的2倍左右.(2)4~10月降水量的平均年际变化在50~100mm之间,全市大多数地方年际变化在50~60mm之间;(3)4~10月降水量的相对变化在30%以内,靖远、会宁两县比景泰、白银两县降水量稳定;(4)在75%的概率保证下,北部各县的降水在150~180mm之间,南部至少为315mm,除几个较大的干旱年,大多数年份各县的降水偏少量不低于20%,即在正常年景以上;(5)南部降水量显著减少,市北部则变化不大.全市5a左右的年际周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白银市霜冻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71~2005年甘肃省白银市辖区4个台站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统计分析了早、晚霜冻发生的气候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银市晚霜冻平均结束日期在5月上旬,南晚北早,山区晚于川区,年际变化南北小中部大.早霜冻平均开始日期在10月上旬,南早北晚,山区早于川区,年际变化从北向南增大.晚霜冻结束日期具有13 a和5 a左右的周期,受气候变暖影响近35 a来晚霜冻提前了17 d左右,早霜冻变化不大.并分析了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
选择1991-1993年自然飞子成林的桐棉松林进行人工抚育试验。试验设试验林和对照林。试验林面积62.hm2,对照林面积56.hm2,对照林的起源、林龄、单位面积保存株数、立地条件与试验林基本一致。试验林于1994-1995年进行人工补植,于幼林期每年割草、砍灌、施肥2次,并进行1次透光伐,待林分进入割脂期后,再进行1次林下除草、砍灌,改善生长条件,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对照林于幼林期不补植,每年只进行1次除草、砍灌、施肥和透光伐,待林分进入割脂期后,也进行1次林下除草、砍灌外,就不再进行其他抚育措施。20年生时,试验林保存率达到90%以上,林木胸径生长年均超过1cm/a ,树高生长达到08.6~08.9m/a ,蓄积量82.m3/hm2· a ,松脂产量达到每株57.kg ,全年9280kg/hm2;而对照林胸径年生长07.~08.6cm/a(比试验林少03.8~04.8cm/a),树高年生长05.2~07.8m/a(比试验林少18.~29.m/a),蓄积量6.3m3/hm2· a ,松脂产量每株4.5kg ,全年7601 kg/hm2。试验林的林木生长明显优于对照林的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祖厉河流域资源配置的分析:流域内土地面积大、土层较厚、表层土壤疏松、土肥容易流失;土壤呈微碱性,土壤养分氮少、磷缺、钾适中;祖厉河流域光照充足,辐射较强,但光能利用率低,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潜力巨大;流域内气候温凉,山、川、塬热量差异较大,川区热量富足,山、塬区热量略欠;植物生长季节短,易发生冻害;祖厉河流域降水总...  相似文献   

11.
依据甘肃省75个气象观测站1955年~2006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甘肃省区域性沙尘暴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河西走廊北部最多,陇中和陇东的北部较多,其余地方较少;各季区域性沙尘暴次数随时间的变化呈减少趋势;春季区域性沙尘暴次数与冬季大风日数、强降温次数、寒潮次数为显著正相关,与冬季气温、降水量为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为沙尘暴趋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白银市及周边28个气象站的气温资料,分析了区域内近50年和30年热量资源的状况.建立了气温、积温与经纬度、海拔的关系,利用回归方程计算了全市各乡镇的年平均气温和积温,与气象站的实测值一起,利用Surfer软件分别绘制了平均气温和积温的分布图,对周边地区有重要参考价值;从热量的时间演变来分析,白银市气温适宜,日较差较大,气候变暖显著,热量资源增加明显,作物生长期延长了20天,未来还将持续变暖;以80%保证率≥10℃积温为热量资源的区划指标,将全市分为温暖、温和、温凉3个区;与近50年相比,近30年白银市年平均气温增加了0.5℃,≥0℃、≥10℃积温都增加了50℃,80%保证率≥10℃积温增加了140℃,温暖区明显扩大.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热力发电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向地球辐射无尽的能源。虽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随时间变化并受天气影响给太阳能的利用带来的一些技术难题,但是太阳能丰富易得,利用过程须付出环境代价,这些常规能源无法与之相比的优点必将使其成为21世纪的一种重要能源。  相似文献   

14.
西安近10年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西安市2002年12月—2012年11月逐年、季、月植被NDVI序列,结合同期西安市的观测数据,总结出西安市NDVI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10年西安市NDVI呈整体上升趋势,年均值在0.237 8~0.252 5之间;春季NDVI增加量最大,为0.004/a.(2)10年来西安市年降水量呈递减趋势,气温基本持平,气候驱动力不利于植被覆盖增长;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雨热同期满足了植被生长发育需求.(3)年和季NDVI总体上与同期平均气温、上期降水相关性较好.(4)西安市植被对降水变化的滞后时间约为1个月.(5)人为因素在植被变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对能源资源优势和能源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甘肃省能源资源发展研究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包括对甘肃省能源优势的重新认识;实际条件决定了水能发电优于燃煤发电;重视新能源和潜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核能发电;重视节约用能和有效保护环境等。  相似文献   

16.
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对甘肃中部地区的兰州、白银两地干排粉煤灰企业和建材企业的生产供需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为粉煤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兰州市实测水平面太阳辐射值,计算出了南立面、东、西、北立面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投射量,可供太阳能工程设计者参考。并对兰州市区冬季大气污染对太阳辐射影响进行了定量的对比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