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世界上肥胖病人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肥胖,它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肥胖人群最科学的健身方法就是有氧运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肥胖和有氧运动的资料,对肥胖的界定、肥胖的起因、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氧运动的界定、有氧运动的合理运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明确了肥胖和有氧运动的关联。促使人们对肥胖和有氧运动进行了解,提高人们对此方面的科学认识,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强人们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德州市学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学前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德州市578名3~6岁学前儿童进行了研究。收集学前儿童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计算肥胖检出率,并对肥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德州市学前儿童肥胖发生率为6.4%,其中男童8.44%,女童3.88%;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在3岁组最高。父亲肥胖、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两个因素对学前儿童肥胖有非常显著性影响。[结论]学前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学前儿童肥胖的发生情况与性别、年龄、父母肥胖、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毛娟妃  林梅 《科技资讯》2010,(13):233-233
现今讲的儿童肥胖大部分是单纯性肥胖,并且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深入了解儿童肥胖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学生比例也越来越高.学生的肥胖多为单纯性肥胖(获得性肥胖).主要是能量的摄入大与消耗,多余的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在体内所致.通过对肥胖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分析,了解肥胖学生的身体机能,阐述肥胖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改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兰州铁路局机车乘务员超重、肥胖的发生现状,整群抽取2013年兰州铁路局某机务段机车乘务员职业体检中身高、体重数据资料计算BMI值,筛查超重和肥胖人群。结果显示兰州铁路局机务段机车乘务员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为46.38%和12.59%,并且有随工龄和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兰州铁路局机务段机车乘务员超重、肥胖的检出率较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浅谈减肥     
如何评价肥胖,如何采取正确的方法减肥是很多人想迫切了解的问题.因此,介绍两种评价肥胖的方法和一些减肥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大学生膳食结构与肥胖的关系,我们从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随机抽取60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膳食调查,主要通过对进餐次数、进餐量与个人饮食习惯喜好的考察,利用卡方检验与相关性分析对大学生中膳食结构与肥胖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肥胖与每日进餐次数、进餐摄入能量以及饮食习惯有关.而不吃早餐、喜欢在晚上加餐、每天主食等的摄入量过多以及喜食"三高"食品等是导致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对超重与肥胖运动康复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当前高校在校大学对超重与肥胖运动康复需求的现状,为该群体大学生的运动健身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大学生膳食结构与肥胖的关系,我们从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随机抽取60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膳食调查,主要通过对进餐次数、进餐量与个人饮食习惯喜好的考察,利用卡方检验与相关性分析对大学生中膳食结构与肥胖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肥胖与每日进餐次数、进餐摄入能量以及饮食习惯有关.而不吃早餐、喜欢在晚上加餐、每天主食等的摄入量过多以及喜食"三高"食品等是导致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苏省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情况,并从膳食行为、身体活动情况、生活习惯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的引起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江苏省五年级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获得有效问卷3201份;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人口学特征、膳食行为、身体活动、生活习惯等方面。统计分析:对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并将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在膳食行为中,上午较少加餐、油炸烧烤食品的摄入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对于身体活动的研究表明:缺乏周末锻炼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在生活习惯方面,不刷牙和过长时间静坐和做作业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超重肥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良膳食行为和缺少身体活动会共同导致学生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11.
对水中健身操减肥机制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劳动的减少.肥胖人越来越多,肥胖成为当今社会最为普遍流行的一种疾病,肥胖不仅影响体形,还会引起肥胖并发症,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对人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防肥、减肥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水中健身操作为一种新型的健身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而且许多研究结果显示水中健身操对防肥、减肥作用明显.本文旨在通过对水中健身操内在生理机制的探讨,让大众了解其内在机制,为大众健身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湖南省肥胖女大学生出现率及其体质现状,选取湖南省不同地州市区5所大学的二年级女学生6127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体质监测标准和方法进行体质健康的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湖南省女大学生肥胖出现率已达7.93%,其心肺机能和身体素质与同年龄正常体重女学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湖南省肥胖女大学生出现较高,心肺功能水平较差,身体素质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3.
了解甘肃省河西地区高校教师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健康干预提供依据。采用随机抽样原则,于2018年4-2018年7对336名教师进行超重肥胖判定及影响因素调查。甘肃省河西地区高校教师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3.04%和10.12%,男教师超重率(47.59%)和肥胖率(16.27%)高于女教师超重率(18.82%)和肥胖率(4.12%)(P0.05);腹型肥胖检出率为40.77%,男教师检出率65.66%高于女教师16.4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缺乏锻炼、久坐、营养知识缺乏、配偶超重肥胖为重要影响因素。甘肃省河西地区高校教师尤其是男教师超重肥胖问题凸显,久坐、营养知识缺乏、缺乏运动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病因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成人中心性肥胖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田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采用决策树模型对成人中心性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深圳市福田区18岁及以上成人的中心性肥胖率为49.30%,中心性肥胖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增长趋势(χ2=149. 84,P0. 001),男性高于女性(χ2=56. 55,P0.001)。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患慢性病种类数、每日睡眠时间和每日水果食用量是成人中心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年龄与成人中心性肥胖发生的关联性最强。结论应用决策树模型分析成人中心性肥胖影响因素是可行的,能够充分挖掘数据信息,可以为防控成人中心性肥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大学新生的肥胖(BMI)和身体素质是否改善,采用文献资料法、频数统计、多重比较等数理统计法对3612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64.9%大学新生BMI处于正常水平,但男生超重、肥胖现象严重共占25.5%,女生低体重人群占21.2%;2)大学新生的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不及格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2.2%、16.7%,两指标良好及以上水平比例不足35%;3)大学新生握力体重指数依次是低体重组>正常组>超重和肥胖组,且呈显著性差异(p<0.001);4)男生BMI均值为23.62,频临超重边缘,且显著高于女性(p<0.05).说明肥胖已对大学新生的身体素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某高校教职工身体成分变化规律和超重肥胖现状,为高校教职工保持身体健康提供相关参考与建议。实验人员采取多频率生物电阻抗法对某高校732位教职工进行身高、体重与身体成分检测。结果显示,该高校教职工的身体超重问题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40~49年龄组与50~59年龄组超重、肥胖人群的比例分别达到了76.93%和75.76%,各个年龄组男性教职工超重与肥胖问题均比女性教职工更为严重,男女教职工60~69岁体脂肪含量最高。该校教职工细胞内、外液与蛋白质含量符合性别差异,各部分肌肉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左右肌肉含量分布略微不均。根据检测结果,建议该校教职工应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合理饮食,40~59岁年龄层教职工应注意超重与肥胖问题,60~69岁年龄层人群应警惕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肥胖情况。方法 2002年在市区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中选择15221例,其中男生8002例,女生7219。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结果 男生超重率13.59%,肥胖率3.47%;女生超重率6.83%,肥胖率1.78%。结论 单纯性儿童青少年肥胖是造成成人慢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郴州市城区8家医院840名年龄在18~60岁的医务人员进行超重和肥胖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15.83%和0.24%,经1990年全国人口标化,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20.40%和0.053%,其中男性医务人员超重现患率为30.16%(标化后现患率23.06%),高于女性医务人员的超重现患率7.24%(标化现患率11.14%);男女性超重现患率随着年龄而上升;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年龄、是否轮班、文化程度、工作压力、健康状况和经济收入,其中性别、是否轮班和工作压力与超重和肥胖呈负相关。结论 男性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性;超重和肥胖由多因素引起,应采用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方初玉 《科技信息》2009,(15):110-110,93
目的:研究延吉市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延吉市两所小学3年级-5年级学生1004名,其中男生513名,女生491名,检查出的肥胖儿童设为肥胖组,其余学生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单纯性肥胖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肥胖儿童78名,肥胖检出率为7.8%,其中男生36名,肥胖检出率为7.0%,女生42名,肥胖检出率为8.5%;儿童肥胖发生与父母肥胖、出生体重、常吃油炸食品、早餐习惯、睡前进食、运动量少、看电视时间有关。结论:廷吉市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不良生活方式是儿童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预防儿童肥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洪煜  张茜 《科技信息》2011,(29):I0278-I0278,I0285
近年来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严重,超重、肥胖人数不断增加,不仅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期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是某些成年疾病潜在的危险因素。青少年肥胖多属于单纯性肥胖,本文综述了我国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现状,以及产生肥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