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烈日炎炎,和家人在墨西哥度假的迈克尔准备享受一下游泳的清凉.他刚跳入泳池,大腿后面就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他一把扯下泳裤,光着身子跳上来,他的大腿像着了火一样,疼痛难忍.在他身后,一条黄色的、十分难看的小东西正在水面上游动. 人们马上把迈克尔送到当地的红十字医院,医生确诊,罪魁祸首是北美洲最具毒性的树皮蝎.被这种蝎子袭击的人首先表现为剧痛,然后是浑身电击般的感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迈克尔及时接受了抗毒血清注射,疼痛在30个小时之后才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2.
正莫妮卡·琼斯(Monika Jones)在她第一个儿子出生不久就被告知他得了一种少见的神经病变,使他的一侧脑半球异常增大,因此小亨利每天会有几百次的癫痫发作。尽管接受了高剂量的药物治疗,但一次次的发作仍然折磨着这个布娃娃一样的孩子。他从三个半月起经历了几次手术,最终在三岁时完成了全大脑半球的切除。  相似文献   

3.
创意贵在新     
迈克尔在墨尔本旅游时,为了筹措车船费,决定出其不意,塑造一个活体雕像,表现行为艺术向路人募集费用。为此,他购置了一只长方形木箱,在木箱和自己的衣裤鞋帽上喷上银灰色油漆.然后又在自己的脸上和手上喷上银灰色的粉末。人站在木箱上纹丝不动,一座活体雕像由此诞生了。雕像以假乱真,令路人啧啧称奇,纷纷友好地往他放在地上的帽子里扔钱币。仅仅几个小时,迈克尔就筹足了往后多日的所需费用。  相似文献   

4.
他是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擅长各种大血管手术及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他发明和创新了多种手术方法,使我国大动脉血管损坏和治疗的研究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他的专著已成为血管外科专业经典教科书,为提高我国血管外科治疗和研究的国际地位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先生. 谁能想到,这个为无数人解除了病痛的当代"华佗",竟然曾连续三年饱尝哮喘病的折磨,还有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一开始汪忠镐只是偶然间会感到憋闷,紧接着就是剧烈地咳嗽,被呼吸科医生诊断为老年慢性哮喘.谁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咳嗽起来简直可以用"死去活来"来形容,每一次他都会感到身体如筛糠般地抖动,嗓子里就如塞进了一团棉花,上气不接下气,窒息了一般.  相似文献   

5.
2000年春末,约翰·古塔(John Guttag,右图)经历了一次手术后在家休养。那是一个修复膝盖韧带的简单手术,当他还没打算好何时去医院复诊时,他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回家抱怨胸部疼痛,古塔的妻子急忙开车把儿子送到了医院,在那里,他的儿子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肺病并立即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6.
在厄瓜多尔的偏远一隅,研究者对一种罕见的侏儒症进行研究后有了惊人的发现:携带这种基因缺陷的人,居然可以对癌症和其他一些疾病产生免疫。一种罕见的侏儒症1988年12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阿兰·罗森布鲁姆(Arlan Rosenbloom)来到了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去医治那里的一些患者。作为内分泌学家,在过去十年里,他已经收治了当地几个缺乏生长激素的儿童,这类患者在他佛罗里达大学的诊所里很常见。这也是他第一次深入南美洲治疗当地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1968年12月20日,美国旧金山北边的维拉吉地区,一个名叫戴维的人和他的妻子被人谋杀。次年7月,差不多在同一地区,另一对夫妻迈克尔和达琳被人用半自动枪枪击,所幸的是迈克尔活下来了。事后,他竭力描写案发时的情景,但警方仍无法确定谁是凶手。 此后,有个人分别寄信给旧金山市府、主审官和维拉吉的行政官员。信很难懂,不仅许多单词拼写错误,语法不通,而且1/3用的是密码,但从中仍能隐约看出信与谋杀有关。警方将这三封信公诸于众,希望有人能破解其中的密码。结果有一封信被破译,从内容上看写信人热衷于杀戮,而且对…  相似文献   

8.
在“9·11”劫机犯阿塔登上他要劫持的飞机,将飞机撞向世贸双塔前,他的面孔曾在机场的摄影机里一闪而过。就在这一闪的空隙,摄影机有没有可能认出这个似曾相识的可疑面孔呢? “9·11”之前,答案是:不可能。但如今,一对以色列天才双胞胎兄弟迈克尔·布隆斯蒂恩和亚力克斯·布隆斯蒂恩为世人解  相似文献   

9.
一位五十五岁的农民,由于连续的“小中风”,说话含糊不清。右臂和右腿也举止不便。他在佛蒙特医科大学接受手术治疗。神经外科医生在他阻塞的脑动脉旁,另搞了一根脑血管。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医生用十几根象头发一样细的线,连接两根直径只有火柴棒一半的微血管。这次手术也许能排除一次会使他一命呜呼的大中风。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诊疗所,外科医生为一位四十四岁的家庭主妇摘除了唯一剩下的一个肾。医生在手术台上给一只象气球一样的肾脏主动脉瘤施行手术,如果右肾仍在病人体内,医生就无法接近动脉瘤。当这个手术完成时,动脉瘤被摘除了,主动  相似文献   

10.
医病犬埃拉     
王广树 《科学之友》2007,(8A):56-57
疾病让迈克尔·尼科苦不堪言,但是,埃拉却让奇迹发生了。 埃拉是尼科的爱犬,它与尼科形影不离,帮他进行功能恢复治疗——用鼻子拱触。用舌头舔他的患处,一段时间后,尼科的病好了。他由一个半残疾的病人成为了随埃拉一起为患者治病的医疗队员。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大海里的翻车魨,体形很奇特,没有尾鳍,后部在高高的三角形背部臀鳍之后截然而止,整个身体呈卵圆形或圆形,因此被戏称为“大海的太阳”。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医学、生物工程及治疗科学教授埃斯特万·G·伯查德(Esteban G.Burchard)认为,有效的临床研究必须考虑到所有种族——将任何种族排除在外都可能危及大量人群。1997年,我还住在波士顿的哈佛医学院里。一名非洲裔美国少年被发现死在了离教学医院几个街区外。他在抓着他的吸入器时因突发哮喘而死。众所周知,美国的少数族裔在类似哮喘和癌症  相似文献   

13.
<正>阿蒂亚是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最受世人关注的是他的"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也被他自己视作是"做过的最好的事情"。2019年1月11日,英国数学家迈克尔·阿蒂亚(Michael Atiyah)去世,享年89岁。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是继牛顿之后第一个将数学与物理完美结合的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证实了阿蒂  相似文献   

14.
迈克尔·格雷斯,一个从小生长在美国乔治亚州中部起伏山区的孩子,摆弄蛇是他最大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爱好已经变成了他的专业。现在格雷斯把他的时间都花在了乔治亚州佛罗里达技术研究所的蛇实验室里了,他想从那些令他着魔的爬行动物身上了解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格雷斯已发现响尾蛇科的毒蛇能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精确地观察世界:它们既可以像人一样,用眼睛建立起周围世界的视觉影像,同时又能使用特别敏感的红外感受器,根据周围物体发出的热量建立一个相似的图像。而且,这两套系统可以来回切换,或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一次,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去一家学校讲课,途径巴黎的塞纳河。他在河边上走着,还不断地琢磨正在研究的问题。走呀,想呀,他随意拣起河边的一块鹅卵石,顺手把它装进衣袋里。接着又走呀,想呀。过了一会儿,他又把手伸进衣袋里掏出那块"鹅卵石",抛入河中。当他讲完课,想看一看时间,便伸手到衣袋里去掏怀表,拿出来一看,他愣住了,哪有什么怀表,手中竟是那块鹅卵石。怀表呢?早被他当成石块扔到河里去了。  相似文献   

16.
几十年来,受到热捧的恐龙一直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激发了关于恐龙的许多想象,最异想天开、最具挑战力的想法就是让恐龙复活. 《侏罗纪公园》的创作者迈克尔·克赖顿提议,我们可以从琥珀里保存完好的吸血昆虫体内获得恐龙的DNA.好消息是:琥珀(变成化石的树液)里有时确实能将一些生活在远古时代的昆虫化石完好地保存下来;坏消息是:我们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可用的DNA.问题在于受到了DNA分子半衰期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200年前,德国医生弗兰士·安东·梅塞发现了“动物催眠术”。那时,他把催眠术描述成为一种可以从一个人身上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有用的液体”. 在第一种止痛药被发现之前,人们常常在手术前用催眠术来减轻病人的痛苦。最近,在慕尼黑举行的第一届德国催眠术大会上,美国医生伯诺莱·W·牛顿宣布说,用催眠疗效治疗癌症非常有效(牛顿在洛杉矶他自己的学院里对  相似文献   

18.
粟裕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杰出的将领。他的一生经历了几百次战斗,6次负伤,颅内体内都留有弹片弹头。他亲自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苏中七战七捷、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被公认为“常胜将军”。  相似文献   

19.
张维 《自然杂志》2007,29(4):244-248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前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吴文俊院士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及数学史家,他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有独到的见解与成果,在拓扑学研究和数学机械化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数学机械化研究方向的主要开拓者,两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2006年获邵逸夫科学奖。勤奋求学的少年时代1919年5月12日,吴文俊出生于上海,他是家中的长子,4岁时就被送进弄堂里的文蔚小学读书,学一些很简单的课程。他下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一次,活泼好动的幼弟文杰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当时表面看好象伤得并不重,没想到几…  相似文献   

20.
医病犬埃拉     
疾病让迈克尔·尼科苦不堪言,但是,埃拉却让奇迹发生了。埃拉是尼科的爱犬,它与尼科形影不离,帮他进行功能恢复治疗——用鼻子拱触。用舌头舔他的患处,一段时间后,尼科的病好了。他由一个半残疾的病人成为了随埃拉一起为患者治病的医疗队员。尼科当时患的是局部神经损伤症,在埃拉的陪同下,他每天到圣莫尼卡医疗中心进行神经功能恢复锻炼,疗效很明显,不但比一般病人恢复得快,而且功能恢复得也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