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呼应现代“反科学”倾向,主张重新认识科学的价值,反对唯科学主义和滥用科学技术;在现代“反科学”思想家认为科学技术是为人的和属人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及其对象的人性化、人道化;在科学方法问题上,后现代主义反对科学方法的惟一性、客观性,坚持科学方法的多元性、相对性。  相似文献   

2.
王船山对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与超越主要体现为:在道德起源方面:反对“天道即人道”,提出“道因人生”;在道德进化方面:反对“道德退化论”,提出“道德进化论”;在道德核心价值方面:反对“重义轻利’’与“功利即道义”,提出“义利并重”与“珍生务义”;在道德终极关怀方面:反对“虚无主义和自由主义”,提出“存神尽性,全而生之,全而归之”。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据四名法国军官透露,驻在阿尔及利亚菲利普维尔地方的法国殖民军的“圣女贞德军营”中,对部队进行了一种使用所谓“人道的方法”的训练。“人道的方法”就是对被俘的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战士施行酷刑。我们知道,旧约中有“十诫”。法国殖民者施行酷刑迫害的训练中,也规定了“五诫”。这“五诫”是:一定要由一位军官或其他负责人进行;一定不要在青年人面前进行;一定不  相似文献   

4.
民族学对于异文化的关注使“田野工作”成为必然。“马林诺夫斯基革命”促成了对于“主位研究”和“客住研究”的深入认识;哈里斯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自有其学理内容和旨趣。从民族学研究中的人道思想出发,这种研究视角上的区分会使研究者为精彩的平民文化和平民精神而欢欣鼓舞,并对自身和许多自我固有的观念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保持为学和为人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5.
刘勰《文心雕龙》的篇首《原道》,历来争论颇多。本文认为,以单一的儒家之道或纯粹的道家之道来解释《原道》,都是不足据的,就“道沿圣以垂文,圣因以明道”一句来看:第一个“道”,当为道家的自然之道,是天道;第二个“道”,实则圣化以后的道,是圣人所体悟的并在文章里表现的道,是道家的天道与儒家的人道的统合。  相似文献   

6.
投诉     
辽宁鞍山“欧爱斯黛”;辽宁锦州“中绿生物”;河南郑州“马克宝迪”;山东潍坊“法国兰文”;  相似文献   

7.
国学大师钱穆,毕其一生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天道”与“人道”、  相似文献   

8.
郭店儒简的天命、天道观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并有深入的发展。其一强调“天生百物,人为贵”的道理,其二以“天常-人伦”相结合,深化、发展了古老的天命观,其三“知命”作为简书天命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有一些新的理解。最后简书把天道、人道贯通起来,且突出地论述了人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永昭 《遵义科技》2009,37(6):10-11
“当今的建筑专注于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这是时代的标志。”“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是恢复人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伦理道德的支柱。集中反映孝文化的《孝经》,强调以孝治国、以孝为“德之本”。历代统治者视“孝”为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中国孝文化是在不断变化中日趋合理的,有一些不合理的行孝方式方法受到淘汰,如割股疗疾已销声匿迹;靠父母之命以定终身已为自由恋爱所取代;三年之丧早已无人遵守。中国孝文化内涵丰富,其核心意义有四:一为孝是人人应尽的义务;二为执政者应以身示范,并为百姓行孝提供条件;三为孝是立身行道的守则;四为孝是成圣成贤的要道。“孝”的精神实质是“仁”,“孝”是“仁”的演绎与实践,“仁之实,事亲是也”;“孝”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与生命活力,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齐家则家齐,以之修身则身修。  相似文献   

11.
从艺术形式看黑格尔艺术理想中人向神性运动的倾向性;从黑格尔"理想时代"与"理想性格"看他的艺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分裂所显示出的人本主义的局限性;最后探讨他的美学人本主义的精神品质问题。  相似文献   

12.
着重于对夏洛克这一形象的复杂性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打破传统的审美,观点挖掘出夏洛克人性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13.
加强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知识不断创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文章从注重人文素养的内化、构建人文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普通的阿富汗男孩成长的故事,建构出一条心理救赎的策略,以治疗病态的阿富汗社会和在极端宗教理念压抑下扭曲的人性。作者通过对人物命运以及对阿富汗和美国两个截然不同社会的描写折射出人性的本质。小说通过阿米尔的救赎告诫人们要勇于面对自己人性中的缺点,以免受到心灵的鞭挞、愧疚、恐惧和折磨。小说中的风筝象征着友情、亲情、正义、善良、诚实以及勇敢、睿智等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对风筝的追寻亦即对美好人性的追寻。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对经典著作中的研读和澄清对“人”的理论误区,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实践中认识“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看待“以人为本”。明确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6.
荀子在批判孟子人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人性恶的观点,但人性恶的提出却似乎是性之发用,而非人性之本身。即如此,如何得出人性恶的结论呢?该文试图剖析看似悖论的问题及何以形成隆礼重法之思想。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上个人主义的泛滥、工具理性的膨胀、人文价值的丧失、生活意义的迷茫也侵蚀到我们的中学校园,许多中学生陷入生命的"非常态"之中。该文力图查找中学生生命"非常态"存在的根源,以期中学生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制度儒学将政治和教化融合为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孝不仅构成道德伦理的根基,更发挥着协调群体关系、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制衡等积极作用。制度儒学的核心价值是仁,起点在于孝道。由孝上升到孝治,是制度儒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为儒学在现代社会中遭遇冷漠的态度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9.
张连义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3):29-31,37
路遥笔下的爱情悲剧体现出作家传统的婚爱观念:对传统爱情的留恋与理性告别,对现代爱情的本能排斥与痛苦接受。其实,作家是想以传统爱情的人情、人性弥补现代爱情的理性、工具性,同时,其悲剧婚爱观念也与作家的个人经历和民间"难婚原型"有关。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为数众多的高级实用技术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正是为满足这种需要发展起来的。本文认为,在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明确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创设人文教育的氛围、强调高职学生的自我完善来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