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遥远星系虽然只是宇宙中的一片光芒,但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欧洲的甚大望远镜(VLT)获得了一些遥远的3D立体图,其时间可以追溯到60亿年前的星系模样。其中,哈勃太空望远镜观察到这些遥远星系的结构,而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利用光谱仪来揭示星系气体的运动情况。  相似文献   

2.
天望远镜的准确指向是正常观测的重要保障,也是望远镜系统本身的一项重要测试指标,南京大学天系65cm望远镜的成像OCD的视场较小,实际观测时,指向精度不高,待测天体的像往往不在视场内,为了修正南京大学天系65cm望远镜的指向精度,2004年7月-8月,对该望远镜的指向精度进行了测量并通过指向误差函数进行了指向精度的修正,首先建立指向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对不同天区恒星的观测可得到该望远镜在相应方位的观测指向误差值,将观测值和理论模型拟合,从而得到指向误差修正函数.建立南京大学65cm望远镜的指向误差修正模型,然后对其观测的指向误差值进行拟合,最后用拟合函数对观测进行指向修正,结果表明,通过指向误差函数对指向误差进行修正,提高了该望远镜系统的指向精度,目前,不仅可以使观测的星象能在CCD视场内,而且改正后的指向精度略优于1′,在修正前望远镜系统的指向精度RMS(均方差值)是117″,修正后望远镜系统的指向精度RMS(均方差值)提高到38″。  相似文献   

3.
利用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和哈勃太空望远镜,科学家们观测到一次壮观的星系碰撞。他们认为,这次星系碰撞揭示出暗物质存在的新线索。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9,(6):6-6
美国宇航局5月18日发布消息说,两名宇航员当天进行太空行走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更换了三块电池、一个恒星追踪传感器及热屏蔽罩,完成了对哈勃的最后一次维护工作。美国宇航局希望这次维修任务能让哈勃望远镜维持运作至2014年。哈勃望远镜停运后,它可能会被重新回收回地球,或者在控制中心的指挥下,最终坠落到海洋里。  相似文献   

5.
美国天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目前已知的最小的太阳系的诞生。通过借助地面望远镜和太空望远镜进行观洲,科学家们发现一颗质量不足太阳百分之一的褐矮星,被一条看来是由尘埃及大气组成的圆盘状物环绕着。  相似文献   

6.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是一架天文观测航天器,它以红外线波段对太空进行天文观测,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红外线能够穿透星际尘埃等物质的遮蔽,因此,这架望远镜可以观测到用可见光无法看见的某些天文现象,尤其适合观测恒星的诞生。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在被发射上天以来的一年半的时间里,陆续拍摄到了大量清晰的红外线照片,其中许多照片揭示出以前从未见到过的宇宙景象。  相似文献   

7.
架设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拥有四架可独立进行观测的口径为8.2米的反射式望远镜,它们也可以组合成一架甚大望远镜进行工作。该天文台还装备有许多架口径较小的望远镜以及用途各异的其他观测装置。本文精选欧洲南方天文台利用这些观测设备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如推断出银河系的年龄和查明银河系中心的结构等,并附有相关图片,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10月10日,我国首台南极望远镜阵CSTAR(Chinese Small Telescope Array)在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并通过验收。该望远镜阵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合作研制,是由4台14.5厘米口径的大视场望远镜装在机架上构成的一个小望远镜阵,分别配置白光和g、r、i四种滤光片和lkxlk的CCB相机。  相似文献   

9.
4.3m天文望远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新建一台4.3m光学红外新技术望远镜;与2.16m望远镜用真空管道联机集像作CCD照相和光干涉测量,集光能力可达4.8m口径,分辨率达10余m口径.  相似文献   

10.
“人多力量大” 当你拿着望远镜向远陈望时,虽然前面东西距离近了,但是看到的范围却变小了,这观看的范围就叫做视场。望远镜的功能越强大,看到的东西就越清楚,很遗憾,它的视场也必然要缩小。在望远镜的发展史上,这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11.
《世界博览》2009,(11):6-6
美国东部时间5月11日下午2时左右,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机上7名字航员将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最后一次维护,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更换新电池、陀螺仪和将科研数据传回地球的设备。维护工作完成后,哈勃的服役期有望延长至2014年。  相似文献   

12.
申与 《青年科学》2009,(6):16-16
多年来,哈勃望远镜向我们展示了星系相撞的壮观场面,观测到了恒星的诞生和死亡,让我们了解了宇宙。 现在,哈勃望远镜接受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维修。宇航员给它安装了一个新相机,然后永远地跟哈勃说再见。如果一切顺利,哈勃将继续工作5~7年。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普通物理实验中,有一个“用伸长法测杨氏模量”的实验,该实验的难点在于光杠杆与望远镜直尺的调整。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在调整时如果不得法,有时花一、二个小时都不能在望远镜中找到像,也就不能进行实验。在这里我把调整方法介绍给大家。(-)原理分析。物体受拉力会伸长,例如;一根长约五.5米,直径为0.001米的铜线在受到skg拉力时,其长度将增加约726X10-4米,即0.726毫米,测量这样微小的伸长量通常就是用光杠杆和望远镜直尺。如图,M是一光杠杆,其上有一个很小的平面反射镜,N是直尺,T是望远镜。调整时目的就…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对分光计自准直望远镜进行快速调整的方法.分光计调整的难点是望远镜的调整,而目前使用的"渐进调整法"过程复杂,且难以掌握.从光路上详细分析了分光计望远镜调整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调整螺丝的调整规律,简化了调整过程,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对望远镜进行快速调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口径为目前世界最大望远镜3倍的30米望远镜(TMT)的建设已正式启动,将于2014年10月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举办开工典礼。这一消息意味着30米级望远镜时代的到来,令全球天文学家深感振奋;中国天文学家也将获得一个在世界顶级望远镜上一展风采的绝佳机遇。这个巨型的下一代望远镜是什么样的?它将探寻宇宙深处的哪些秘密?  相似文献   

16.
李鉴 《科技智囊》2008,(7):72-79
2008年,望远镜迎来了第400个春秋。在人类所有神奇的发明中,能驯服光线的望远镜无疑是最令人惊叹的。简简单单的两块玻璃,就能反2000米之外的东西拉近到只有2米远的地方。直到现在,我们也还很难找出一个像望远镜这样,能在自己家里完全重复其发明过程的东西。望远镜最基本的原材料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镜子。对科学家们而言,它却是探视宇宙的最佳帮手,他们所做的改变仅仅是把两片透镜叠起来或者把平面镜做成弯曲的形状。  相似文献   

17.
王直华 《科技潮》2009,(2):46-47
按照计划.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要对哈勃空间望远镜(HST)进行第5次维修。维修之后.人们估计它至少能够再工作5年,HST一时还不“退休”,”继任者”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只好在地面上再静候几年了。  相似文献   

18.
地面望远镜的制作陈毓礼(贵州安顺师专安顺561000)0引言望远镜的发明曾推动过天文学和航海业的发展,而现代,望远镜已成为多种学科和部门中不可缺少的助视仪器。目前理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实践性的环节,如果在物理系开设光学课程之后,通过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9.
1.今年5月,欧洲航天局成功发射目前世界最大远红外线望远镜——“赫歇尔”太空望远镜。以“赫歇尔”命名,正是为了纪念大天文学家、恒星天文学之父威廉·赫歇尔。  相似文献   

20.
张家勤 《少儿科技》2014,(11):11-12
<正>显赫的过去17世纪初,荷兰人发明了望远镜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争相前来观赏,感受望远镜能使人看清远处物体的神奇魔力。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一消息后异常激动,着手制造更好的望远镜。将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装在铅管的两端,伽利略成功组装了一个望远镜;通过磨制出更好的透镜,他很快制成了放大倍率为9的双筒望远镜……在意大利威尼斯港口的塔楼上,伽利略手持望远镜比经验丰富的瞭望员早2小时观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