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似乎并不是很难识别这一些喜欢编造谣言的人们,藏匿于他们的谎言以及谣言背后所深藏着的是何种动机,也许,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按照我198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一个论点来分析和比较日本和美国的工业政策与劳资关系。从1970年代初开始,美国生产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节节失利。美国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减退。当然,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可能不是一个国家的唯一重要标准。但是最近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成绩已影响了它的国内生产,这又影响了世界上其他民主国家的发展。作为战后自由市场指导下的国家的领袖,美国有责任干得更多更好。美国人还没有失去信任,但是他们必须明白自己的前进方向。我在此阐述日本体制的几个方面,希望有些能够为美国实业界所采纳(或许先从在美国营业的日本公司开始),从而使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复活。约翰·齐斯曼(John Zysman)已指出,早在1970年代末,美国就已重视日本了。在1970年代,西方国家的很多人都已清楚,苏联或中国的经济型式对资本主义经济不是行之有效的指南或模式,从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都对日本经济予以更大的注意,虽然它还没有象苏联经济一样成为科学研究的一个主题。一直到1980年左右,对日本经济的研究才达到相当出色的地步。最近有几部重要的著作已问世。在美国,一组政治经济学家正在考察日本政府机构执行的目标产业政策,即通过政府的政策的贯彻来促进有前途的新产业。最近日本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贸易摩擦,使人们注意到了这些政策。经济学家们正竭力想揭示这种目标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及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影响。通过对日本经济的分析,他们已开始重新思考美国经济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R人都长了一个大小相差不多的 脑袋,为什么有的人成为了科学家、艺术家、伟人,而多数人则不能呢? 美国《时代》周刊最近报道了一项科学研究,认为音乐家的听力特别好是因为他们的大脑结构于常人。优秀的音乐家一般都有一种所谓的“十全之耳”,能精确辨认一个音符或一组和音中的个别音符和一种声音的频率。普通人是以右脑来分辨音符的,而优秀音乐家则以左脑来分辨音符。他们能在1000赫兹的声音中觉察到低于1赫兹的频率变化。普通人  相似文献   

4.
<正>当结束一天的辛劳生活,你是否想过,在这个24小时结束之后,你可以为地球留下什么。美国人克里斯托弗曾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调查,他以4000人的日常生活为研究样本,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观察之后,他发现绝大多数人在一天24小时中为这个地球做出的贡献远远少于他们所消耗的能量和资源。一个人在一天里,至少要消耗55千克的矿物资源,200千克的生  相似文献   

5.
阿碧 《世界科学》2012,(4):66-F0004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邀游太空似乎是一个终身难以实现的梦想.动辄数千万美元的太空游显然与他们无缘。然而,美国研究人员声称.真正的“平民太空游”时代或将就要来临.因为他们正在研制一种可以行驶在太空中的磁悬浮列车(星际列车)。  相似文献   

6.
1964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立实验室的一个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基本粒子——Ω~-粒子。这个粒子正是1962年盖尔曼(Murray Gell-Mann)根据他所提出的八重法模型所预言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吻合得这样好,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这使人们不禁回忆起上一世纪门捷列夫根据周期表成功地预言新元素的情景,在周期表的背后不正隐藏着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奥秘吗?而今,Ω~-粒子的发现使人类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战斗进入了更深的一个层次,新的一页又揭开了。  相似文献   

7.
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宝贵的知识或技能,但可能很少知道怎样在一个单位或部门里必定会碰到的时常变化的活动、相互关系及由此而引起的心理调节中去锻炼和造就自己的一身。具有同等学历的人同时进入一个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部分人的能力和工作成就明显地高于其它人,怎样去解释他们的成长呢?他们所做的工作与其它人有什么区别?他们的整个工作历程  相似文献   

8.
人际联系和性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一个经典的六度分离理论(Six Degree of Separation),这个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勒姆(Stanley M ilgram)于1967年提出的,指的是任何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朋友的朋友建立起相互联系,而这两个陌生人之间建立联系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当时米勒姆在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州随机挑选了400人邮寄包裹,让他们通过熟人将包裹转送给马萨诸塞州的一位陌生人。结果证明,只要经过6个人的倒手,就可以送达最后的陌生人。在互联网诞生后,这个理论得到进一步验证。在有166个国家60000多人的一项实验中,…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费米到了芝加哥大学工作,在物理系和新建立的核学研究所(该所现在以他的名字命名)。那时,大学里的学术研究工作和研究生教学正在恢复中,为战争所耽误的学生们蜂拥般地回到了校园。芝加哥大学物理学研究生的注册人数特别的多。他们之中究竟有多少人为费米的名字所吸引而前来芝加哥,我们很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就我个人来说,即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当1945年11月由中国来到美国时,我便已经决心跟随费米或威格纳学习。但是我知道,战争工作使得他们减少了自己大学的人员。我记得有一天,在我抵达纽约  相似文献   

10.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科学家新的研究表明,藏族人能够适应高海拔环境,多亏了他们的祖先与已经灭绝的人种混血所留给他们的基因。数千年前,一个罕见的基因变异(该基因主要用于身体血红蛋白的制造,而血红蛋白会携带血液中的氧气),在迁移到高原的藏族人身上普遍出现。这一变异使他们在海拔15000英尺甚至更高的地方也能生存下来,而普通人在高海拔地区血液会变得粘稠而导致心血管疾病。"我们有非常明确的证据表明,这种基因来自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是一个神秘的人类种族,  相似文献   

11.
<正>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一个镇上居住的西班牙后裔的天主教徒中有一群"秘密的犹太人",他们是从哪里来?他们隐藏着什么秘密?又是谁揭开了这一秘密?2001年9月的一天,在美国丹佛市,卡斯特拉诺、莉萨、杰夫·肖和阿克赛尔在一起聚餐。他们是来自附近医院的遗传基因顾问和遗传性肿瘤研究专家,只要聚在一起,就总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令他们惊讶的是,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有几例西班牙后裔妇女患有与某个特定遗传基因变异相关的恶性乳腺癌病例。这些女性都集中在与新墨西哥相邻的南科罗拉多。  相似文献   

12.
正●一项新的关于美国创新者的广泛的人口统计学研究指出,美国创新者的典型不是在车库里创办公司的年轻的白种大学辍学生。据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的乔治梅森大学(GMU)和华盛顿特区的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的研究人员推断,一个在美国大公司辛苦工作的中年男博士——可能在国外出生,比史蒂夫·乔布斯或比尔·盖茨更有可能是下一个重大创新背后的实施者。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流行观念认为美国创新者是具有雄才伟略的早慧的大学辍学生,其实不然,实际上往往是有经验的受过高等教育者。"该研究调查了与"有意义有市场  相似文献   

13.
下面的预言令人感到惊奇,似乎不可能实现.但这些预言是美国最有学识而又十分保守的人提出来的.本文作者走访了最大的几个研究所,向最有远见卓识和非常谨慎的人请教,请他们每个人提出预测:从2001年起以后一个世纪是什么样子.我把他们的预言详细记录如下: 五亿人口美国可能从三亿五千万人增加到五亿人.在大运河竣工后,尼加拉瓜将要求加入美国,第二个将是墨西哥.欧洲将扩大势力范围,使很多中美、南美共和国加入他们的联盟.  相似文献   

14.
从科学家鉴定出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那时起,社会性的恐惧、忌讳、羞辱和歧视就与这种流行病相伴而行。迅速传播的歧视,加剧了对易受感染人群以及携带病毒生存的人们的偏见。艾滋病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和它作为一个生物学和医学问题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综观全世界,艾滋病的广泛传播已经激起了人们的同情和互助合作,从而为他们、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福祉。但当一个个被艾滋病病毒感染(或疑被感染)的人被家庭、爱他们的人或社会所拒绝的时候,这种病也就与羞辱、压抑和歧视难解难分。这种拒绝,在北半球的富国和南半球的穷国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5.
磁力与用药     
药物学家们正在进行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他们打算将药物与磁粉结合在一起送进人体,通过一个磁场的作用,使药物集中到体内需要它们的部位去。美国北西部大学医学院的肯尼斯·威德,乔治·福雷特和安德鲁·森叶已将一种含抗癌药亚德里亚霉素的蛋白朊微粒与四氧化三铁磁粉结合在一起。他们使用热处理或与甲醛反应的方法来稳定药物微粒,使药物的释放率保持在—个适当的水平。他们首先用一个老鼠做试验,通过一个强磁场的作用使供给老鼠的药物的一半剂量都集中到老鼠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美国法律和实践的变化,使企业对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逐渐拥有了更多的权利,但控制知识并非易事。20世纪90年代末,企业管理者和学术界的研究人员试图解决他们所认为的一个紧迫且日益严重的问题:当工业界的知识型员工离开时,他们不可避免会同时带走宝贵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并不担心专利文件被人窃取,他们担心的是会失去一批隐形的技能,如对公司流程的深入了解,与其他技术工人的关系,以及与刚从大学毕业的人相比,有经验的员工拥有的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他们自我标榜为目前最新潮的男性.他们不是同性恋,也不是易性癖,他们只是想在某些方面像女性那样装扮自己.他们很享受自己有别同性的追求,毫不介意背后的嘲笑与议论.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是十足的男子汉、合格的丈夫或慈祥的父亲,几乎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西方社会问题专家们认为:准确地说,与其说他们在追求某种性倾向,还不如说和某种时尚搭界.因为这一群人的口号就是:可以过类似同性恋的"生活",但不做同性恋.  相似文献   

18.
孙文德 《科学之友》2000,(12):36-37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麦克林托克教授最近在其专著《教育的未来》中指出:因特网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广阔无比的学习空间。在这个新世界里,将不存在任何障碍,凡有志于获得知识的人都将拥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与传统实体教育不同的是,网络教育不仅可以实行远程教授,而且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它的交互性。通过因特网和电子邮件,学生可以下载他所需要的各种教材和参考资料,可以选择喜欢听的课,甚至可以要求某一位教师给他补讲某一节课的内容。反过来,教师可以随时抽查某一位学生的作业  相似文献   

19.
美国波士顿,一位中年男子正在一个特殊的书写板上画画,他画的是铁锤、杯子和各种动物.在他的身边有一些人,一人手握秒表在掐算时间,一人将现场科学家的谈话翻译成土耳其语,有几人在屋角悄悄地议论,另外还有几人只是静静地在观察.令人称奇的是,这位在众人瞩目之下作画的男子,竟然是一位双目失明、根本看不见东西的盲人.他们在做什么?原来,这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实验,研究人员正准备在这个中年男子作画的时候对他进行脑扫描,他们想解开一个谜.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亚洲国家的学生数学成绩较美国学生优秀?是亚洲人更聪明?是他们受教育早?还是家庭教育方法更得当?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史蒂文森教授带着上述种种疑问对美国、日本、中国的3500名一年级和3500名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表明: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远不如亚洲学生,这种差距从幼儿园开始,在漫长地学习生活中差距变得越来越大。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