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的观点出发,较好地解释了芳烃烷基化及烷基重排反应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将深化学生对芳烃亲电取代反应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对苯与2-丁烯烷基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得到不同反应温度下的焓值、吉布斯自由能和反应平衡常数,并研究了温度、反应物摩尔比以及原料中杂质对该反应热力学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此反应体系下,生成叔丁基苯的平衡转化率最大,更易发生;升高温度和提高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均有利于增大热力学平衡时仲丁基苯选择性;2-丁烯原料中杂质对烷基化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Th inh法对甲苯和间戊二烯为原料合成2,6-二甲基萘过程中烷基化、环化、脱氢及异构化等各步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验证了其在热力学上的可行性,并得到了不同温度下各步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和平衡常数,得出热力学条件下各步反应的最佳条件。通过分析认为将脱氢和异构化两步耦合为一步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在量化计算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热力学和Wign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研究了(98.15~2098.15)K温度范围内活性F原子和臭氧O_3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给出了整个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和各步反应的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低温下具有热力学优势,高温下具有动力学优势,其中F O_3→TS(1)→M为反应的定速步骤。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上对可逆产行反应产物的热力学控制与动力学控制进行地分析比较,得出了在反应的早期阶段为动力学产物占优势,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转变为和学产物;低温条件有利于动力学产物的生成,高温则热力学产物占优势等结论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此结构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环氧蚕蛹油和环氧大豆油在甲酸作用下的动力学性质,得到了开环反应动力学模型。根据环氧油合成反应和开环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对环氧化反应操作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环氧油开环反应模式,较好地描述了有机酸-环氧油开环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3种不同孔径γ-Al2O3为载体制备固载化AlCl3/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各催化剂在苯与苄基氯烷基化合成二苯基甲烷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及产物选择性,并同纯AlCl3催化剂进行了比较.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反应产物组成,获得了不同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烷基化反应试验数据,在确定反应动力学方程及消除外扩散影响前提下,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反应表观活化能和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同均相纯AlCl3催化剂相比,在固载化AlCl3催化剂上反应速率较低而且存在诱导期,且载体孔径越小,该现象越明显.动力学分析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载体对反应内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烷基化方法,以NKC-9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将2,4/2,5-二甲酚分别转化成沸点差异较大的6-叔丁基-2,4-二甲酚和4-叔丁基-2,5-二甲酚,以便可以采用传统的精馏手段对烷基化产物进行分离。实验对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条件、催化效率、选择性、使用寿命以及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KC-9离子交换树脂对2,4/2,5-二甲酚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最佳烷基化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达到91.1%,对6-叔丁基-2,4-二甲酚和4-叔丁基-2,5-二甲酚的选择性分别为98.5%和96.8%,而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二甲酚浓度和异丁烯的分压对2,4-二甲酚烷基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要小于2,5-二甲酚,催化剂加量影响相反。温度虽然对反应速率影响不显著,但提高温度更有利于增加2,4-二甲酚的烷基化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
在有机化学中,竞争反应极为普遍。而对于一组竞争反应来说,其产物的控制有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两种。在竞争反应中,我们把产物的组成由体系的平衡热力学所控制的反应称为热力学控制反应(或平衡控制反应),此时所得的产物(或主要产物)称为热力学控制产物(或平衡控制产物);而把产物的组成受相互竞争的反应速度所控制的反应称为动力学控制反应(或速度控制反应),此时所得的产物(或主要产物)称为动力学控制产物(或速度控制产物)。在不同的竞争反应中,热力学控制产物和动力学控制产物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有机竞争反应有可…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各高级氧化技术(AOPs)降解饮用水中痕量有机物的反应机制,并对痕量有机物的降解难易程度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分析表明:矿化反应Gibbs能判据与高级氧化技术降解难易程度存在一定关联,从而可有效地判断痕量有机毒物的降解难易程度。热力学分析方法可为高级氧化技术的动力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有机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反应历程以及反就右的过渡态能量和中间体稳定性几个方面讨论了有机物在化学反应中的稳定性与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反应自由能与反应进程关系图将化学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中一些重要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说明了活化自由能△G_≠~0在反应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3.
The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mechanisms of Taixi anthracite during its graphitization process were explored.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 trends of carbon arrangement order, microcrystal size, and graphitization degree against temperature during the graphitization process,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Raman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Subsequentl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ominant reaction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phitization process of Taixi anthracit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ction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Temperature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a graphitic structure. Meanwhile, multivariate mechanisms coexisted in the graphitization process. At ultrahigh temperatures, the defects of synthetic graphite could not be completely eliminated and perfect graphite crystals could not be produced. At low temperatures, the reaction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dynamics, while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rmodynamics dominates the direction of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14.
氨氮在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氨氮在土壤中吸附/解吸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氨氮吸附/解吸动力学的研究发现,氨氮的吸附和解吸基本都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对氨氮热力学的研究发现,氨氮的吸附等温式既不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也不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动力学和热力学原理,分析了金属/铸型界面氧化反应机理,提出了剥离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如何获得表面光洁的铸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以脂肪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长链烷基缩水甘油醚,然后和三甲胺氢溴酸盐反应得到溴化N-(3-长链烷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结果得以证实,测定了其对氧烷基化反应、氧化反应、碳烷基化反应的相转移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TiCl4+O2为反应体系,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RF-PCVD法制备TiO2超细粉成核过程的温度范围。设计了实验用反应器和冷却器,测量了冷却器中的温度分布及TiO2超细粉的晶型、粒径和分布,表明TiO2成核长大、晶型转变过程发生在反应器内。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0nm、用作光催化材料的纯锐钛TiO2超细粉。  相似文献   

18.
以5-硝基-N,N’-双(2,3-二羟丙基)-1,3.苯二甲酰胺为原料,通过还原、碘代、酰化、烷基化反应制备碘海醇.优化了合成工艺中碘代反应和烷基化反应步骤:在碘代反应中,用碘化钾为碘源、亚氯酸钠为氧化剂代替氯化碘作为碘化试剂;在N-烷基化反应中,用二乙二醇甲醚代替1,2.丙二醇.探讨了物料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总收率达49.4%,产品结构经光谱确证.  相似文献   

19.
以ABb型缩聚反应体系为主从理论角度较为系统地对超支化高分子近年来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重点指出了统计力学、热力学、微分动力学方程、反应动力学和分子模拟等一些理论方法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这些理论研究工作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超支化高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为合成具有指定性能的超支化高分子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从而可为全面研究超支化高分子的结构特征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