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由于程门浅绛彩的绘画风格带有浓郁的"新安画派"特色,而"新安画派"的艺术精髓来源于传统中国山水画,在构图、留白、款印等以及对于作品意境的营造和烘托上,浅绛彩与中国画有着血脉相连的传承关系,因此研究程门浅绛彩山水的艺术特色,必然要追本溯源,与传统中国山水画相结合,从传统水墨的线条中去寻找程门浅绛彩在构图、意境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独特神韵。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及画论以一种独立的形态正式登上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舞台。这种绘画思潮的出现与这个时代自然审美观念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魏晋山水画及画论把自然山水本身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摆脱了传统儒家的自然比德观。同时,它们的产生标志着山水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而存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宗炳和王微两位山水画论家。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中国山水画理论的开端,为后世山水画及其绘画理论提供了创作理论基础和审美尺度。  相似文献   

3.
油画风景作为舶来品在中国扎根发展后,已不再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油画风景,它带有了中国式的审美,对中国传统山水元素吸收、融合后,更是凸显了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取景方式,以线书写,以意设色,黑白之韵等为当代油画风景创作提供了借鉴。油画风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承继中有所创新,开创了油画风景中国式的表达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油画风景。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古代山水画史,都与意境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传统.创作山水画的重要问题就是赋予画面以灵气,即意境的创造;而如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是古今艺术者探索的不歇步伐.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发展状况研究历来是传统山水课题研究的重点。从对考古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墓葬壁画中山水图象和唐以后山水画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事实上魏晋南北朝时山水画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其发展中传统的隐逸思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隐士和具有隐逸思想的文人士大夫构成了山水画家的主体.山水画创作也几乎都以表现隐逸精神为主。隐逸思想促进了山水画规模上的巨大发展,在构图形式上使人物形象由大变小,山水图象由小变大、由开放转向闭合,从而使纯山水画的形成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水画创作至宋代趋于成熟并达到鼎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山水景象,画家通过对自然的感受来描绘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与理想。充分体现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对后世山水画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山水画包括人与山水两大因素,这两者在山水画中体现出作者期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本文拟从宋代著名画家存世画作中,分析宋代山水画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龚贤是我国明末清初具有开创性的山水画大师,他在秉承传统山水画法的基础上创新出"黑龚"山水画,它是与当时主流的文人仕画迥然不同的积墨画面貌出现的。龚贤以敏锐的观察力亲近大自然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成就了全新的积墨画法,迎合了时代前进的脚步。本文通过对龚贤山水画艺术特点的探讨,阐述其艺术魅力以及对现代山水画艺术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山水画现代发展中,图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山水画图式作为心灵的外显,是彰显个性的载体。本文分别选取中国现代山水画家男性、女性代表就其图式应用进行研究,简要分析中国现代山水画的“图式个性化”重要现象及特点,进一步引发有关中国山水画现代发展和自身创作实践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9.
以王云泉为代表的王氏山水多以江南水乡,田园山村为构图题材。有着非常扎实的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底蕴,笔墨、设色、构图位置得古人之妙,作品古朴中又透着时代气息,气势磅礴中又有一股清润之气,格调高雅又别有情趣。其在陶瓷画面中,将传统山水画技法注入现代审美意识,形成特有的韵味和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神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平常的阶段,在现代艺术发展的今天,究意如何发扬中国山水画这一古老的画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论述了在山水画中教学中临摹教学与传授传统技法的必然关系。临摹教学作为中国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不可替代的。指出了临摹教学与弘扬和发展中国山水画之密切关系,它是学习、掌握山水画基本知识的必由之路。由此而涉及到中国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问:中国画的历史脉络怎么样?答:中国画,古代称为水墨画,现代称为山水画。山水画起源于魏晋时期,宋朝进入高峰期,明清时期渐渐低落。从历史眼光看,画山水、画水鸟花卉的中国画,当代又出现了一个高峰,不管是绘画技巧、思维模式、绘画背景,都有许多创新和拓广,令美术界刮目相看。问:选择西藏山水作为绘画背景意味着什么?在西藏怎样才能产生气势宏恢的历史画卷?答。艺术家心灵与民族的命运、大的气运、深厚的传统底蕴相关联,将这种情感渗透到画的灵魂中去,这是其一。另外环境也很重要,在西藏绘画,对我来说,没有文化传统为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山水画论的思想基础是道家思想,从宗炳的“含道映物”到郭熙的“林泉之志”,道家精神始终贯穿其中.通过阐释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代表作《画山水序》、《林泉高致》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可以发现,正是老庄的道家思想促成了中国山水画理论与批评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3.
黄宾虹是著名的山水画家,善诗、文、书、印。他的一生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他的卓越成就主要体现在晚期山水画中,其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和绘画理论对中国山水画创作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风雷 《科技信息》2010,(10):I0244-I0244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就好比学习一国文化,你就得掌握这个国家的语言一样。而对中国山水画而言,学习这种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临摹,通过临摹来学习传统再进行创造,是历来学习中国画必不可少的途径。本文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山水画学习中临摹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二、在山水画临摹过程中对临本选择的要求。三、在山水画临摹过程中要有正确的临摹方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讨论。钱学森教授提出的山水城市概念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山水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兼顾城市生态和历史文化,兼顾现代科技和环境美学;它考虑未来城市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它是为中国老百姓享受的生活、工作环境。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世界关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山水城市讨论的时代背景。中华民族对山水有特殊的感情,山水意识几乎融入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山水文化的特色之一是综合艺术,这是山水城市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丰富而神奇的大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真心投入其怀抱,可以得到艺术的灵感和心灵的净化.中国山水画写生是艺术创作的前提,走进大自然、领悟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神韵,体会大自然的精神和人类精神的契合点,是每一位画家的共同追求.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必须在懂得古人之理法的同时,懂得自然之理法.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掌握古人之理法要经由临摹,而掌握自然之理法要通过写生.  相似文献   

17.
从绘画语言的演变来观照,山水画发展达到的几个高峰同样符合马克思提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文章以唐末至宋初、元代、清末民初三个代表性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当时主要山水画家的笔墨为依据,分析其中的原因与特殊性,旨在探讨山水画语言的演变规律以及当代山水画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山水画艺术创作也应该尊重规律,在继承中积累与逐步突破,不宜盲目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水画,作为以祖国山川河流为主题的中国民族绘画,从早期的人物画衬景发展到独当一面的山水画科,在其间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拥有自己的特点及与其产生发展相适应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宋代山水,这一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传统山水画临摹教学 ,是山水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了解传统认识传统 ,进而学好山水画的重要途径。山水画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画种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十分丰厚的文化积淀 ,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遗产 ,临摹教学从何入手如何引导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学习传统山水画 ,首先要了解其发展演进的过程山水画自独立成科以来 ,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演进的过程中 ,曾发生多次画风的嬗变。学习传统山水画 ,有必要理清山水画发展的来胧去脉 ,并把握不同时期山水画的风格特征和技法特点。比如 ,早期山水画是从人物画的衬景中…  相似文献   

20.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描绘自然山川之美的风景画,我们习惯叫"山水画".中国山水画滥觞于"六朝"(公元四、五世纪),独立于隋朝,发展于唐代,至公元十世纪的五代就进入高峰的阶段,经两宋至元朝,山水画竟成为居统治地位的画种了.在中国的绘画史上产生了为数众多,风格迥异的山水画家,创作出许多稀世珍品,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一笔宝贵财富.中国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