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亚洲无脊椎动物免疫学研讨会(The Asian Invertebrate Immunology Symposium)于2016年10月14~17日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共同主办。浙江大学陈学新教授、韩国釜山大学Bok Luel Lee教授、日本九州大学Shun-ichiro Kawabata教授和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所凌尔军研究员共同担任大会组委会主席。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中科院沈阳金属所杨柯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研制开发的一种兼具结构、耐蚀和抗菌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材料——抗菌不锈钢,通过了沈阳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由中科院生态所、沈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东北大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一致  相似文献   

3.
发现     
《科技潮》2013,(1):8
我科学家发现人体免疫系统工作新机制日前,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许琛琦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的最新成果,首次证明钙离子能改变脂分子功能来帮助T淋巴细胞活化,提高T细胞对外来抗原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这项新成果对治疗自身免疫病、慢性病毒感染、肿瘤等多种与T细胞相关的疾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物简介:孙铁珩,1938年3月出生于辽宁海城,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1981年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工作。同年赴日本东京大学作访问学者,1983年回到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历任污染生态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霓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另兼任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生态学杂志》主编等职。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3):14-14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最近,美国临床糖尿病权威杂志《糖尿病护理》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林旭团队有关中国中老年人群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以及维生素D缺乏与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研究方面的最新发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科技》2007,(9):28-28
近日,中科院项目评估监理中心组织包括陈凯先院士、孙汉董院士、马宏建、孔令义、杜冠华研究员等国内同行知名专家组对由昆明植物所郝小江研究员、上海药物所丁健研究员、上海生化所李伯良研究员共同主持的中科院“九五”重大项目和特别支持项目“治疗数种重要疾病新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进行了项目结题后的后评估。  相似文献   

7.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环境专业委员会,在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等单位的支持和协助下,于1985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郑州主持召开了植物水分及抗旱生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五十多位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王洪春研究员、中科院西北水保所山仑付研究员、中科院上海植生所章城付研究员分别作了《植物抗旱性试验方法的比较》、《旱地农业中若干生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科技》2009,8(6):87-87
3月3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丁建平课题组与第二军医大学郭亚军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单克隆抗体药物Efalizumab(商品名Raptiva,Genentech/Xoma)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9.
2012年5月15日下午,地质学系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聘任仪式在太白校区钟健报告厅举行。校长方光华出席聘任仪式,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张宏福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王岳军研究员,美国怀俄明大学能源学院焦尊生研究员,百篇优秀博  相似文献   

10.
2月28日,李洪钟、张懿院士一行应邀访问成都分队。陪同访问的有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助理朱庆山研究员,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部长唐历。双方围绕院地合作,特别是过程所与攀钢在川的项目合作交换了意见。成都分院科技处汇报了2011年  相似文献   

11.
杨培志     
杨培志,男,1966年5月生,云南大理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师从于邓佩珍教授和干福熹院士;1999年8月~2001年11月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做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殷之文院士;2001年11月~2003年2月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做访问学者;2003年3月~2004年12月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事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研究,  相似文献   

12.
1 长效碳酸氢铵 系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制的一种改性新氮肥.与普通碳铵相比,其氮素利用率提高10%,肥效期由35天延长至110天,可增产13%左右.中科院与化工部拟在全国几百个碳酸氢铵厂逐步推广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12月25日,绵阳市副市长孙福全一行到成都分院及相关研究所进行访问调研。双方就进一步深化院市合作,加强绵阳市与中科院联系与交流,促进双方在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共享进行了座谈。成都分院党组副书记王嘉图出席并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4.
由市科技党委、市科委、市科协联办,上海科技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氯碱杯”’97上海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日前揭晓。 1.上海生命科学研究获重大突破,1月6日,国家科委、中科院、市政府联合发布新闻:洪国藩研究员主持构建成功世界上第一张高分辨率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徐国良研究组、李劲松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小鼠早期胚胎中母源和父源基因组在单细胞的受精卵阶段,均会发生大规模的DNA主动和被动去甲基化,DNA双加氧酶Tet3介导了主动去甲基化的发生,而糖苷酶TDG并不参与该过程。研究中,科学家利用最近发展的单细胞简并代表性甲基化测序、发夹DNA甲基化测序以  相似文献   

16.
中科院从“八五”期间科技成果中筛选出10项农业优秀适用技术向全国重点推广。这10项适用技术是: 一、长效碳酸氢铵。是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制的一种改性新氮肥,与普通碳铵相比,其氮素利用率提高10%,肥效期由35天延长至110天,可增产13%左右。  相似文献   

17.
春之颂     
当日历一页页翻尽,我们告别了1996。刚刚走过的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意味着耕耘与收获,蕴含着成功和希望。 迈进1997,冬日的空气寒冷而清爽。然而,科技界却为人们送来了春的消息:1月6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联合发布:在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研究员洪国藩同志的领导下,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在全球首次建构成功  相似文献   

18.
邵则信 上海市复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197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环境生物学专业。任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总支书记、服务公司总经理 1998年创办科技型公司 2001年任上海复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现兼任香港发明家商会特聘专家、中科院植物所药用植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顾问  相似文献   

19.
曲园学人     
解学军,男,1968年生。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中科院院士郭雷研究员;2001-2003在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导师中科院院士张嗣瀛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1年破格晋升教授,2003年评为曲阜师范大学“应用数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0.
迎接未来的植物生理学ToMeettheFuturePhytophysiology¥//沈允钢(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200032)21世纪即将到来,生物科学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曾经长期处于主要只能作外表观察描述的浅析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