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饱和甲醇的己烷溶液浸出棉仁提油脱酚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简化双液相溶剂浸出棉仁的流程,探讨了应用饱和甲醇的己烷溶液一步脱除棉仁中棉油和棉酚的可行性,并用串级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设想是可行的.在浸出温度50℃、4级浸取、溶剂与棉仁比值8.7L/kg的条件下,棉粕中残油质量分数低于1.3%,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含量可分别低于450mg/kg和4000mg/kg,达到了饲料标准.  相似文献   

2.
双液相溶剂浸出棉籽中棉子糖和棉酚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油醚和甲醇双液相溶剂浸取棉仁粉,提取棉仁粉中的棉子糖和棉酚。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甲醇溶液的浓度、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棉子糖与棉酚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95%,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40 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棉子糖和棉酚的浸出率分别为85.2%和83.1%。萃取后得到的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低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所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棉酚的制备可以从棉仁粉、棉籽饼粕和棉籽油皂脚中得到,先将游离棉酚转化为苯胺棉酚、醋酸棉酚,然后经水解精制得到纯棉酚.  相似文献   

4.
棉酚的制备可以从棉仁粉、棉籽饼粕和棉籽油皂脚中得到,先将游离棉酚转化为苯胺棉酚、醋酸棉酚,然后经水解精制得到纯棉酚。  相似文献   

5.
不同热处理对棉籽饼中棉酚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探讨不同形式棉酚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L9(34)正交试验,分析了加热时间、温度和湿度不同组合处理对棉籽饼中总棉酚、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棉籽饼在加热处理条件下,加热时间、温度和湿度对消除总棉酚、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含量均有极显著(P0.01)影响,对游离棉酚而言,其主次效应因素顺序为湿度、时间和温度;而对总棉酚和结合棉酚而言,其主次效应因素顺序为温度、湿度和时间。三因素间具有极显著(P0.01)的组合效应,其中A3B3C2处理为最优水平组合,即加热时间30min、温度120℃、湿度50%。2)棉籽饼在加热处理过程中,游离棉酚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加热时间、温度和湿度的交互作用,游离棉酚绝大部分被分解消除,未形成结合棉酚,从而达到脱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发酵对棉籽壳营养成分及游离棉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由纤维分解菌、乳酸菌与酵母菌等主要有益菌组成的复合菌发酵棉籽壳。测定发酵前后游离棉酚及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变化,对发酵后微生物细胞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棉籽壳发酵后游离棉酚含量降低,脱毒率达75.4%,CP提高了2.29%,NDF降低了18.21%,ADF降低了16.04%,微生物细胞数量达到9.85×109个/g,与发酵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用该方法处理棉籽壳,棉籽壳营养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棉籽饲料技术 目前我国棉籽产量为1000万吨.棉籽粕产量达600万吨,但绝大多数为有毒饼粕,需脱去游离棉酚后才能做为饲料(棉籽饼中含粗蛋白28~30%,目前每公斤0.50元)。  相似文献   

8.
对棉籽低温浸油、脱粉、提取棉籽蛋白的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分析。采取本工艺生产的棉籽蛋白含量大于或等于90%(干基);游离棉酚含量小于200ppm,总棉酚含量小于1.2%。  相似文献   

9.
棉籽粕脱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水、热碱、硫酸亚铁、米曲霉4种方法,对棉籽粕进行脱酚实验,确定热碱法去酚效果最佳。通过正交试验,热碱法脱酚的最适条件为pH值8~9、温度60℃、时间3h,最终棉籽蛋白液棉酚含量为12×10-5,完全低于联合国咨询委员会规定的食用棉籽蛋白质中游离棉酚含量≤006%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以乙醚为溶剂,使用萃取的方法自棉籽中提取棉酚;棉籽首先脱脂再用乙醚萃取,萃取液与冰醋酸的反应,制得醋酸棉酚,在室温下直接水解,可得黄色的游离棉酚。此法简便易行,产品纯度高,产率大,溶剂可循环使用,适于推广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生物将棉籽中游离棉酚脱毒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通过添加棉酚的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的自然筛选和诱变育种,获得5株对棉酚有高脱毒率而不产黄曲霉毒素的霉菌,对未经榨油的棉籽仁粉的微生物脱毒率达60%—74%。它们分别属于梨孢帚霉属(Scopulariopsis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串珠霉属(Monilia sp.)和红曲霉属(Monascus sp.)。通过测定经固态发酵脱毒处理后棉籽仁粉、饼粉中游离棉酚的残留量证实棉籽饼脱毒后游离棉酚含量达到安全标准。对发酵后棉籽仁粉、饼粉的动物毒性试验和营养分析,结果也表明发酵后的棉籽仁粉、饼粉毒性大为减少而营养价值却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NaOH介质中,铁氰化钾可以氧化棉酚产生弱的化学发光,罗丹明6G有强的增敏作用.基于此,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法测定棉酚的新方法.在最佳优化条件下,该方法测定棉酚的线性范围为2.0×10^-8mol/L~2.0×10^-6mol/L,检出限为1.4×10^-9mol/L(3σ),相对标准偏差为2.0%.将该方法应用于棉籽油和血清中棉酚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运用高效液相(HPLC)方法对新近育成的特殊和普通的无腺体陆地棉及特殊和普通的有腺体陆地棉及海岛棉等多种遗传类型品种材料的棉酚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以一反向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 0.5%的醋酸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建立了分离度好、准确而快速的棉酚HPLC测定方法:其最低检测限量3×10-6g/mL-1,精密度(RSD)和准确度(RME)均小于10%,回收率为100.4%~103.2%.分析表明,不同遗传类型品种材料种子的棉酚含量差异极大.通过准确的高效液相分析展示出各种遗传类型尤其是特殊腺体类等珍贵资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天然植物棉花中的棉酚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 .全文以棉酚及棉酚的衍生物为例在三个方面 (抗生育作用、抗癌作用以及其它方面 )进行综述 .并着重阐述该物质对男性抗生育能力的机理和主要副作用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5.
在种用蛋鸡的饲料中掺入占日粮10%、15%、20%、25%的未经脱酚除理的机榨棉仁饼(含游离棉酚0.137%)喂饲246天,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产蛋率随加入棉仁饼比率的增加而降低,蛋壳易破损,蛋黄膜变褐,但不易解黄;受精率无差异,但弱胚率增加,孵化率降低;屠体肌肉、肝脏中游离棉酚含量均超过鲜重的0.05%。  相似文献   

16.
鱼类饲料配方及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约300种养殖鱼类中,仅50种有营养学数据,不到10 种有完全的营养学数据.在饲料蛋白源中,鱼粉是鲑鳟鱼类饲料的主要蛋白源,蛋白质含量为60%~80 %.肉骨粉一般蛋白质含量为50 %左右,赖氨酸含量较鱼粉低.肉骨粉灰分含量可到30 %,限制了其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一般在鲑鳟鱼类饲料中用量不超过10 %,温水性鱼类饲料中用量不超过15 %.血粉蛋白质含量为80 %~86 %,是很好的赖氨酸来源,但缺乏蛋氨酸.血粉的适口性较差,在鲑鳟饲料中用量不超过10 %,温水性鱼类饲料中不超过5 %.肉骨-血粉混合物的营养成分与鱼粉接近,可完全替代沟鲶饲料中的鱼粉.鸡肉粉蛋白质含量为60 %~70 %,可替代鲑鳟饲料中10 %的鱼粉及温水性鱼类饲料中50 %的蛋白质.水解羽毛粉蛋白质含量约为85 %,但消化率较低.可替代鲑鳟及温水性鱼类饲料中10 %的蛋白质.鸡肉粉-羽毛粉混合物可替代虹鳟饲料中50 %的鱼粉.豆粕可替代虹鳟饲料中50 %的鱼粉蛋白,是温水性鱼类饲料的主要蛋白源.豆粕中存在一些抗营养因子.一般豆油提取过程可以分解大部分抗营养因子.一些报道表明进一步热处理可以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经过热处理的全脂豆粉,如果添加蛋氨酸及赖氨酸,可以替代虹鳟及鲤鱼饲料中50 %~75 %的鱼粉.棉粕对鱼的适口性好,但缺少赖氨酸.除非添加赖氨酸,棉粕在温水性鱼类饲料中用量不应超过30 %.花生粕适口性好,但缺少赖氨酸.添加量超过20 %时,需添加赖氨酸.葵花子粕赖氨酸含量较低,可替代虹鳟饲料中40%的鱼粉及温水性鱼类饲料中20 %的鱼粉.低毒菜粕可替代虹鳟饲料中66 %的鱼粉.添加增味剂后,去植酸菜籽蛋白浓缩物可完全替代虹鳟饲料中的鱼粉.玉米面筋含42 %~60 %的蛋白质,添加水平在虹鳟饲料可达20 %,鲤鱼饲料可达10 %.酒精业副产物含27 %蛋白质,适口性好但赖氨酸含量低,添加水平在虹鳟饲料可达10 %,温水性鱼类饲料可达30 %.非营养因子也会影响到饲料制作.如制作膨化饲料需至少25 %的谷类原料.棉粕含量过高会减缓挤压速度.非营养性添加剂包括黏合剂、类胡萝卜素、鱼药、激素、抗微生物及真菌制剂、抗氧化剂、增味剂,但不应在饲料中添加纤维素,其含量应尽量降低.饲料制作工艺包括蒸汽制粒及挤压.挤压可制作浮性、沉性及缓沉性饲料,并能提高消化率,但会分解一些维生素.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新疆兵团第六师新湖垦区机械采棉存在的问题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使该技术在我区得以顺利推广,进而减少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职工的定额承包面积,增加职工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棉酚及其衍生物的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天然植物棉花中的棉酚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全文以棉酚及棉酚的衍生物为例在三个方面(抗生育作用、抗癌作用以及其它方面)进行综述。并着重阐述该物质对男性抗生育能力的机理和主要副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六种毒性低于棉酚的酚醛类化合物对雌性大鼠的抗生育作用。将妊娠大鼠按不同药物及不同剂量分组,在动物妊娠第七天,分别在子宫内注入棉酚衍生物,于妊娠第14天剖腹观察宫内胚胎情况。结果表明,六种棉酚衍生物在剂量大于棉酚抗早孕药量一倍时,均有显著的抗早孕作用。抗早孕率为95—100%。与棉酚同剂量时,其中三种的抗早孕作用显著下降,抗早孕率低干55%。2,4二羟基荼醛的抗早孕作用也显著低于棉酚。酚醛类 NC009的抗早孕作用虽然很强。但局部刺激症状严重,似不宜作局部抗生育药。酚醛类 NS013具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当与棉酚同剂量时,抗孕作用超过棉酚。剂量为棉酚的2/3时,抗早孕率为95.7%,当剂量为棉酚的1/2时,抗早孕率为89.4%。由此可见,毒性低于棉酚的酚醛类 NS013有希望代替棉酚作为女性局部抗生育药物。即代替手术作为人工流产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程志军 《甘肃科技》2010,26(15):42-43,37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氧化剂BHA(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二叔丁基羟基甲苯)和有毒物质游离棉酚的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3+300)=84+16;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30nm。此3种物质分离良好,BHA、BHT和游离棉酚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5ng、10ng和5ng,回收率为90.7%~105.1%,相对标准偏差为0.93%~1.7%;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及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