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轻声唱,对没有掌握好歌唱发声基本技能的人而言尤为重要,它能避免用大音量练唱时声音粗糙、刺耳、没有共鸣、位置过低的现象,并能解除因用大声唱歌易过分用力的毛病。混声唱,能正确找到高位置,易于扩展音域并能统一声区。  相似文献   

2.
要得到一个有气息支持、圆润自如、有共鸣、有穿透力、高位置的美好声音,使用的训练手段是因人而异的,强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这牵涉到一整套科学的发声方法,包括声音的位置、共鸣、呼吸、吐字、喉头等。  相似文献   

3.
混声唱法是学习声乐道路中必须掌握的一门声乐技巧,假声运用过多则声音轻飘,音色没有感染力;真声运用过多则声音滞重、位置偏低,不论哪一种偏向,都会给声音造成不良影响,只有把两种声音机能混合起来应用,声音才会统一、明亮、有穿透力,混声唱法是统一音色、扩大音域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位置的声音具有明亮、集中、富有金属色彩等特性,在歌唱发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歌唱共鸣,气息支持,歌唱发声,歌唱咬字等四个方面论述怎样才能获得高位置声音。  相似文献   

5.
李赞宗 《科技资讯》2010,(15):240-240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可能唱出优美的歌声。共鸣器官包括全部发声系统的空腔,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和鼻窦,以人声发音的高低不同、人声共鸣还可分成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轻声唱,对没有掌握好歌唱发声基本技能的人而言尤为重要,它能避免用大音量练唱时声音粗糙、刺耳、没有共鸣、位置过低的现象,并能解除因用大声唱歌易过分用力的毛病。混声唱,能正确找到高位置,易于扩展音域并能统一声区。  相似文献   

7.
在歌唱过程中鲍否放下喉头以及保持喉头位置的相对稳定,对于歌唱能否获得美妙动听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歌唱只有擎攒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合理正确地运用共鸣腔体,才能逐步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音乐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歌唱者文化背景和对文化理解的不同,演唱时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追求的声音效果也不相同。当前歌唱学习中,存在注重技能而忽视歌唱文化对歌唱技能影响的现象。本文认为,在歌唱声区统一技能学习中。要重视歌唱技能本身的文化内涵,加强歌唱文化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歌唱艺术,歌唱方法都是建立在以本民族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笔者对以上内容的分析、比较,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借鉴.几十年来中国民族声乐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体现在混合共鸣的埃,宽广的音域、圆润的音色,浓郁的民族风格,亲切清晰的吐字等等.使民族声乐继承民族传统而不“土”,借鉴外国而不“详”,是适应以中华民族欣赏习惯的歌唱艺术得到了弘扬和广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歌唱的呼吸、发声位置、共鸣、声音位置的想象等方面展开论述,论证了大脑形象思维是指挥调整各发声器官的"司令部",歌者只有运用形象思维的想象力来调节各发声器官的平衡,才能有效提高发声训练的效率,从而更快更好的掌握歌唱发声技能。  相似文献   

11.
“唱法”是一种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科学的发声技术,而不是划分风格和声音的标准,声乐教学有必要在加强技术训练的同时,注重作品的演唱风格,寻求声乐教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赟  邹芸 《南昌高专学报》2005,20(6):81-81,92
声区的统一是声乐艺术深入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正确理解声区统一的概念,明确声区的正确划分就要了解男、女声声区划分点的不同之处,从而最终达到声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声乐演唱中,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声音的最终特点,从产生共鸣的各器官及各部位的共鸣来看,自然发声所获得的自然共鸣微乎其微,达不到我们演唱中良好的整体共鸣效果.整体共鸣包括了"咽腔、口咽腔、鼻腔、头腔及胸腔共鸣"等.在声乐演唱中的共鸣产生,是通过主观创造的最佳共鸣条件来直接控制共鸣而实现的,这样产生的整体共鸣则比自然共鸣更加坚实明亮,有弹性.  相似文献   

14.
刘莉 《科技咨询导报》2009,(24):219-219
声区统一是歌曲演唱中的重要问题。应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培养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坚持循序渐进的学习和训练,来解决好声区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黎 《科技信息》2009,(28):294-294
歌唱艺术,既是一个技能展现过程,更是一个情感演绎过程。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长、短,以至共鸣、色泽和风格,无不反映歌唱者的内心世界,并且从情感意识上打动听众。如果忽视音乐作品情感的表达,而一味追求音量和音色,那么再好的声音也不会感染观众,更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声情并茂”是声乐的应有之义,是对歌唱者的最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声情并茂”歌唱呢?我感到应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在声乐机能训练中,促使声带变薄是科学发声的关键,气息支持是声音的保障,声音安放在头腔(高位置)才能获得共鸣。打开胸咽腔,打开喉咽腔,打开鼻咽腔,即打开全部腔体,才能放声歌唱。  相似文献   

17.
刘强 《科技咨询导报》2009,(10):219-219
在歌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是声音、呼吸、吐字,而是歌唱的音准掌握不好。本文先谈了对音准点的认知,然后提出了影响音准的要素,最后提出了解决音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声乐教学中表象及表象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乐艺术不同于其他器乐演奏的表演艺术,它是以人声为乐器,利用人声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一门音乐艺术,歌唱时“声音位置感觉”、“声音共鸣感觉”“气息控制感觉”“读字感觉”“情绪和情感的感觉”等感觉,抽象、无形、不容易具体地进行说教。运用心理学上的“表象”,把日常生活的各种表象通过联想联系到声乐教学中来,会使抽象的声乐学习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为此,本文就表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表象能力等方面发表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陆海宾 《科技资讯》2009,(36):222-222
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是一种能让人产生感情共鸣的声音。音乐应该不仅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也可以起到陶冶身心和教育人的作用。音乐教育始终贯穿在我们的普通教育中,也是素质教育不可获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的嗓音为基本材料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歌唱中,呼吸是动力,声音是物质手段,而共鸣的力量使得声音丰满,并经过灵活运用后能有效地调节声区统一。只有这三者配合得当,才有可能使声音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因此,树立呼吸、发声与共鸣三位一体的整体歌唱观念,对歌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