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孙顺才 《科学通报》1986,31(7):537-537
一、湖泊形态特征及自然概况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它位于坦荡的太湖平原上,其北为长江河口段及锡澄虞高亢平原区,南为杭嘉湖平原,西为宜溧山地、茅山山地以及洮、滆湖冲积湖积平原,东为上海地区的冈身地带及海积平原区。太湖则位于这平原中部湖荡众多的低洼地区,湖泊面积为2427.8平方公里,除去湖中岛屿面积外,湖泊实际水面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太湖南北长68.5公里,  相似文献   

2.
世界最高地--青藏高原有着全球最密集的高原湖泊群.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如一粒粒清澈的珠玑,散布在苍莽的雪域山原之间,让冷峻奇崛的青藏高原平添了几分妩媚的色彩.据调查,拥有高原湖泊数量最多的是西藏自治区,其次是青海省.青海省的湖泊,与西藏多为咸水湖不同的是,既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许多湖泊是中国乃至世界名湖,风光绝美,资源丰厚,珍藏甚多,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3.
龙山 《科学之友》2009,(12):36-39
世界最高地——青藏高原有着全球最密集的高原湖泊群。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如一粒粒清澈的珠玑,散布在苍莽的雪域山原之间,让冷峻奇崛的青藏高原平添了几分妩媚的色彩。据调查,拥有高原湖泊数量最多的是西藏自治区,其次是青海省。青海省的湖泊,与西藏多为咸水湖不同的是,既有咸水湖又有淡水湖,许多湖泊是中国乃至世界名湖,风光绝美,资源丰厚,珍藏甚多,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4.
熊雄  吴辰熙 《自然杂志》2021,43(4):243-25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内陆水体的微塑料污染状况。湖泊由于其独特的水文水动力特征,可能成为流域内微塑料的重要汇,因此湖泊也是内陆水体微塑料污染研究重点关注的区域。目前,对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大中型湖泊的相关研究发现了丰度较高的微塑料污染。流域内人类活动产生的塑料垃圾是湖泊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并且对湖泊中微塑料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人类活动密集的湖泊和水库区域微塑料丰度也较高。风力和湖流作用下微塑料在湖泊内水平迁移;而在相对静稳的湖泊中,水动力条件、生物膜和颗粒物的协同作用、水生生物的摄食,使得微塑料从水表层到沉积物表层垂向迁移。未来,湖泊微塑料污染还需要采用标准化调查方法,进一步解析微塑料污染的来源,并从生态系统角度评估湖泊微塑料污染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5.
拉姆拉措湖     
拉姆拉措湖是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藏语意为"吉祥天姆湖"、"圣姆湖"。拉姆拉措湖为一高山淡水湖,湖面海拨高达5000多米,湖面积约1平方千米,形似椭圆,犹如群山环抱的一面镜子,景致秀美。  相似文献   

6.
间歇性内陆水域是重要的碳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赵敏 《科学通报》2020,65(16):1581-1591
内陆水域包括河流、溪水和湖泊、水库以及水池,会部分出现暂时性或者季节性甚至年际性的干旱,称之为间歇性内陆水域.随着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人类活动加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原因,其面积不断增加.然而,内陆水域CO_2排放研究基本集中在常流水域,对于间歇性水域的CO_2排放研究较少,国内目前还未展开相关的工作.本文综述了现今所知的包括河流溪水和湖泊水库以及水池在内的间歇性内陆水域在干旱和再浸润时CO_2排放,讨论这两个阶段CO_2释放通量的控制因素和作用机理.间歇性内陆水域在干旱时沉积物暴露接触到更多氧气,有机质分解作用增强;分解速率除受温度和湿度控制外,还受上覆植被的影响,存在时空差异性.再浸润时发生类似土壤中"桦木效应",间歇性内陆水域CO_2释放浓度迅速增加, CO_2排放通量受沉积物理化性质和温湿度影响.最后估算间歇性内陆水域CO_2排放量为每年0.51 Pg C,约占全球内陆水域CO_2(未计间歇性内陆水域)排放量的1/4,是全球内陆水域重要的碳源.因此,计算全球内陆水域的CO_2排放量时,应该把间歇性内水域考虑进去,这将有助于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区域和全球碳循环.  相似文献   

7.
黄麒 《科学通报》1980,25(21):990-990
我国青藏高原的湖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面积最大的内陆湖区之一.这些湖泊多为构造湖,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受着构造因素的控制。在这些湖泊中盐湖占一百多个。盐湖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石盐、芒硝、锶盐、硼酸盐、锂盐和钾盐的产地。本文报道了青藏高原几个盐湖的C~(14)年龄,并对其近三万年来的沉积旋迥进行了剖析,根据上述资料认为该区更新世与全新世的界线划在一万年左右为妥。  相似文献   

8.
一、水资源及其重要性我们经常所说的水资源实际上主要是河川径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所形成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地下水、淡水湖、江河水仅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7%。  相似文献   

9.
白公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西南约40km处的怀头他拉乡,白公山的西南有两座高原湖泊,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藏高原之上,一座叫托素湖,一座被称为可鲁克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托素湖为咸水湖,而可鲁克湖为淡水湖,其间由一条巴音河相连,但水质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10.
白公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西南约40 km处的怀头他拉乡,白公山的西南有两座高原湖泊,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藏高原之上,一座叫托素湖,一座被称为可鲁克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托素湖为咸水湖,而可鲁克湖为淡水湖,其间由一条巴音河相连,但水质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11.
肃文 《科学之友》2007,(9A):29-29
白公山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西南约40km处的怀头他拉乡,白公山的西南有两座高原湖泊,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藏高原之上,一座叫托素湖,一座被称为可鲁克湖。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托素湖为咸水湖,而可鲁克湖为淡水湖,其间由一条巴音河相连,但水质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12.
在发现者号航天飞机的每一 次飞行中;宇航员们都会拍摄大 量的照片,以供科学研究。这些 照片真实地呈现了我们的家 园──地球的本色,也记录了人 类聚居的这个星球近半个世纪的 变迁。 从非洲到亚洲 发现者号正在穿越非洲大 陆,离工作开始还有20分钟,工 作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被那扇窗口 所吸引。窗外的景观正发生着惊 人的巨变;发现者号飞过撒哈拉 沙漠上空,向南推进,浩瀚的黄 色沙海变成了丰茂葱翠的草原。 宇航员在寻找乍得湖,这个 位于赤道附近的湖泊;正好处于 北部撒哈拉沙漠和南部草原的中 间,其附近地区被称作撒哈尔。 乍得湖的水位高低是确定撒哈尔 地区干湿程度的最好标识。此时 的乍得湖上空云雾重重,对这里 的生物来说无疑是个好兆头。 塞伦盖提平原距离东非海岸 560多公里。这是个多雨的地 区,从航天飞机上看到它总是被 一系列狂劲的暴风雨云团所覆 盖O这些风暴孕育了大地上新的 生命OD 在航天飞机上看到的非洲之夜,月光如水,悬浮的云彩也被照得轮廓分明,不时的,有小亮点和灯光闪烁的城市从窗外掠过。那些随处可见的小亮点是什么Q是火’白天,从扎伊尔到马达加斯加,几乎到处都能看到烟雾。非洲的绿色正在逐步被焚烧成农田。这一过程透...  相似文献   

13.
天鹅悲歌     
当麦苗也不足以维持生计或被人逐赶时,天鹅不得不转向其他海域或向内陆湖泊扩散,终于有一天,它们找到了另外一种可以果腹的东西--垃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晚第四纪湖泊数据库》完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革  薛滨 《科学通报》2001,46(15):1320-1320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得到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成功地完成了《中国晚第四纪湖泊数据库》,填补了全球数据库在该地区的空白. 由于水资源短缺对人类生存的直接威胁,降水及相应的水循环演变的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领域中核心课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剑桥大学D.Grove和A.Street教授从研究非洲内陆封闭湖泊开始,建立了全球《牛津古湖泊数据库》.随后对外流湖泊与气候变化的基础理论研究,推动了外流湖泊作为重要的气候变化记录研究的开展,于20世纪90年代先后完成了《欧洲…  相似文献   

15.
湖岗光释光测年揭示的近200 ka 兴凯湖湖泊环境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芸  沈吉  雷国良  汪勇 《科学通报》2011,56(24):2017-2025
横跨中俄边界的兴凯湖是东北亚最大的淡水湖, 该湖北部平原上展布有四道由风浪搬运堆积而成的湖岗, 主要发育于湖泊持续稳定的扩张期, 并在大规模湖退过程中保存. 利用湖岗剖面沉积物中的18 个光释光测年数据, 对各道湖岗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研究并恢复出其主要的发育时期, 结合多项指标分析, 发现近200 ka 兴凯湖北部和东北部湖岸线阶段性向南退缩, 期间至少出现了4 次大规模湖侵和3 次湖退, 在193~183, 136~130, 24~15 及3 ka 至今为湖泊稳定扩张期, 各期结束后湖水快速大幅退缩. 研究结果显示中更新世以来兴凯湖大规模的扩张和收缩分别与全球气候冷期和暖期相对应, 气候冷暖变化通过影响流域内河谷的冲积积累强度和湖区的相对湿度控制湖泊的长期演化. 此外, MIS3a 时期兴凯湖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湖侵可能与该期较大降水有关, 而在千年尺度上短期湖泊水位波动也更直接地响应于区域降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中国古代称其"北海",那里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主要的活动地区,汉代苏武牧羊即在此地。"贝加尔"一词源于布里亚特语,意为"天然之海"。该湖湖面狭长弯曲,好像一轮弯弯的月亮镶嵌在崇山峻岭中。它长636km,平均宽48km,最宽处79.4km,面积约31500km2,是世界上第七大湖泊。贝加尔湖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容纳了地球全部淡水的1/5,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的总水量。  相似文献   

17.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中国古代称其"北海",那里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主要的活动地区,汉代苏武牧羊即在此地."贝加尔"一词源于布里亚特语,意为"天然之海".该湖湖面狭长弯曲,好像一轮弯弯的月亮镶嵌在崇山峻岭中.它长636 km,平均宽48 km,最宽处79.4 km,面积约31500 k㎡,是世界上第七大湖泊.贝加尔湖是全世界最深也是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容纳了地球全部淡水的1/5,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的总水量.  相似文献   

18.
高原鸟岛     
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很神秘的湖泊,那里水天一色,群鸟飞翔,就如天使的国度,它就是我国内陆的第一大湖——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共和县西部,面积约463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9米。这里是青海省最大的自然风景区,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揽胜。  相似文献   

19.
位于我国东南部典型季风区与西北内陆干旱区之间过渡区的黄土高原中西部缺乏中晚全新世以来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 通过对黄土高原发现的六盘山天池湖泊沉积物进行孢粉、磁化率、沉积物色度指标分析, 结合陆源植物残体的高精度AMS 测年控制, 获得了中晚全新世 6200 年来的高分辨率气候变化记录. 初步的结果表明, 该区域和季风区石笋为代表的大的气候框架记录比较一致, 但在气候事件上提供了更为翔实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顾兆炎 《科学通报》1993,38(1):61-61
青藏高原季风不仅是今天重要的气候现象,而且也是第四纪时期重要的气候特征,它随高原的隆起而出现,是由高原上的大气与周围同等高度的自由大气间的热力差季节性变化所产生。然而有限的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区的连续的沉积物记录并未能确切地说明青藏高原季风这一重要现象的变化,18000a B.P.以来北半球季风变化的模拟也未获得青藏高原的证据。色林错为内陆封闭湖泊,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地区(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