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是甲状腺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甲状腺机能的改变常常伴有心脏功能的异常.其中最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对交感_儿茶酚胺反应性的改变.已有研究表明这些变化与心脏肾上腺素受体密度的改变密切相关.在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大鼠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上调,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下调;在甲状腺机能减低时心脏β-AR下调,而α_1-AR的变化报道不一.心脏α_1-AR可分成α_(1A),α_(1B),α_(1D)3种亚型,心脏β-AR可分成β_1,β_2两种亚型.对甲状腺机能改变时心脏α_1-AR与β-AR上述亚型的改变则至今少见报道.本文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大鼠甲状腺机能改变时心脏α_1-AR及β-AR各亚型mRNA水平的改变,从基因转录水平上观察甲状腺素对大鼠心脏肾上腺素受体的调节作用.1材料与方法1.1 动物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20±15g.经腹腔注射L-T_4(200μg/100g体重/d,10d)或在饮水中加入0.2%2-thiouracid,20d,造成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低,对照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或饮不含药的水.到期用20%乌拉坦(5mL/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然后取心脏,立即存放液氮中保存.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T_3,T_4浓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巴斯德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Johan Hoebeke教授应邀为本刊撰写的专题综述。Hoebeke教授是国际上研究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权威领头人。本文总结了他十年间的研究成果。作者介绍了用一株抗β肾上腺素能受体单克隆抗体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进行分子解剖学研究的系列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发现抗独特型抗体的作用不像Jerne等人所描述的那样是起“分子模拟”作用,抗独特型抗体/独特型抗体或配体/β肾上腺素能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要发生一种“构像诱导”效应。这为研究抗独特型抗体和药物的分子作用机制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范高峰 《科学通报》1995,40(18):1695-1695
儿茶酚胺类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等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结合,调节机体的一系列生理反应.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α和β两型,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drenergic receptor,β-AR)与配基结合后,通过定位于细胞膜内侧的激活型G-蛋白(Stimulatory GTP-binding Protein,Gs)的偶联,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促进细胞内第二信使cAMP的形成,从而调节细胞的多种功能如物质代谢、离子交换、突触传递、基因转录、蛋白质生物合成和细胞的分裂、分化等.迄今,β-AR的纯化已在火鸡和蛙红细胞、仓鼠肺等组织中获得成功.本文用亲和层析法从北京鸭红细胞中纯化到β-AR  相似文献   

4.
大鼠主动脉和肾动脉中的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药理学特性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曾被分成α_(1A)-和α_(1B)-两种亚型;据此我们曾系统观察这两种亚型在大鼠血管中的分布、调节及信号转导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在大鼠主动脉和肾动脉中的功能性α_1-AR分别属于α_(1B)-和α_(1A)-AR亚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发现α_1-AR实际上还包含第三种亚型,即α_(1D)-AR亚型。因此有必要对我们曾报道的根据两种分型所观察到的大鼠血管的α_1-AR分型重新进行研究。本文采用离体血管收缩功能实验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3种α_1-AR亚型在大鼠主动脉和肾动脉的分布情况及其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Ⅱ上调心肌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桦  孙银平  邢东琦  刘洁  吴立玲 《科学通报》2001,46(17):1450-1453
从整体和细胞水平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肌细胞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受体-β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制备2KlC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术后4和8周测定尾动脉收缩压、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脏AngⅡ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脏PDGF受体-β含量,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观察AngⅡ刺激后PDFG受体-β的变化及药物对AngⅡ引起PDGF受体-β改变的影响,2K1C大鼠术后4,8周心脏AngⅡ含理增加,PDGF受体-β的含量分别长高了100.3%和127.1%,这一反应可被captopril所抑制,在培养的心肌细胞,AngⅡ刺激PDGF受体-β含量增加47.1%,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可完全抑制AngⅡ所PDGF受体-β上调,磷脂酶C(PLC)抑制剂U73122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上游激酶的抑制剂PD98089可部分抑制AngⅡ上调PDGF受体-β的作用,因此,AngⅡ可通过其膜受体AT1介导心肌细胞PDGF受体-β上调,这一作用至少部分也地是PLC和ERK依赖的。  相似文献   

6.
丁玄宙 《科学通报》1988,33(14):1108-1108
目前资料表明,阿片肽受体广泛存在于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自然杀伤(NK)细胞]上。其中对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受体已有专门报道,所发现的受体多达20余种,但至今尚未见到有关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nd)受体在Mφ上形态学分布的报道。在以往的实验中,我们曾发现β-End具有明显抑制大鼠腹  相似文献   

7.
黄晓峰  张远强  朴永安  吴明惠 《科学通报》1996,41(16):1513-1516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一种含53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分子量6.045ku。已知EGF可促使新生大鼠肝细胞的分裂,并刺激肝细胞DNA的合成。在这些肝细胞的表面已证明具有EGF的受体,Mullhaupt等证明肝有EGF的RNA表达。但至今为止有关EGF在肝癌细胞的定位尚未见报道。Gusterson等发现EGF受体在人肝癌细胞的分布,但对EGF受体在癌细胞的具体定位无详细描述。本研究以培养的大鼠肝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EGF及其受体在肝癌细胞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EGF在肝癌细胞中的意义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早孕大鼠子宫雌二醇受体的荧光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惠民 《科学通报》1984,29(21):1331-1331
荧光标记雌二醇用于组织化学探测雌激素受体,比~3H-雌二醇具有更为简捷、直观的优点。我们合成了4-亚氨基-N-异硫氰酸荧光素17β-雌二醇(简称4NHEF),曾半定量地测定了大鼠子宫对4NHEF的结合力,并用雌二醇及4NHEF对大鼠子宫匀浆受体蛋白的竞争结合以及4NHEF和FITC对非靶组织的对照比较等方法,初步论证了4NHEF对雌二醇受体是  相似文献   

9.
王锋 《科学通报》1986,31(12):952-952
许多膜结合受体如胰岛素、β-肾上腺素以及M、N型乙酰胆碱受体都是糖蛋白,1982年,Simon实验室根据从大鼠、蟾蜍、小鸡、牛以及人脑细胞膜溶脱的阿片受体能滞留于麦胚凝集素-琼脂糖层析柱,并被N-乙酰葡萄糖胺专一洗脱的事实,提出阿片受体可能也是糖蛋白的观点,1984年国际麻醉品会议(INRC)上,Valette等报道人胎盘膜阿片受体具有  相似文献   

10.
刘勇敏 《科学通报》1990,35(18):1439-1439
本研究首次发现:在油酸所致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or 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肺组织中肾上腺素能受体系统发生了失衡性变化。应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分别  相似文献   

11.
董尔丹 《科学通报》1995,40(9):837-837
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可以分成α_(1A)-和α_(1B)-AR两种亚型,这两种亚型在大鼠不同血管的分布有很大差异,例如主动脉主要含α_(1B)-AR亚型,肾动脉主要含α_(1A)-AR亚型,我们以前的工作还证明α_1-AR两种亚型激动时都能引起肌醇磷脂水解,但它们在这两种亚型所介导血管收缩中所起作用有何差异尚缺乏研究.本文利用特异性工具药,在磷酸肌醇(InsPs)蓄积  相似文献   

12.
谢翠微 《科学通报》1982,27(15):960-960
本文研究α和β受体阻断剂对大鼠电针耐受和吗啡耐受的影响。 1.持续电针耐受与吗啡耐受现象 从大鼠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进针,给予3伏2-15Hz的疏密式脉冲刺激,以辐射热-甩尾法测痛,连续电针6小时。可见针刺镇痛效果(痛阈升高%)由初期的  相似文献   

13.
用Sepharose-沙丁胺醇亲和色谱柱从家兔肺组织中纯化得到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drenoceptor, β2- AR), 以大孔硅胶为载体, 采用温和的化学偶联方法, 将β2-AR通过共价键均匀地固载在大孔硅胶表面, 用硫酸沙丁胺醇、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和盐酸普萘洛尔表征β2-AR色谱柱的保留特性, 从而建立了β2-AR亲和色谱方法, 并将该法用于苦杏仁粗提物中活性成分的筛选. 结果表明, 色谱固定相上的β2-AR能保持其生物活性和选择性; 苦杏仁粗提物中与该受体色谱柱有保留作用的活性成分为苦杏仁苷. 与已有色谱筛选方法相比, 该法具有稳定性好和选择性强的特点, 可对中药中与β2-AR作用的活性成分进行快速准确筛选, 可为中药等复杂体系中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穆小民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7,42(22):2446-2448
孤儿受体(Orphan receptor)是一类目前还未发现其配体的核受体,它与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及维生素D3受体同属一个家族。目前发现的孤儿受体成员众多,其中TR3(NGFIB,Nur 77)是一种独特的孤儿受体,它是早期即刻表达基因(immediate-early gene)的产物,其表达可被血清生长因子等多种刺激所诱导。TR3的生理功能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已知TR3参与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轴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在T细胞活化所诱导的细胞程序化死亡(apoptosis)中起关键作用,并调控类固醇21-羟化酶基因的表达。目前国际上对TR3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结构和调控机理方面,而对其在睾丸内受体蛋白和其mRNA的定位和表达的研究则未见报道。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了孤儿受体TR3蛋白及其mRNA在大鼠睾丸中的定位和表达。结果表明,在大鼠睾丸中孤儿受体TR3蛋白特异定位于生精细胞,其mRNA在生精细胞特异表达,说明TR3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徐仁宝 《科学通报》1986,31(14):1113-1113
我们曾报告大鼠烫伤后肝、脑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结合容量(Ro)减少,同时还伴有平衡解离常数(K_d)增加,提示烫伤后GCR分子可能有构象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探讨这问题,本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研究了烫伤后肝、脑胞液GCR沉降速度的变化,并对其变化的机制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志民 《科学通报》1991,36(10):782-782
人外周血白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有昼夜节律,其节律伴有靶细胞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反应性的节律性改变,说明GR的昼夜节律有生理意义。已知,血浆GC浓度的昼夜节律十分明显,而受体又受自身同种激素的调节,因此,GR昼夜节律是否继发于GC节律值得研究。已知柯兴(Cushing)氏综合征患者血浆GC的昼夜节律发生改变(消失或倒置)。为此,对GR的改变进行研究,证明GR的节律是自主的,不继发于GC节律。  相似文献   

17.
陈启盛 《科学通报》1983,28(5):312-312
我们曾报告,大鼠电针镇痛效果与全脑和垂体内β-内啡肽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但各脑区β-内啡肽分布不均,所发挥的生理效应也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研究β-内啡肽在电针镇痛中的作用部位,我们测定了电针镇痛时大鼠不同脑区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对去甲肾上腺素转动蛋白(NET)第7跨膜区的Ser^354和Ser^375进行了突变研究。结果表明,上述2个位点双突变后,NET的底物转运活力下降到本底水平。考虑到这2个氨基酸残基在同一转运蛋白家族中的保守性以及和β-肾上腺素受体中的相似性,推测它们在NET中的作用与底物的识别与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19.
大鼠杏仁核内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加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学才 《科学通报》1985,30(5):385-385
情绪活动可以影响心率和血压,这是生理学中熟知的事实。情绪活动受边缘系统控制。许多电生理工作证明,电刺激大脑边缘系统某些结构可产生多种植物性反应,特别是引起心血管活动的改变。最近有实验指出,给大鼠杏仁核较弱的电刺激(4—5V,80Hz),可引起心血管活动的明显抑制。但关于杏仁核内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元受何种神经递质的支配,尚缺乏具体资料。本工作应用脑内微量注射的方法向大鼠杏仁核内注射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ISO),观察其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ISO的效应是否能为β拮抗剂心得安所阻断。  相似文献   

20.
大鼠脊髓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谷氨酸(Glutamate,Glu)是哺乳动物神经元的主要兴奋性递质.Glu受体有N-甲基- 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a-氨基-3-羟基-5-甲基-4-异(口恶)唑丙酸酯(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ate,AMPA)/红藻酸(kainic acid,KA)受体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mGluR)三种类型.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功地克隆了mGluR受体的7种亚型,制成了特异性抗体,并普查了大鼠全脑内mGluR5亚型和小脑内mGluR2、mGluR3亚型的分布.已知脊髓后根节内有许多含Glu的神经元,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Glu是将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向中枢传递的重要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ate,AMPA)/红藻酸(kainic acid,KA)受体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mGluR)三种类型.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功地克隆了mGluR受体的7种亚型,制成了特异性抗体,并普查了大鼠全脑内mGluR5亚型和小脑内mGluR2、mGluR3亚型的分布.已知脊髓后根节内有许多含Glu的神经元,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Glu是将外周伤害性刺激信息向中枢传递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