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军 《科技信息》2010,(8):158-159
本文拟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探讨科技英语中的名物化和被动语态结构在科技语篇中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考察并揭示科技语篇所包含的研究者个人的意识形态,从而增强批评性阅读科技语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罗军  陈达 《科技信息》2011,(8):I0029-I0029,I0032
科技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语法隐喻现象,语法隐喻与科技语篇的结合形式是名词化与动词化,名词化现象的存在令科技语篇信息密度大,表达清晰,文本具有客观性,正式性和权威性。本文主要讨论名词化现象的发展,并探索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旨在更好完成科技英语中名词化向汉语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科技英语中含有大量的语法隐喻,解读科技语篇中的语法隐喻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分析科技语篇中出现的名词化隐喻现象,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并探讨名词化在科技语篇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语法隐喻(grammar metaphor)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Halliday认为名物化(nominalization)是产生语法隐喻的一项重要来源。名物化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得小句、语篇中的信息结构,通过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变化、小句层次和词组结构的变化,重新组合。在正式的语体中,名物化结构是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名物化具有囊括和浓缩的功能,可以使得意思在语篇中的表达符合正式文体关于客观、严密、紧凑、合理、简练等的行文要求,并且使得术语的构建和使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名词化是英语新闻语篇中常见的现象。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分析了名词化现象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的主要功能,并从功能分析中得到启发,探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最后得出结论:把握英语新闻语篇中的名词化功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新闻语篇,更深刻地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新闻语篇中的运用,更好地进行新闻语篇中的英汉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谓词可以直接作主语和宾语。英译时可借助于词缀、动名词等方法。这些方法使对应于汉语谓词的英语词汇具有名词性质,即英语名物化的结构。最后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谓词作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谓词可以直接作主语和宾语.英译时可借助于词缀、动名词等方法.这些方法使对应于汉语谓词的英语词汇具有名词性质,即英语名物化的结构.最后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谓词作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语篇衔接系统一般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英汉语篇的衔接系统有异有同,其中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在内的语法衔接差异较大。英汉语篇语法衔接手段的差异表明:英语看重语法,汉语善用词汇;英语重视形合,汉语注重意合;英语是主语语言,汉语是主题语言。语篇意识对提高翻译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等也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于笑苹 《科技信息》2007,(31):220-220
在语言学习中存在着母语对目的语的负迁移。依据语言迁移的理论,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义、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本篇讨论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主语丢失现象原因及其对策.克服语篇负迁移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篇能力,克服学生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缩略语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英语缩略语和汉语简略语已成为各自语言发展最快的语言现象,它们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确、合理的使用它们会给工作带来便捷、高效,相反则会妨碍跨文化交流。如何把大量英语科技产品和术语缩略语中的字母词转化为汉语简略语,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试图从英语缩略语和汉语简略语的构成对比入手,探讨英语缩略语和汉语简略语互译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怡 《科技信息》2011,(33):377-377
科技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化现象。名词化作为英语语义和语法之间关系的转化方式,是科技语篇文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本文着重科技语篇名词化的起源和意义,使英语学习者认识到理解并使用好名词化是科技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李静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4):129-131
英语写作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薄弱环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结合母语迁移理论,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英语习作中的负迁移现象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教学对策,以帮助我国大学生减少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3.
鉴于语言和思维的密切关系,思维模式常常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包括语篇写作模式的运用。由于受到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英语语篇写作中往往按照汉语语篇思维模式即曲线思维和意合思维模式去构思英语语篇,结果写出的段落及篇章句子松散,结构不紧凑,不符合英语语篇结构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让学生了解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认识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即直线型思维和形合思维模式的特点,从而提高英语语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网民人数跃升为世界第一,汉语网络语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学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汉语网络语的最大特点是拥有大量的外来成分及表达方式的混合性。作为全球通用语的英语是汉语网络语外来语的主要来源。通过详细分析汉语网络语中英语借词的形式,透视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现象,认为汉语网络语中的英语借词一方面体现了西方文化对汉语语言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另一方面也展示出汉文化强大的兼容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双语平行文本,对《兄弟》英译本中人称和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替代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出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差别和语篇衔接特色:汉语多重复,而英语则尽量避免重复。英语往往采用替代的语篇衔接手段来代替上文中已经出现过的同类事物,并连接上下文。其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使用手段远远比汉语丰富。针对这种差异,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平衡替换与重复手法的使用,使得译文简洁、有力,从而使得译文符合译入语民族的语言心理习惯。  相似文献   

16.
管慧慧 《科技信息》2010,(30):194-195
重复在汉语语篇中出现的频率远高于英语,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英语中有时也会使用重复,主要起强调作用。本文以4个汉语散文片段及其译文为例,从功能语篇分析角度探讨散文语篇汉译英中重复手段的转换问题,指出二者"重复"手段的异同和衔接链,并给出相应的转换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语篇的形合和意合是语篇语言学和英汉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形合意合的形成与民族的文化认知图式、认知环境、思维偏向以及哲学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英汉语篇连贯产生和理解的过程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认识到英语语篇和汉语语篇在连贯方面的最大差异就是英语重形式连贯,汉语重语意连贯。  相似文献   

18.
庞倩 《科技信息》2010,(2):179-181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的常见现象,也是困扰学习者和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中式英语是中介语僵化的表现之一,在我国的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本文拟从我国本科生英语学习者所犯的中式英语错误在词汇、句法、修辞、语篇四个层面的分析,通过比照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提出中式英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值得关注的省略现象是汉语的主语省略问题,这样的结构自然也成为汉译英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汉语的主语省略的英译问题既属于句法范畴,又属于语篇范畴,因为合理补充主语、重建英语句型既是英语句法的要求,又是用合乎译语规范的衔接手段复制原文衔接关系的语篇要求。本文就汉语主语省略的几种常见形式及其英译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邓新梅 《科技信息》2011,(10):I0173-I0173,I0175
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看,报刊英语中含有大量的语法隐喻现象,这是其显著的文体特点之一。解读报刊语篇中的语法隐喻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分析报刊语篇中出现的三种隐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