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鼓楼顶上的“浓烟” 1950年某日傍晚,北京鼓楼顶上忽然升起一股浓烟.群众见了大惊,以为回禄降临,鼓楼失火.待消防队员赶来仔细察看,才弄清并非火警,原来是一大群蚊子汇集于楼顶上空,形成的一个浓烟似的集群.这批蚊子的标本现仍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它们是双翅目、长角亚目、摇蚊科内的一些摇蚊.  相似文献   

2.
3.
本文记述采自河南伏牛山的施密摇蚊属一新种,定名为微尖施密摇蚊Smitiaacaressp.nov..新种与欧洲产S.nudipennisGoetghebuer和S.paranudipennisBrundin在生殖节构造上相似,但新种肛尖细小,触角比(AR)明显较低,以及腹部背板颜色等特征上均不同于前两者及本属其他已知种.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记述采自甘肃省永定县沼摇蚊属一新种,订名为三角沼摇蚊Limnophyes triangularis sp.nov..新种隶属minimus群,与北美产已知种L.fumosus在抱器外形及触角鞭节数目特征相似,但新种的抱器端棘位于隆起的抱器中央,与后者以及本属已知种均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记述采自四川峨眉山的刀毛摇蚊属一新种,订名峨眉刀毛摇蚊Doithrixemeiensis,新种与已知本属产自北美的5个种雄性外生殖器构造显著不同,该新种所在属亦为东洋区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7.
8.
以检索表形式记述了长白山摇蚊科寡角摇蚊亚科(Diam esinae)幼虫,共3 属,7 种,其中东方帕摇蚊Pagastia orientalis(Tshernovskij),高山寡角摇蚊Diam esa alpina Tokunage,津氏寡角摇蚊Diam esa tsutsui Tokunaga,罕见寡角摇蚊A Diam esa gr. insignipes KiefferNo.A,泽尼寡角摇蚊Diam esa ZernyiEdw ards 5 种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采自河南鸡公山的安的列摇蚊属一新种,命名为长突安的列摇蚊Antillocladius longivir-gius sp.n.,新种阳茎刺突长,由9个刺突组成并且翅上无毛,明显有别于本属其余6个已知种.文中同时给出本属世界性雄成虫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南开大学生物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以双翅目摇蚊科摇蚊亚科的14 属23 种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Automatic Barcode Gap Discovery(ABGD)和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对所获取的116 条DNA 条形码进行分析,探究DNA 条形码在摇蚊亚科物种界定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基于ABGD 的分析,显示物种遗传距离之间存在"DNA barcode gap";通过分析邻接树,得到23 个分子分类操作单元(molecular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mOTU),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 因此证明DNA 条形码能准确界定摇蚊亚科物种.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中国摇蚊科DNA 条形码研究,也为摇蚊科DNA 条形码数据库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以检索形式记述了长白山摇蚊科寡角摇蚊亚科幼虫,共3属,7种,其中东方帕摇蚊,高山寡角摇蚊,津氏寡角摇蚊,罕见寡角摇蚊,泽尼寡角摇蚊,5种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采自广东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摇蚊科二新种。叉毛津田摇蚊Tsudayusurikacladochaitasp.nov.新种。雄触角着生分叉的透明感觉毛,生殖节上、下附器均高度退化,与本属已知的唯一种类──产自台湾、日本的T.multiannulata(Tokunaga)差异明显。毛尾长跗摇蚊Tanytarsustrichoproctossp.nov,新种。雄外生殖器肛尖密被细毛,C脉终点位置与本属已知种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3.
14.
用摇蚊幼虫培养涡虫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虫是中学动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实验材料,这种扁形动物是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生活的。由于环境的污染,目前自然界中的涡虫的数量越来越少,极不易采到。一般我们实验所用的涡虫,除在自然界中进行必要的采集外,主要是在实验室进行人工培养。为了搞好人工培养,我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人工培养涡虫的对实验,目的在于找出一种较简便的培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动物基因组DNA快速抽提试剂盒法、SDS法、CTAB法、NaCl法4种方法提取摇蚊基因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所得样品DNA在波长为260nm和280nm的吸光值,根据A260/A280的比值检测其纯度和浓度.采用PCR技术获得摇蚊COI基因,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COI.综合分光光度法与电泳结果筛选出最适合提取摇蚊基因组DNA的方法.结果表明:SDS法所得样品DNA纯度最高,试剂盒法所得DNA浓度最大.同时综合比较DNA纯度与浓度分析得出:试剂盒法SK8222(改良)提取摇蚊基因组DNA为最佳方法,其次为SDS法或CTAB法(改良).  相似文献   

16.
初步研究了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israelensis de Barjac,以下均用B.t.i简称)对水环境中出现的摇蚊幼虫的毒杀效果,并采用聚乙烯醇(PVA)加少量海藻酸钠及活性炭的方法固定B.t.i.结果表明,控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0%PVA、1%海藻酸钠和20%活性炭,采用4?Cl2的饱和硼酸溶液(pH为6.7)作为交联剂且交联时间为24 h时,制得的凝胶颗粒机械强度好,操作简单.B.t.i以及固定化微球对摇蚊幼虫具有很高的毒力作用,微球缓慢释放B.t.i.  相似文献   

17.
报道和重新描述中国双翅目摇蚊科直突摇蚊亚科水摇蚊属Hydrobaenus Fries,1830 3新纪录种:齿突水摇蚊Hydrobaenus dentistylus Moubayed,木兽水摇蚊Hydrobaenus kisosecundus SasaKondo和近藤水摇蚊Hydrobaenus kondoi S?ther.文中提供了中国该属雄成虫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测定23种摇蚊亚科摇蚊线粒体COI基因的部分序列,并结合从Gen Bank下载的25种该亚科摇蚊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研究摇蚊亚科物种的分类和系统进化关系.运用MEGA5.1构建的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系统发育树表明:多足摇蚊属复合体中的斑摇蚊属、倒毛摇蚊属、内摇蚊属、明摇蚊属聚在一支,亲缘关系较近;狭摇蚊属单独聚为一支;长跗摇蚊属群中的大部分属的亲缘关系也较近;哈摇蚊属群仅有部分属聚在一起,均与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82年4月至1983年5月在舟山群岛各种水体中所得到的标本,鉴定出摇蚊幼虫25种,分别隶属于20属,4亚科。其中有13种为国内新记录。本文对舟山群岛摇蚊幼虫的主要鉴别特征列出检索表,并对国内首次记录的种类进行了简要的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温度对花翅摇蚊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花翅摇蚊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正比关系.花翅摇蚊的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6.68℃和742.97 d·℃.在5个温度条件下,内禀增长力(rm)和周限增长速率(λ)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至34℃时最大,分别为0.175和1.191.净增殖率(R0)在26℃时最大,平均世代周期(T)和种群数量加倍时间(t)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至34℃最短,分别为24.53 d和3.96d.花翅摇蚊对温度较敏感,30~34℃为其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