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3月24日,欧洲航空迎来"黑色的一天"。德国之翼航空公司4U9525号航班在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上坠毁,机上150名人员全部遇难。德国之翼航空公司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全资控股子公司,自成立以来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00年以来欧洲空难大事记",如果不算去年7月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坠毁事件,最近的一次就是2009年6月轰动世界的法航A330客机坠毁在大西洋。  相似文献   

2.
刘晋 《世界知识》2023,(14):24-25
<正>刘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23年上半年,在乌克兰危机延宕不息的背景下,欧洲安全格局对抗性加剧,美国和北约影响上升。欧洲内部政治影响力格局持续变化,法国、德国苦寻战略自主之路和危机解决之道,中东欧、北欧国家及英国话语权扩大。与此同时,欧洲经济复苏与社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前景的不确定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正德国总理默克尔可谓当今欧洲政坛的"强人",自2005年她执掌德国大权以来,对内重视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对外拓展德国影响力并引领欧洲一体化航向。在欧债危机爆发时德国独善其身,百姓对其也敬重有加。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欧洲难民大潮,默克尔个人的威望在德国极高,她欲在2017年的联邦大选中蝉联总理易如反掌。然而,在难民危机高发时她实施的救助难民政策从一开始就饱受诟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2月12日,德国、法国、乌克兰与俄罗斯的领导人就乌克兰问题政治解决方案以及乌东部停火在明斯克达成协议。此次会议前,包括德国总理、法国总统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领导人呼吁欧洲与俄罗斯进行政治协商,尽全力促使乌克兰问题得以解决。从历史上看,俄欧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消极循环":俄罗斯封闭落后——俄罗斯向西方学习——俄罗斯实力增长——俄欧关系紧张——俄罗斯封闭落后。随着乌克兰局势的动荡  相似文献   

5.
<正>"是时候加强欧元区最大改革了。……当前的缺陷必须修正,以使欧元区保持经济繁荣和充满希望。更广泛地说,要阻止欧洲滑向不满和分歧。我们必须协调欧洲利益和具体国家间的利益。……一个强大的欧元区应该成为深化欧盟的核心。"——摘自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和法国经济部长马克龙2015年6月4日在英国《卫报》上的联合撰文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13,(13):8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6月17日接受德国媒体专访时说,如果欧洲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将付出被恐怖分子侵袭的代价。阿萨德对欧洲支持该国反对派发出警告,称反对派在接受武器的同时,也会将恐怖主义出口到欧洲。"有一些国家,特别是法国和英国,对叙利亚的态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欧洲政坛迎来“超级大选年”:荷兰、法国、德国三国将举行大选。自去年年中英国脱欧公投“意外”过关和美国大选特朗普大胜之后,媒体和学界对于与选举有关的话题的讨论愈发谨慎。2017年开年的第一场重大选举——荷兰议会选举,就在这样的谨慎氛围中拉开大幕。本次荷兰大选被外界广泛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时间早:3月15日开始投票,而在这之后还有4月的法国大选和9月的德国大选。荷兰议会选举的结果将起到风  相似文献   

8.
张健 《世界知识》2023,(15):47-49
6月1日,第二届欧洲政治共同体峰会在摩尔多瓦布尔博阿克举行,显示了欧洲政治共同体这一新的平台正在崭露头角,谋求发挥作用和影响力,以确立在欧洲乃至全球的角色定位。没有美国参与的重要平台2022年5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斯特拉斯堡举行的欧洲议会全会发表演讲时提出建立欧洲政治共同体后。  相似文献   

9.
勒索赔款反复较量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曾被德国勒索巨额赔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想向德国索取天文数字的赔偿,一方面重建自己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以巩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英国也要求德国赔偿,但它不愿德国过分削弱,法国过分强大,以免破坏欧洲“均势”;而且,过分沉重的赔偿必将破坏德国经济,使它难以恢复战前比较密切的对英  相似文献   

10.
正8月31日,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在巴黎会晤到访的德国外长马斯,双方一致认为,欧洲正处在国际环境剧烈变化的时刻,欧洲必须"自己决定我们是谁,决定我们要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生存"。马斯以足球做比喻,强调欧洲不能在第三方的对决中(这里显然指中美矛盾,也有美俄矛盾)充当"比赛用球"的角色。事实上,类似的话语近年来在欧盟和其成员国的外交安全政策讨论中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18~ 20日,两年一度的国际煤矿史学术研讨会在位于法国东北部北加莱地区杜埃市的法国煤矿历史文化遗产中心①举行.来自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波兰、澳大利亚、中国、印度等10几个国家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该系列学术会议由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煤矿博物馆和煤矿历史研究中心于2006年创办.本届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人与机器".现将研讨会上各国有代表性的学者报告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德国科隆突发具有"移民背景"的大规模性侵事件,为贺岁狂欢掺入刺耳杂音。随后,欧洲多地连发"极右"排外街头运动,并演化为骚乱。德国及欧盟对难民"门户开放"政策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也与此前欧洲选举中的"极右热"相呼应。事实上,自法国大革命期间诞生"左"、"右"之说以来,"极右"势力便作为另类"衍生品"而与欧洲政治如影随形,但除二战期间臭  相似文献   

13.
<正>莫迪在6月26日选择以"低调方式"访问了美国,这是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印领导人的首次会晤,这也是近一段时间内印度总理对世界大国密集出访中的一环。5月31日,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了对俄罗斯、西班牙、德国和法国的"欧洲四国之旅"。在有限的成果清单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印度与俄罗斯就建设库丹库拉姆核电站5号  相似文献   

14.
杨解朴 《世界知识》2020,(19):42-43
9月2日,德国政府颁布题为《德国-欧洲-亚洲:共同塑造21世纪》的印太政策指导方针(以下简称《指针》),正式将印太地区列为战略关注重点。《指针》是德国乃至欧盟在国际格局变化的背景下试图增加其在印太地区影响力、推动构建符合欧洲利益的21世纪国际秩序的一份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不是如美、英、法三国政府所期望的那样开始的。西方国家统治集团积极扶植起来的德国军国主义侵略势力,首先扑向了西方国家。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进攻波兰,希特勒在欧洲发动了侵略战争。美、英、法三国奉行的绥靖德国和拒绝集体安全的政策,至此完全宣告破产。希特勒德国一点儿也不满足于它在慕尼黑买卖勾当中所得到的让步,对英法两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地位加紧进攻,才迫使这两个国家的统治集团于一九三九年九月三日对德国宣战。然而,不论英国也好,法国也好,直到一九四○年  相似文献   

16.
中欧自然博物馆论坛于2006年11月23日至26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森肯堡自然博物馆召开,与会的中方代表,包括来自自然博物馆、植物园和相关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共16人。欧洲方面出席会议的有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馆长和专家将近30人。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1月1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一战纪念活动上说,民族主义不等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是对爱国主义的背叛。此语被解释为是怼特朗普总统"美国第一"信条的。特朗普感到在法国受到了慢待,回国后连发五个推特,对法国和马克龙本人进行讥讽。马克龙总统属于年轻一代政治家,是个"欧洲主义者",他不满特朗普对欧洲的"霸凌"做法,呼吁欧洲自强,不靠美国,建自己的军队。这种情绪不仅在法国,在其他欧洲国家也有。美国对欧洲也有抱怨,特别是特朗普,认为美国为欧洲做了这么多,却得不到回报,故称不  相似文献   

18.
《广东科技》2011,(4):7-7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机床行业盛会,2011汉诺威欧洲机床展将于2011年9月19-24日在德国汉诺威市盛大开幕,届时来自世界各地机床行业的翘楚与新型企业将汇聚于此,全面展示创新产品与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精力充沛的马克龙入主爱丽舍宫,法国迎来了一位充满改革雄心、坚定捍卫欧洲一体化事业的总统,他既想化解欧盟和欧元区的危机,又想通过创新求变来提振法国的经济。然而,理想与现实是有很大差距的,他改革欧盟的主张一提出,就遭到了德国和欧盟的质疑。"默克龙"在欧盟改革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众所周知,法德轴心是欧洲一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被很多人称为中国外交的"欧洲年"。习近平主席3月22日至4月1日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以及欧盟总部实现了成功访问。李克强总理在一年之内三次访问欧洲。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外部世界已实现了全覆盖式的合作。对外关系中以往所谓"冷点"、"热点"的差别已远没有那么突出,中国外交已经很难厚此薄彼了。因此2014年既可以说是欧洲年,也可以说是亚太年、周边年等等。总之,各国家和地区在今天中国的外交中已经不存在重要和不重要之分了,差别或许主要在于首要和非首要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