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李勇锋 《科技智囊》2008,(10):78-78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行的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仪式上,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主任翟惠生同志提出,要创造像奥运五环标志那样具有感染力的中华和平龙形象。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见地的论断,也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应当执行的标准。这个标准将推动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对接和通融,将推动我们永远高扬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所一致倡导的“和平友谊进步”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科技智囊》2008,(9):20-23
海峡两岸的同胞们、各位朋友,各位来宾:今天,我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出席"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因为两岸同胞在奥运期间共同发起和推进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活动,既说明了海峡两岸的文化是相通相融的,两岸同胞的感情是相通相融的;也说明了两岸同胞共同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经我国有关部门郑重批准,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已于今年5月共同发起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活动,各自负责海峡两岸的中华和平龙建设活动的宣传和运作。根据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委托,有关台湾人士已向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寄送了有关中华和平龙的一件雕塑创意和平面照片、一首主题歌、一件书法作品,并来京参加"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仪式。  相似文献   

4.
《科技智囊》2008,(9):24-25
海峡两岸的同胞们、出席会议的全体贵宾、朋友们、同志们:今天,我们在北京奥运会举办的重要时刻,举行“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了,海峡两岸的同胞都支持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都致力于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因此,今天的仪式,将成为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的一个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5.
《科技智囊》2008,(9):8-13
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和在北京市密云县建设"中国印"摩崖石刻一样,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创意、发起和推动的旨在推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的重大文化项目,具有深刻的文化理念和内涵。经过长期深度研究以及大力弘扬中华龙文化精神内涵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将这一文化理念和内涵提炼为“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中华龙文化,其“和谐、包容”的内在气质与奥林匹克精神所强调的“和平、友谊、进步”相通相融。致力于中华龙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永远贯通,也致力于中华民族内部,以及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深度文化沟通,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计方案自去年年底向全球广泛征集后,今年进一步拓展为以“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为主题的第二轮征集活动。我们期待更多华裔同胞、中华儿女、国际友人团聚在一起,更持续、更深入地参与到中华龙文化的开掘、弘扬、创新中来,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共美、恒久共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的同胞们、各位朋友,各位来宾:今天,我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出席"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因为两岸同胞在奥运期间共同发起和推进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活动,既说明了海峡两岸的文化是相通相融的,两岸同胞的感情是相通相融的;也说明了两岸同胞共同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和在北京市密云县建设"中国印"摩崖石刻一样,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创意、发起和推动的旨在推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的重大文化项目,具有深刻的文化理念和内涵。经过长期深度研究以及大力弘扬中华龙文化精神内涵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将这一文化理念和内涵提炼为"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中华龙文化,其"和谐、包容"的内在气质与奥林匹克精神所强调的"和平、友谊、进步"相通相融。致力于中华龙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永远贯通,也致力于中华民族内部,以及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深度文化沟通,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计方案自去年年底向全球广泛征集后,今年进一步拓展为以"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为主题的第二轮征集活动。我们期待更多华裔同胞、中华儿女、国际友人团聚在一起,更持续、更深入地参与到中华龙文化的开掘、弘扬、创新中来,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共美、恒久共存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张华 《世界知识》2010,(2):46-47
台湾文化本质是中华文化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分支;中华文化不仅形塑着台胞的基本生活方式,也是在连接两岸同胞共同遏制"台独"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08,(9):42-44
征集单位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是由我国八个民主党派和国家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旨在弘扬中华文化,特别是弘扬中华和谐文化,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和谐世界的社会文化公益活动机构。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的工作方式是,深刻开掘一个文化主题,全力实施一项文化行动,广泛普及一个文化理念,力求达到一种文化沟通。以此推动海峡两岸同胞的交流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每个炎黄子孙都把自己视作龙的传人。2007年9月,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呼吁和倡议,在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龙脉"上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建设"中华和平龙",这一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得到了海内外华裔同胞的热情响应与积极参与。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即在此背景下提出参与中华和平龙活动并在台湾岛内开展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的宣传与征集工作。同时,他们向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送交了征集到的和平龙雕塑设计方案《人首龙身》、主题歌《遥望龙的故乡》及书法作品《龙的故乡》。其中,《人首龙身》的雕塑作品,以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孕育中华文明为主题,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世一系、融合团结、幸福和谐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征集委员会颁发的优秀方案奖。这体现了台湾同胞对共同建设中华和平龙的热情以及对北京奥运的积极支持,同时也标志着以"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为主题的第二轮海内外创意设计征集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近期,台湾地区首轮,征集到的"中华和平龙"优秀设计方案将与大陆地区征集到的另外一件优秀作品、两件入围作品和一件台湾同胞推荐作品,共同在人民网上进行公布,接受公众的评审。"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将于明年5月底完成方案征集工作,最终遴选出来的"中华和平龙"设计方案,将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庆典前夕,以实物形式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落成。  相似文献   

11.
《科技智囊》2008,(9):26-27
海峡两岸的同胞们、朋友们、同志们:今天我们是在一个不平常的日子里举行一个不平常的活动。说不平常的日子,是因为我们是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来举行活动;说不平常的活动,是因为海峡两岸为了中华和平龙建设共同发起一次活动。这说明,海峡两岸的同胞们不仅追求感情上的友好交流,而且追求中华民族在文化理念上的深层共识。因此,这就使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不仅有了看体育比赛等日常活动,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同胞根同宗、血同缘,共同的民族文化和交流,沉淀厚实,文教交流与合作,前景无量  相似文献   

13.
《科技智囊》2007,(10):39-42
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中华和平龙选址方案的复函》(市规函[2007] 960号),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负责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区东侧标段开展中华和平龙的设计工作。为此,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向大陆和港澳台同胞,向海外华裔同胞,向一切热爱和平、热爱中华文化并关心中华民族发展的国际友人和国际机构,公开征集中华和平龙创意和设计方案。现就征集工作做出以下公告。  相似文献   

14.
《科技智囊》2008,(9):30-31
海峡两岸的同胞们、朋友们、同志们:今天,我很高兴地参加“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很高兴迎接台湾同胞来参加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举办的这次隆重的活动。我谨向海峡两岸为建设中华和平龙献出力量和智慧的同胞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慰问!  相似文献   

15.
《科技智囊》2008,(9):18-19
问:中国印摩崖石刻已经在北京市密云县建成,中华和平龙建设为什么还停留在征评阶段?答:中华和平龙建设更致力于海峡两岸同胞、海内外华人的深度文化沟通,更致力于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深度文化沟通。这两个项目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同时向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奥组委主要负责同志提出建议的。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奥组委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分别指导了这两个项目的工作。这也说明,后一个项目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项目,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本质力量的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文化最典型的表现是其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对于中国而言,不论是民族的还是区域的文化,由于相通的内容和共同的运行规律而具有同一性,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内部的民族、地域文化发展形式和程度不同.使文化形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种多样性是促进中华文化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原始时期,国内出现了数量较大且极其发达的活动的人体装饰。其中辽河流域所发现的此类人体装饰,年代早、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厚,可视为辽河文化早发的有力证据之一。其中,小孤山的穿孔人体饰品,是具有创造性的原始艺术品,是中国审美文化创造发端的重要标志物之一。辽河流域的原始人体饰品所体现出的渐趋成熟的审美观念,所承载的精神内涵,特别是玉文化、龙文化的文化蕴含,后沉淀成为中华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共同唱响和谐文化的主题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主任委员周铁农同志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创意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9.
张丽明 《海峡科学》2005,(10):63-64
海峡两岸、闽台之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发展的民间社团的互相往来和频繁的交流活动,使两岸同胞增进了解和互信,特别是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这种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把两岸同胞的心连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科技智囊》2008,(9):28-29
尊敬的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各位领导同志、尊敬的各位嘉宾:我们十分荣幸地与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共同发起和主办"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设计征评活动"。由于本基金会董事长蔡建郎先生患病,特委托我们在会上做以下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