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因表达式编程中的精英个体产生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算法的进化效率,提出了一种用于产生GEP初始种群的精英个体产生策略.该策略通过逐步扩大染色体到目标值的距离,采用随机方式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具有较高个体适应度的染色体,从而在初始种群中快速产生精英个体,使种群可以从一个较高的基础上开始进化,缩短了GEP算法的进化距离,从而提高了种群的进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GEP算法挖掘函数的过程中,采用文中提出的策略,可以使GEP算法的进化效率提高17%.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电路演化的效率和成功率,对电路设计中涉及的多个目标进行了定义与量化,并针对多目标优化问题,在基因表达式编程(GEP: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目标基因表达式编程的电路演化算法(MGEP:Multi-Objective Gene Expression Progra...  相似文献   

3.
传统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的进化过程使用一成不变的变异率和交叉率,忽略了进化中种群的动态变化,导致GEP算法有可能陷入局部最优.为此,做了如下探索:(1)形式化尖Γ云模型,GEP模式和适应度隶属度等概念;(2)提出了新概念尖Γ云变异率和交叉率;(3)设计了尖Γ云调整算法(Cusp Gamma Cloudy Adjust Algorithm)和基于尖Γ云的GEP算法(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 Based on Cusp Gamma Cloud),借助云模型的特点,动态改变变异率和交叉率;(4)实验表明,新算法改善了进化性能,平均适应度提高达7%,最高适应度提高8%,平均进化代数下降10%以上.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拟退火的基因改进型GEP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因表达式编程具有强大的函数挖掘能力,有助于在实验数据上提炼数学模型、揭示事物本质规律.尽管标准GEP算法通过改进遗传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早熟现象,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仍常表现出算法的不稳定;此外,标准GEP算法挖掘出的函数表达式往往冗长,可解释性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对标准GEP算法的基因进行了新的定义,改进了标准GEP算法的基因构成,提高了GEP算法的通用性;(2)将模拟退火引入到标准GEP算法的选择算子中,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的基因改进型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RG-GEP-SA);(3)实验表明,RG-GEPSA算法比标准GEP算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RG-GEPSA算法比标准GEP算法成功率提高了11%,挖掘出的函数表达式更具有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神经网络方法,对入侵检测技术的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了在传统的对偶传播神经网络(Counter Propagation Networks,CPN)的基础上,引入基因表达式编程(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GEP)对聚类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应用于入侵检测的CPN改进算法,该方法融...  相似文献   

6.
并行算法是当前研究解决算法效率问题的成熟技术之一。为提高GEP算法解决复杂函数优化问题的效率,将并行算法引入多细胞基因表达式编程函数优化问题,解决传统计算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多核处理器性能的问题。通过分析多细胞基因表达式编程并行算法的机理和MPI和Open MP混合并行模型,设计与实现多细胞基因表达式编程函数优化的并行算法(Parallel Multicellular 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 algorithm for Function Optimization)PGMFO。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复杂的函数优化问题,在不影响精度和收敛性的情况下,PGMFO算法比原有的算法效率高出10%~20%。  相似文献   

7.
初始种群是影响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GEP)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了精英个体产生策略,产生具有较高的适应度的精英个体,使种群从一个较高的基础上开始进化,从而提高种群的进化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精英个体产生策略和基因空间均匀分布策略优点的综合种群产生算法。实验表明,精英个体产生策略可以提高进化效率17%,综合算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系统的进化效率。以上算法的思想还可以应用于其它进化计算中。  相似文献   

8.
支持向量机(SVM)具有优良的学习能力和推广能力,然而其性能依赖于参数的选取.本文对影响模型分类能力的相关参数(C、σ2)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GEP)的支持向量机参数选择算法,即根据参数在分类器中的作用,利用GEP优化参数的两种编码方案分别对C与σ2进行编码,期望改进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和泛化能力.最后实验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的进化模型,其基因组存在不被表达的中性区,研究了GEP中性区在进化中的作用,指出GEP基因存在中性区域,进化进程中必存在中性突变,分析了GEP的基因表示的中性区域存在的特点;通过控制基因长度和基因数量技术,调控中性区的大小和数量,讨论了GEP的中性区域对进化的作用.实验表明,GEP中性区域保持50%~80%,能保证较高的挖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代价敏感分类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传统分类算法在稀有类上的分类效果不佳,通过引进代价矩阵,改进了基因表达式编程的适应度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代价敏感分类 (CSC-GEP:Cost-Sensitive Classification-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 算法,并在UCI数据集上对该算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SC-GEP的召回率、精度和F-度量值较C4.5分类器分别提高了7.07%,2.89%,5.12%,证明了CSC-GEP是一种有效的代价敏感分类算法。  相似文献   

11.
基因表达式编程方法(GEP)是一种新型的数据挖掘和建模工具,应用GEP方法对110个有机化合物的毒性进行了构效关系研究,并与人工神经网络(BP-ANN)和偏最小二乘(PLS)方法比较.结果发现,GEP方法的预测较好,且模型稳定.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GEP)的人口预测新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东莞市人口预测实例问题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采用基因型与表现型相统一的编码方式、高效的遗传算子以及全局搜索的寻优方式,基于GEP算法的人口预测模型能够在样本少的情况下给出相对准确的预测结果。其验证数据的预测绝对值平均误差为0.96%,与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及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18.34%、30.54%。GEP人口预测模型能够更好地挖掘人口发展的复杂非线性模式,有效防止过度拟合现象的发生,提供更为准确、合理的拟合及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3.
终端区飞机排序是空中交通流量管制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研究基因表达式编程在终端区飞机排序中的应用,设计了可回溯基因表达式编程的优化排序算法。该算法在染色体进化时使用改进的操作算子——最大区间约束倒置操作符,解决进化中出现的无效解和无用解问题;在种群繁衍时采用了回溯进化技术,为较优种群更好地保存,对回溯栈的操作改进为不...  相似文献   

14.
基因表达式编程是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演化算法,它是在继承和发展遗传算法和遗传编程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发现新技术.笔者介绍了GEP的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设计了逆淘汰策略和无树解码方式的改进方案,旨在维持种群多样性和提高算法效率,最后将改进方法应用与一元和多元函数挖掘的实验,得到准确度和拟合度良好的函数模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遗传编程(GP)和基因表达式编程(GEP)是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遗传算法的新分支,它在个体的表示、个体的处理和结果的形式等方面与传统遗传算法有着显著的区别和优势.本文针对汇率市场对象的特点,分别研究了用遗传算法,遗传编程,基因表达式编程进行预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化探异常是找矿的重要依据.传统地质统计方法具有无偏、最优等特点,但要求数据呈正态分布,而实际应用往往不符合统计假设;近年来分形理论被大量应用于地球化学异常确定,但存在需要平滑处理数据、不适合含特高品位值等问题;采用随机模拟进行空间分析往往忽视了数据空间分布的结构性特征.本研究利用基因表达式编程(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GEP)在复杂数据建模方面的优势,提出GEP演化建模与空间结构分析有效结合的研究思路,通过克立格选择邻域样品,增强数据空间局部结构信息,采用GEP进行空间趋势分析,并利用多重演化建模技术修正趋势面模型.在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的应用实例表明,该研究充分利用了局部空间结构信息,强化局部区域的估值结果,提高建模精度,为有效圈定致矿异常提供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空气动力学模型在四维飞行轨迹预测上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历史飞行时间数据找出飞行位置、高度和过固定点时间的函数对应关系,预测下次飞行过每个固定点的高度和时间,对全程采样固定点的预测实现完整的四维轨迹预测.仿真试验验证了该预测模型更为理想,更加符合实际情形.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开采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等快速发展的同时,会对区域地表热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准确和快速地获取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及矿业用地信息,结合迁安市矿业开发过程特点,借助“黄蓝—差值影像法”、叠加分析法和剖面分析法等方法,系统分析了2000―2018年间,迁安市矿业密集区马兰庄镇的地表热环境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贯穿典型矿业用地的4条温度剖面线的波谷(低温区)均位于绿地和水域,波峰(高温区)均位于矿区采场裸岩、未进行生态修复的排土场矿渣和尾矿库内尾砂。2000―2018年马兰庄镇的高温区面积占比从2000年的25.11%,上升到2008年的39.93%,再下降到2018年的28.71%;矿业用地占比从2000年的25.78%,上升到2008年的38.78%,再下降到2018年的27.94%;矿业用地和高温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且矿业用地与高温区空间位置基本重合。研究结果将深化矿业密集区地表热环境时空演变特征规律的认识,为制定缓解高温聚集效应策略提供定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