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谈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着发达的科学技术传统的古代中国,在明末清初,即从十六世纪开始,科学技术就逐渐地落后于西方国家,其原因曾引起国内外人士的注意。本文就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落后问题谈点看法,供同志们批评、讨论。一、简短的回顾中国的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逐渐被人们提出来的;讨论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也是逐渐地被人们所认识的。当近代自然科学在十六、十七世纪开始诞生和成长之时,正处在兴起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渴望敲开古老的东方大门。它们在派遣传教士到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同时,也夹带了西方  相似文献   

2.
自1607年到1911年这个时期,在中国是封建社会最后一段漫长的历史阶段。腐朽落后的势力在垂死挣扎,先进科学的力量在崛起,总的来看,在当时世界各民族之间,遵循谁进步慢谁就受欺的规律。中国落后了,从“天朝大国”转变成了即将崩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这时期内的中西接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契机。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思想、制度在和中国原有的科技与思想、制度之间,有过两次大交流,一次在明朝末期,一次在清朝末期。其交流的形式,有静静地在书生之间交流,亦有  相似文献   

3.
堪称当今世界科学史巨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本刊过去曾就天文、地学等卷作过长篇评介,以推荐此书给我国读者。为了表示对这位热爱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对中国古代科学和文化的研究作出卓越贡献的英国朋友的敬意,我们编了这个“李约瑟博士与《中国科学技术史》”专辑。其中收录的文章有:李国豪、张孟闻、曹天钦(皆李博士的同道友好)三位教授合作撰文介绍了李博士的生平及“巨著”的成书过程;胡道静编审撰文介绍李博士创建的举世独特的“东亚科学史图书馆”;许立言、叶晓青二位同志介绍了李博士抗战时期在中国的科学活动。特別要感谢胡道静编审在病中为本专辑的编辑作了很大努力,有关李博士的照片(包括封面),绝大部分是胡道静同志收集提供的,这为本专辑增色不少。上海古籍出版社专门邀约海内外学者撰文出版一部纪念李博士八十寿辰的论文集《中国科技史探索》,谷玉同志对此书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科学在二次大战期间开始成熟。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在科学技术上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陷入了所谓“滞胀”的泥潭。八十年代开始,美国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处于严重衰退之中,美国的经济衰退必然影响到美国的科学技术实力。一、科学指标表明美国科学技术实力下降研究发展经费是衡量科学技术投入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近十多年里。美国在研究发展经费的增长速度、研究发展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以及民用研究发展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方面,与西  相似文献   

5.
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我国工业的技术改造,是实现我国到2000年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根据各国的不同国情,世界上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模式。 (一)独创型:这是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所采用的模式,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实现科学技术进步。这种类型的国家可以美国为代表。由于美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达,因而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6.
晚清著名科学家徐寿是中国第一代致力于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之一.特别是他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在中国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务功名自学西学徐寿字雪村,江苏无锡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殁于光绪十年(1884年).徐寿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其祖父徐审法除耕读外,兼理商务.他少年时代命运多蹇,五岁丧父,家道中落,由母亲宋氏抚养成人.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绵延至今,已经经历了数次科学与技术的革命。每次革命都大大地改变了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传统概念。有几次革命,特别是技术革命不仅对生产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人们的生活、社会结构和文明产生了莫大的影响。任何一个人,不管他的地位和信仰如何,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到,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所发生的重大变化,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一般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历史遗留下来的以及现实向我们提出的研究课题也愈益广泛而深刻。“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也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为此于1982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学术讨论会,会上宣读并交流的学术论文近五十篇,到会代表74人。我参加了这次会议,学到了不少知识,感到很有收获。现在想就这个问题的研究发表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古代是先进的,进入近代后变得落后了,这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就农业科学技术这个侧面分析一下它在古代发展的情况,近代落后的过程,落后的原因以及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一、中国农业历史之谜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那时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科  相似文献   

10.
嚴东生 《科学通报》1959,4(23):776-776
中国素以发明瓷器而聞名于世界。远在一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掌握了制造瓷器的方法,制成了許多质量和艺术水平很高的制品,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献。然而长期的封建統治,特别是近百年来帝国主义的侵入,使中国硅酸盐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和摧残。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硅酸盐工业和硅酸盐科学技术随着社会主义經济建设的发展,得到了迅速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三)21世纪中国将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与过程。它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完善。由于21世纪科学技术将全面进入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领域,渗透到农业这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中,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核心是以当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并以持  相似文献   

12.
美、日、苏、西欧是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四个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它们的发展及其间日益激化的竞争将直接影响到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直接关系到各国的技术选择、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因此研究和比较美、日、苏、西欧在当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十分重要。关于这种比较,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对它们的基础科学与基础研究、应用科学与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能力与水平三个最基本方面客观的作出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译自罗马尼亚科学技术委员会编的《Scienee and Technology in Romania》一书中的第二、三、五部分,集中介绍了罗马尼亚科学技术的组织机构和任务。罗马尼亚人民在罗马尼亚共产党和齐奥塞斯库同志领导下,取得了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其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创自然辩证法学科教学与研究的新局面,本文对方法论的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文章首先评述了目前通行的五种方法论的体系结构,并在分析科学方法论扩展为科学技术方法论的根据之后,指出科学技术方法论的体系结构应是“一总三分”:科学技术整体的一般方法为“总论”;三个“分论”分别是基础科学一般方法、技术科学一般方法和工程技术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的名著,它丰富了科学史研究的宝库。这部书虽然还没有写完,但已经引起了世界学术界的很大兴趣和重视,我国学者也及时地作了介绍与评论。《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部分在第三卷中,包括第  相似文献   

16.
近一个世纪来,美国的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获得迅速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受到人们的注目。我们认为美国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经验有以下四个方面值得研究: 一、重视产业部门的科技工作,充分发挥经济与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两次大战后,美国在发展科技中,重视工业化的研究,力图取得经济效益。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为使技术科学与基础科学平衡,专门建立了工程科学院,政府通过立法手段,采取了各种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近年还建立了总统法规放宽特别小组,签署了包括研究发展税收贷款在内的经济复兴税收法令,进一步加速了折旧时间,维护大私人企业用政府研究经费取得专利权的权利,消除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主要障碍,刺激企业对研究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季全富 《世界科学》1996,(12):42-42,30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季全富(浙江省绍兴市科委)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其内涵十分丰富。目前,由于所侧重的角度不同,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识也不同,形成了多种理解。生态学家从自然科学角度认为是“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之间的平衡”: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57,2(22):702-702
国务院在今年五月间曾将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草案)送交苏联政府,征求苏联科学家对这个规划草案的意见。苏联政府为此业已组织了许多著名科学家,对这个规划草案进行了几个月的仔细的研究和审查。现在应苏联政府的邀请,我国政府决定组织访苏科学技术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听取苏联  相似文献   

19.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涌现出不少科学家和技术发明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科学著作和技术发明,对世界科学文化宝库作出了贡献。认真清理和继承这批珍贵的科学技术遗产,使之服务于我国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是我们学术界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更是我们科技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科技史的研究,特别对中国科技史的研究,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甚  相似文献   

20.
气论对现代物理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飞 《大自然探索》1994,13(2):89-93
本文对中国古代气论中的准物理学思想与方法作了简要的归纳,认为可以用气论和原子论思想,来大致概括东西方两种不同科学观念和科学传统的主线,而以太论观念及其对近现代物理学的影响,正是气论自然观在西方近代科学中的投影。解决现代物理学前沿疑难的关键很可能在于跳出陈陈相因的原子论观念框架,从中国古代气论自然观中吸取有益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启迪与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