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反语是辞面和辞里的背反,语言意义和思想内容的悖逆。反语可分为词语反语、情景反语和戏剧性反语三大类.它的作用在于讽刺挖苦、幽默俏皮,有时也可表亲昵之情。  相似文献   

2.
反语在日常言语和书面交际中非常常见。它可以通过某些词汇、句式、修辞或语音语调等形式表现出来。从本质上看,反语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在交际中反语对使用者一方起着积极作用,但受话者不一定能正确理解和接受反语。  相似文献   

3.
从语用学、认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反语研究进行了回顾。尝试运用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探讨英语反语在实际使用中的语境动态顺应性,分析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的反语类型,最后总结反语使用的语言顺应性,即反语的选择使用要顺应语言使用中的心理期待、符合社会规约及交际者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4.
都艳飞 《科技信息》2011,(36):I0071-I0071
反语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交际目的而使用的特殊语言手段。本文根据Muecke(1969)的反语策略总结了一些典型的反语策略,旨在进一步探讨反语生成和理解的本质过程,为反语的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歧义是英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文章分析英语歧义现象的四种类型,探讨歧义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如果使用得当,就会在比喻、双关、反语、委婉语中起到生动、讽刺、幽默等多种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晓晖 《科技信息》2006,(2):303-304
反语即说反话,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反语可分为话语反语和情景反语.本文探讨话语反语,着重讨论言语交际重反语使用和理解和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反语是一种常用的表现讽刺和幽默的语言形式.本文以相关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反语的理解机制.理解反语应充分利用语境,包括各种语言及非语言的线索.反语理解是一个根据话语所提供的信息或假设去寻找话语的最佳关联性的推理过程.反语的理解还需要正确把握说话人的心态.  相似文献   

8.
<The Rivals>一文中"我欣赏您的坦诚"这句话运用了反语修辞,这是理解全篇文章的关键.一方面,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可以使读者明白作者之所以将文章的标题确定为The Rivals(对手)的原因.另一方面,它暗含讽刺,从而使整篇文章显得生动.  相似文献   

9.
李莹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98-98,122
英语中也有反语的说法,但内涵比汉语要广泛。文章简单介绍了英语反语的概念和起源,分析了英语反语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一是语言幽默风趣;二增加语言的讽刺意味;三有助于人们加深认识,增加理解  相似文献   

10.
从语用学的角度考察反语 ,对分析反语的主要理论作合理的评述 ,并提出反语即关联的非合适 ,以更好地理解反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古典文论史上与反讽相似的修辞概念和哲学表述形态的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反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自己的特色,它不仅表现为一种修辞形态,而且是与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哲学内涵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观点会为人们理解中国传统小说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论英语中的幽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化与西方化交流频繁,中国人也越来越具有幽默感,但是修辞写作中的幽默在汉语里是不活跃的。而幽默在英中是一种活跃的语修辞风格,根据其表现形式——修辞格的不同,可分为:反语、讽刺、嘲弄、双关。  相似文献   

13.
源自希腊戏剧的反讽艺术,由最初的修辞格发展成为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写作技法。它具有讽刺、强化的目的和幽默礼貌的功能,可以分为言语反讽、主题反讽和叙述反讽三大类。在梳理反讽的概念、类型及功能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探讨写作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运用反讽艺术以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火源 《长春大学学报》2004,14(5):33-36,40
以《洗澡》为例,讨论了杨绛小说中大量的反讽现象:言语反讽、情景反讽这两种常见的反讽形态都有突出表现;杨绛反讽的特点是针对所有人,连作者自己也成为反讽对象的全盘反讽和触及人类两难处境的深层反讽;杨绛小说反讽的特色源于与作者人生观相关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小说的反讽意义形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讽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创作实践的一大显征。根据反讽的概念在90年代的演变和反讽艺术在创作实践中的体现,将这一时期的反讽学划分为四种意义形态:言语反讽、情境反讽、结构反讽和戏仿,据此分析90年代小说的反讽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世纪末的小说总体上流露出一种反讽的情绪,主要体现在反讽的时代境遇、言语反讽和情景反讽当中。情绪化反讽在语言的狂欢中增添了文学的不确定性,却将小说停留在情绪化的平面,丧失了文学反思的深度。  相似文献   

17.
以评教文本为研究对象,针对在评教文本中解释说明类反语的特点,该文构建包括主观矛盾、客观矛盾、情感程度的3种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矛盾关系的评教文本解释说明类反语的检测算法.首先,将评教文本分为主观叙述文本与客观描述文本;然后,使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分析在主观叙述文本中的主观矛盾及在客观描述文本中的客观矛盾;最后,对包含并列实...  相似文献   

18.
试论凌叔华小说反讽的文体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叔华从小在大家族里长大,对女性卑微的地位以及情感有更深的了解,通过客观冷静的叙事方式建构了她们矛盾的生存状态,形成其小说反讽模式。这种反讽的矛盾不仅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西文化的冲突,也体现在两种冲击下人物自身的矛盾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