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濒危观赏植物离蕊金花茶实生苗生长规律观察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濒危观赏植物离蕊金花茶实生苗生长规律的研究,经定期观测和回归分析,模拟实生苗苗高、地径和生长时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离蕊金花茶实生苗生长可划分为出苗期、速生期、缓慢生长期、生长后期和休眠期5个时期。苗高、地径的生长曲线呈"S"形,地径生长要滞后于苗高生长。苗高、地径与生长时间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关系式分别为:y=0.064x2+5.345,y=-1.418E-6x2+3.995E-6x+0.211拟合模型能较准确地估算出离蕊金花茶实生苗某一生长时间的苗高和地径。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苗木高径生长与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的高、径生长与周期性温度变化的关系,对一年生云南松苗高、地径动态生长量和相应生长期的温度指标进行调查,通过回归关系求解和分段分析的方法,总结其生长与时间异质下温度条件的重要关系.结果表明:① 苗高、地径净生长量都与各温度指标呈现类似二次曲线的关系,适宜的温度条件促进高、径生长,偏离最适温度条件会一定程度抑制生长;② 苗高生长最快时的平均气温、≥10 ℃的积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最适值依次为23.05,237.94,18.35,26.07 ℃;地径最适值依次为16.59,641.24,10.42,21.92 ℃;③ 不同时间的温度条件影响苗木生长的方式不同.9月底以前对苗高的影响主要是极端高温的抑制作用,此后的抑制则由极端低温引起;11月中下旬之前对地径的抑制因子主要是极端高温,此后是极端低温;④ 客观存在的温度条件时间异质性导致促进苗高生长的温度比促进地径生长的温度提前1~2个月出现,因此苗木表现出苗高生长高峰在前、地径生长高峰在后的异速生长现象.  相似文献   

3.
应用"正态分布标准差分类法"对钟萼木与杉木混交造林中钟萼木高与地径3年生长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树种不同生长类型个体高与地径生长表现不同的生长适应性,树高不同生长类型权重呈近正态分布于65~450 cm区间,地径不同生长类型权重呈近正态分布于1.5~8.6 cm区间.高生长类型的84%以上个体是处于平均值与相邻两生长类型,地径生长类型的85%以上个体是处于平均值与相邻两生长类型.高与地径生长类型均出现小概率的优势个体,优势个体属于杂种优势基因型个体,依据该树种幼树高与地径生长分化分析,优势个体属于平均值加3个标准差以外的突变个体,可作为良种选择资源.以该树种高和地径生长作为选择性状,应用"t"检验选择法共筛选2株优良个体,分别命名为永钟1号和永钟2号.永钟1号和永钟2号的高与地径生长比平均值分别提高了268%,245%;269%,259%,具有很好的速生效果.永钟1号是目前幼树生长最快的优良个体,它将改写该树种的生长前期记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林’核桃容器播种育苗,研究‘青林’核桃容器苗生长规律,经定期观测和回归分析,模拟容器苗苗高、地径和生长时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青林’核桃容器苗生长可划分为出苗期、速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生长后期和休眠期5个时期.茁高、地径的生长曲线呈“S”形,地径生长要滞后于苗高生长.苗高、地径与生长时间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关系式分别为:Y=5E—0.5x。+O.157x+1.970,Y=-2E0.6x^2+0.003x+0.309,拟合模型能较准确地估算出核桃容器苗某一生长时间的苗高和地径.  相似文献   

5.
利用黄波椤子代测定林研究黄波椤幼树生长性状变异.结果显示:黄波椤子代树高和地径生长量种源间、家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生长性状变异分别来自群体间和个体间;临江种源2号家系(L1F2)树高最大,5号家系(L1F5)地径最大;树高与地径生长均呈"S"形曲线;利用树高和地径观测值建立各家系的生长模型,实测值与k值非常接近,表明Logistic方程可以拟合黄波椤幼树生长节律;黄波椤树高与地径间呈显著正相关(R=0.736 0),子代与亲代间生长性状弱相关.  相似文献   

6.
应用大样本调查方法和正态分布标准差分类法对钟萼木的当年生苗木高与地径生长量的不同生长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苗木群体高与地径生长划分为8个不同生长类型,群体表现明显的早期生长分化,群体平均值与相邻两区间生长类型个体权重占整体的85%以上,生长较好与较差的生长类型两极分化所占比例较小;不同生长类型分类较好地表明群体生长性状多样性组成和物种潜在生长优势,可为优良生长类型筛选提供依据.对不同生长类型个体适应性研究表明,该树种生长类型差的个体高生长期较短,优良生长类型个体有更长的高生长期,但地径生长期基本是一致的,主要受高生长期与光合作用率影响,说明遗传品质对苗高与地径生长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移栽至南京林业大学南大山苗圃的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进行了苗高、地径、干形的比较。结果表明,各家系及无性系的生长状态存在差异。组培苗与实生苗间苗高差异较大,组培苗在早期生长速度不及实生苗,且抗病的家系不及普通的家系,抗病的8#和32#家系苗高差异不显著;实生苗、组培苗斜生现象严重;继代次数对组培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影响不大;组培苗年龄越大,苗高生长势越好,地径差异小;8#家系组培苗各无性系间苗高差异显著,地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青檀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青檀一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年生长变化及其地上部分生物量组分的分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同时可把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5月1日以前)、生长初期(5月1日~6月15日)、生长盛期(6月16日~8月15日)和生长后期(8月16日~10月30日),其中、生长盛期的生长量占年生长量的60%左右。一年生播种苗地上部分各组分的生物量分配比例为叶:木质部:檀皮=40.1:47.8:12.1;苗高、地径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檀皮)呈线性相关,且地径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及檀皮的相关系数分别要大于苗高与两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9.
对1 a生欧洲三倍体山杨组培苗进行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调查,用Mitscherlich生长方程进行了拟合,揭示出苗高和地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生根量的观测统计分析和LSR检验,确定出地径的生长量以生根5条和6条为最佳,苗高生长量以4条、5条、6条为最佳,生根2条和3条的苗木在地径和苗高上都比较差.  相似文献   

10.
龙牙楤木幼树的树高、高生长和地径,与根系处理、栽植密度和施肥关系密切.GGR溶液可促进龙牙楤木新根的萌发和不定芽的形成,促进其高生长和地径生长;适宜的初植密度可增加龙牙楤木幼龄林早期产量,2株/穴是营造经济林高产较合理的密度;合理施肥可以促进龙牙楤木幼树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尿素15g/株+磷酸二铵10g/株+氯化钾6g/株的氮磷钾混合施肥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AM菌根菌可能影响美叶橡胶树苗生长的因子如施菌方式、容器规格、菌种剂量和土壤基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因子中,容器规格是影响AM菌根菌接种效应的主要因子;4个因子不同水平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影响各有差异。综合4个因子不同水平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影响,得到适宜的操作条件是:大盆装路边土或黄心土和火烧土的混合土,在根部施15 g菌种,能较好地促进美叶橡胶树苗高、地径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以秃杉一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从苗形态、苗高和地径生长情况、根系生长的季节变化等方面研究秃杉苗期生长特性,探究其在苗期的生长规律和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圃地施肥是重要的育苗方式,合理施肥可有效提高苗木质量,降低成本,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以2a生冷杉移植换床苗为对象,研究在立地条件相同情况下,施有机肥、无机肥、叶面肥和不施肥等4种施肥处理对冷杉苗高和地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施叶面肥、有机肥、无机肥和不施肥苗高分别增加了346%,249%,210%和69%;地径分别增加了200%,140%,128%和109%.与不施肥相比,施3种肥均可显著提高苗高,但只有施叶面肥和有机肥才能显著提高地径生长.对苗高和地径的相关关系分析显示,与对照相比,施叶面肥和无机肥降低了两者间的相关关系;而施有机肥则显著提高了两者间的相关关系.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冷杉在圃地阶段,不同施肥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影响显著,其中,施叶面肥对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有机肥和无机肥;施肥对苗高的影响大于地径.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保水剂基质对马占相思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STOCKOSORB保水剂作为基质添加剂,以马占相思苗高、地径、苗高与地径比、根茎和苗干重等指标,综合评价保水剂在不同基质中对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苗基质中施用保水剂可以明显促进苗木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提高生物量和干物质的积累,但不影响苗木的根茎比。实验还发现珍珠岩添加3.0 g/袋保水剂处理所得的苗木品质优良,苗高与地径比为89.39,根茎比为0.209,苗高、地径、苗木各部分干重分别比不施用保水剂的对照增加,说明施用保水剂能有效地改善珍珠岩的水分状况。生产中考虑成本和效果等多种因素,则1.8 g/袋的保水剂用量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5.
毛红椿种实和苗期生长性状地理种源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系统揭示毛红椿种实和苗期生长性状地理种源变异规律,对其天然分布区内的13个种源果质量、果长等11个表型性状和苗高、地径等2个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毛红椿种实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13个种源中,来自分布区南部和西部种源的果实和种子性状大小明显高于分布区北部和东部种源。无霜期和海拔是影响毛红椿种实大小的主要因素。毛红椿的苗高和地径在不同种源间有显著差异,且受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毛红椿种源的地径生长与产地纬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源地径的变异模式为纬度渐变型。以苗高为标准对毛红椿优良种源进行初选,可初选出浙江遂昌、湖南新宁、江西赣州、安徽黄山、福建南靖等5个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6.
曼地亚红豆杉径枝生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 edia)是一种重要的栽培药用植物资源。本文对其枝条生长特性与苗木地径之间的相对生长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两者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可依此建立单株地径与单株生长量、枝平均生长量和发枝数之间的经验回归方程,为人工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植物喷施灵3种浓度处理下的两年生圆柏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状况及其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喷施灵对两年生圆柏移植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其地径的影响不明显;植物喷施灵可提高圆柏叶的叶绿素活力,对苗木抗旱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容器育苗成型技术研究了保水剂配施肥料对白蜡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配施肥料可提高白蜡生长中后期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仅加入保水剂可提高白蜡的根系活力,但对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白蜡生长的动态积累规律符合Logistic生长回归模型,保水剂配施肥料可延长白蜡快速积累的总时间,提高苗高和地径积累的最大速率。没有肥料加入的情况下,保水剂对白蜡生长的特征值影响不大。草炭复合基质适宜白蜡树幼苗的成活及生长,不同处理白蜡树的成活率均为100%。保水剂配施肥料可使白蜡的苗高、地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量分别增加15.92%、13.14%、6.16%和15.71%,仅加入保水剂可使白蜡根系干物质量增加10.29%,但对苗高、地径及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影响不大。因此,保水剂可有效改善白蜡树容器苗的生理特征,促进其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长序榆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以长离榆种子育苗的对象,研究苗木年生长规律,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划分苗木的生长时期,拟合了高,径生长的Logisti方程,找出苗高,地径及主根生长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了解苗木各部分生长的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气温是影响木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20.
不同家系东京野茉莉苗期生长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东京野茉莉是一种优良的材油两用树种,研究其不同家系苗期生长的差异,为发掘、选育优良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西省吉水县40个家系东京野茉莉1、2年生幼苗株高、地径、干质量等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1年生幼苗株高为66.71~90.02 cm,平均值为81.52 cm,地径为11.27~18.13 mm,平均值为16.06 mm,整株干质量为27.07~146.41 g,平均值为80.79 g; 2年生幼苗株高为120.07~175.64 cm,平均值为156.52 cm,地径为17.19~25.28 mm,平均值为21.31 mm,整株干质量为112.20~415.99 g,平均值为274.90 g。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1年生与2年生幼苗的生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40个家系种质分为三大类。【结论】结合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及主成分分析,1年生东京野茉莉幼苗株高、地径、干质量分别在76.78 cm、15.84 mm、76.16 g以上,2年生幼苗株高、地径、干质量分别在153.72 cm、20.79 mm、246.19 g以上,可筛选出8个(15、16、22、23、31、32、33、37号家系)苗期生长性状优良的东京野茉莉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