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东北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冰冻期较长,渗滤液的产生具有明显的不连续性,回灌技术在该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研究渗滤液回灌对渗滤液水质、水量和固体废物稳定化的影响,选择典型生活垃圾,并在室外建立两个模拟垃圾填埋场,一个采用渗滤液回灌技术,另一个没有渗滤液回灌做为对比参考,进行三年连续的监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回灌能减少87.6%的渗滤液,节省处理设施;回灌能明显改善渗滤液水质,显著降低总有机碳(TOC)、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挥发性脂肪酸(VFA)、氨氮(NH4 -N)和悬浮固体(SS)浓度,并提高pH值,降低渗滤液处理难度.同时渗滤液回灌技术能强化固体废物的降解和稳定化过程,提高填埋场的使用效率.此成果对垃圾渗滤液回灌处理技术在东北寒冷地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徐州某垃圾填埋场为工程背景,在现场测试和室内模拟测试的基础上,利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生活源污染质在垃圾填埋场中的运移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渗滤液在压实黏土层中运移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揭示了运移机理,为研究生活源污染质在土层中运移的控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非饱和压实黏土层的土-水特征曲线可分为平缓下降、快速下降和平缓稳定三个阶段;渗滤液在填埋场中的运移过程分为压实黏土层有效和压实黏土层失效两个主要阶段,且分界点为10年;随着运移时间的推移,渗滤液中溶质浓度的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可通过提高填埋场防渗层的防渗能力和排水系统的导排能力、增加垃圾体的坡度和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等方法控制生活源污染质在压实黏土层中的运移。  相似文献   

3.
该文针对南宁市情况,提出粪渣污泥综合利用及粪渣废水、填埋场渗滤液混合治理对策,脱水粪渣和污水治理剩余污泥采用高温好氧堆肥法处理,生产优质肥料,粪渣污泥脱水上清液和城南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混合处理,采用UASB 活性污泥法 多级串联氧化塘工艺处理,使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垃圾渗滤液严重污染了当地的地下水、河流.垃圾场渗滤液是世界上公认的污染威胁大、性质复杂、难于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从填埋场的运行到封场后管理,都需要对渗滤液的产生进行有效控制,对排出的渗滤液进行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大、氨氮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利用铁屑和颗粒活性炭(GAC)构成腐蚀电池反应所产生的Fe2 ,以及通入空气中O2在阴极被还原产生的H2O2组成连续Fenton试剂对其进行处理。在反应pH为2.5,反应时间为90 min,铁屑投加量为40 g.L-1,Fe/C为3.5,絮凝pH为9的反应条件下,COD、TOC和NH4 -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0.8%,59.6%和15.1%,BOD5/COD从原水的0.16提高到0.27,有利于垃圾渗滤液的后续处理。高级氧化-生化组合工艺采用空气中O2取代H2O2,大大降低了该技术应用于渗滤液处理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6.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物理、生物、化学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其他外部来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渗滤液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如果直接排入环境将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因此,对渗滤液开展有效稳妥的处理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性及处理难点,并就其妥善处理给出若干可靠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垃圾渗滤液的相关处理工艺,分析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特点,概述垃圾渗滤液的危害。通过分析比较各个工艺过程,了解不同处理工艺的优缺点,为更好地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垃圾渗滤液的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阐述了填埋法处理垃圾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其利弊,并就其弊端又提出了对填埋场释放出的气体的收集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经厌氧好氧处理过的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以有机物去除和改善水质可生化性为目标,采用聚合铁碳球为填料的铁碳微电解物化处理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研究铁碳微电解的最优运行条件,获得最佳实验条件:进水pH值为4,运行时间为90 min,Fe-C质量对比4∶1,Fe-C用量为66.7 g·L~(-1)的渗滤液。同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分析铁碳微电解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进出水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系统稳定性良好,经铁碳微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有机物分子量减小,耗氧呼吸速率增大1.89倍,可生化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垃圾渗滤液为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垃圾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氨态氮导致水中的C/N严重失衡,使常规生化处理工艺对渗滤液的处理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实际工程中常用吹脱法去除渗滤液中的氨氮,但吹脱法存在尾气回收,"二次污染"的问题。化学沉淀法作为废水脱氮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故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以磷酸氨镁结晶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