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知识》前几期发表了几篇讨论西欧地位问题的文章,各抒己见,拜读之后得益匪浅。笔者不揣冒昧,也想就西欧与美国的关系谈些看法。我的观点是:欧美关系主要是联盟关系,在联盟的基础上,西欧争取与美国完全平等的地位。为了说明这种关系,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欧美联盟的形成。欧关联盟主要是在1948—1949年通过布鲁塞尔条约、美国的范登堡法案及北大西洋公约的基础上建立的。就西欧来讲,欧美联盟关系基本上经历了“依靠——转变——独立”的发展过程。1、从40到50年代后期,主要是依靠美国;2、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表明欧洲大国都无力与美苏抗衡,但美国又不会为了西欧而牺牲自己的战略利益与苏联对抗。因而西欧主要国家先后进行了反思并酝酿转变。3、英国一面实行独立  相似文献   

2.
西欧自觉能力有限,又恐美国的新孤立主义抬头,因此欧洲回到了美国在1991年的主张……最近,英法德等国先后提出了西欧同美国重建跨大西洋共同体的主张。这一主张说明欧美企图在冷战后的新形势下,.重新调整和确立它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以适应21世纪欧美双边关系发展的需要。欧洲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稚尔塔"格局打破了,西欧不再感到苏联是多大的现实威胁,政治经济问题因而处于突出地位,美欧联盟的战略塞础也发生功摇。现在,整个欧洲正从“雅尔塔”格局向着新的格局过渡。东欧局势及苏联东欧关系经历着深刻变化,西欧局势及美国西欧关系同样也在变化着。欧美关系的全面调整已经开始,而且具  相似文献   

4.
西欧一直致力于防务联合,但始终是在曲折中缓慢推进。这既有内部原因,也受外力制约,美国的因素贯穿防务联合的整个历程。西欧防务联合是一个多棱镜,从中可以折射出西欧国家对欧洲安全环境、美欧关系以及西欧大国之间角逐的五颜六色的政治光带。总的来看,战后半个世纪以来,西欧防务联合可分为两个阶段:在冷战结束之前,它走的是一条从搞独立的“纯”西欧防务联合到后来有美国参加的“准”西欧防务联合的曲折道路;冷战  相似文献   

5.
欧美关系,在当今国际斗争的总格局中,是联合抗苏力量内部的关系。美国新总统里根上台以后,欧美关系的这一基本性质没有改变。但是,由于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基调与其前任有所不同等原因,欧美之间需要在新的条件下取得协调。一个时期以来,西欧主要国家的领导人接踵访美,里根政府的要员也相继访问西欧。双方都在互相摸底,进行游说,施加影响。现在欧美磋商的过程还在继续,欧美关系还在调整中,但眼下暴露出来的矛盾不少。西方舆论界对此议论颇多。由于欧美关系直接影响到联合抗苏的前景,这方面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注意。背景里根上台以后,对苏联推行较为强硬的路线。他表示要优先考虑加强西方军事力量,同时提出要修改美苏第二个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并“联系”苏联在各地的表现来确定是否同苏联继续谈判,压苏联收敛其侵略扩张活动。对盟国,里根表示要加强磋商,以重振  相似文献   

6.
《杭州科技》2010,(4):51-54
<正>二战后的二、三十年里,美国经济独立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这种优势受到了来自西欧和日本等国经济崛起的冲击。面对这种变化,大企业适应缓慢,小企业在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西欧同第三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西欧国家较大幅度地调整同第三世界的政治经济关系,逐步向第三世界靠拢。这是第三世界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和加强团结、坚持斗争的结果,也是苏美争霸、特别是苏联在欧洲外围地区加紧扩张渗透而严重威胁西欧利益和安全的结果。此外,因为西欧在一九七三到七五年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激烈震荡,而至今仍在停滞膨胀的困境中挣扎,再加新的石油危机又使资本主义世界陷入极大的混乱和困难,所以西欧的有识之士,越来越把改善和发展同第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各种力量正在重新分化组合,国际力量结构处于大变动之中。欧美关系也经历着战后以来的转折性变化。东西方对抗不复存在,华约消失,苏联解体,失去共同敌人后的欧美关系将如何发展变化,这也是动荡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其演变结果将对未来的欧洲和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欧美关系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关系都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调整,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作为国际经济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经济内部,美国、西欧和日本日趋形成“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而且三方关系还在发生着微妙而激烈的变化从一家发号施令到三极竞争70年代初,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不半衡发展,二战后处于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美国实力大大削弱,而西欧和日本经  相似文献   

10.
很久以来,世界上人才一直呈现为单向流动:即富国流向穷国,宗主国流向殖民地和附庸国,欧洲流向美洲。到本世纪中叶,情况才发生了变化,人才流动变得复杂起来。由于战后欧美等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拉开了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距离,致使很多欧洲移民返回欧洲或来到美国,同时也促使一些贫穷落后和不很发达国家的人才流到国外。进入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人才的反向流动现象日  相似文献   

11.
我们正处在核时代向太空时代转化的历史时期,核成慑战略发生了变化。建立在核威慑基拙上的欧美战略和安全关系因此受到了动摇。当前美苏军控谈判又直接触及西欧的防务和安全,使欧美在战略安全问题上的矛盾进一步深化。现在西欧强调维特核威慑和美欧战略挂钩,美国却趋向在美欧防务联结中处于较超脱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西欧本来是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体系的“核心”和“关鍵”地区,美国在这里一向駐有重兵。但是由于苏联領导集团同美帝国主义在西欧大搞“緩和”,于是美帝国主义就把西欧的駐軍源源东調,开赴南越,屠杀越南人民。目前美国在西欧各国駐扎的軍队共有三十一万八千人,其中陆軍二十四万人,空軍六万人,海軍一万八千人。此外在这个地区活动的第六舰队有二万四千人。这些軍队在西欧主要国家和地区分布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不久以前发生的布魯塞尔談判的破裂,是战后帝国主义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結果,是資本主义政治經济发展不平衡的結果。政治是經济的集中表現,所以这归根到底是由于美国和西欧經济实力对比产生了新的变化,而不能不在一系列的問題上反映出来。因此,观察一下美国和西欧經济实力对比的变化,对于了解目前帝国主义之間的矛盾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四十多年来,欧洲一分为二,北约华约两大集团对峙。这种局面似乎颇为稳定,令人仿佛觉得还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其实不然。1973年基辛格曾经倡导“欧洲年”,实质是想稳住美国的盟主地位,可是西欧不买他的账,结果没成。1989年东欧形势剧变,倒使这年出乎意料地成了真正的“欧洲年”。格局变化新旧交替1989年可说是欧洲战后历史的转折点。战后时期就此告终。进入90年代,欧洲跨入了“后战后时  相似文献   

15.
在跨进1965年之际,西方有关人士都承认,一次新的经济危机的魅影正笼罩着大西洋两岸——-美国与西欧。近年来,力量的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受到西欧日益严重的挑战,斗争十分激烈。现在,在危机阴影笼罩下,双方势将为转嫁各自的经济困难而使斗争进一步激化。这不能不使美国统治集团忧心忡忡。美国最担心的是两件事。一是英国经济的异常困难,英镑已陷于惊涛骇汉之中;英镑的崩溃很可能迅速波及原已岌岌可危的美元。二是法国同美国全面对抗的政策,将进一步动摇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对西欧的经济形势、动向,当然要密切注意。下面摘译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欧洲通讯,就是瞻望和报道西欧各主要国家在新的一年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动向的。——编者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斗争的总格局中,现在西欧处于什么地位?在苏美加紧争夺战略重点欧洲的情况下,西欧目前形势如何?对于面临的问题和今后的前途,西欧国家是怎样看待的?所有这些,不仅在西欧,而且在国际上,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西欧基本情况和特点经过战后三十多年,西欧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西欧已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从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西欧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通过引进美国资本和技术,利用不等价交换从第三世界取得的廉价原料,获得了  相似文献   

17.
对欧美苏关系的观察不能简单化。它们既是三角关系,又非三足鼎立。欧美既是盟国,又不平等。西欧既要在美苏争夺中站在美国一边,又要避免卷入美苏对抗。它要打破美苏两极格局,又必须接受这一格局的现状。本文分析了这一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各个方面,指出了西欧力量的限度,阐明了由此产生的西欧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8.
美欧矛盾近几个月来,围绕西欧同苏联的天然气管道交易,美国同西欧之间的争吵空前激烈,大西洋两岸笼罩着一片紧张气氛。纠纷的由来是,西欧国家同苏联经过六年谈判之后,去年底和今年初以来陆续签订了向苏联购买天然气的合同,同时承担为苏联提供资金、技术和管道设备。美国多次表示反对而无效。6月18日,里根总统突然宣布,扩大对苏经济制裁,禁止西欧的美国子公司和持有美国许可证的西欧公司向苏联提供天然气管道设备;这项禁令定于8月21日生效。美国商务部还宣布,任何外国公司如违反禁令,它将被禁止从美国得到“商品或情报”。  相似文献   

19.
西欧同美国结盟,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共同对付苏联,这种基本格局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保持下去。这就决定了西欧地位的局限性和脆弱性。但在推动世界多极化、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牵制美苏、改善南北关系等方面,西欧仍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英阿马岛战争对美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美国同交战双方的关系都非同寻常,一个是传统的存在特殊关系的盟国,一个是阻止苏联在拉美扩张的重要支持力量。但从其全球战略利益出发,美国在马岛战争中站在了英国一边。战后,美国调整同拉美国家的关系,美英特殊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