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隆大事记     
《大自然探索》2003,(5):21-21
1995年7月,苏格兰科学家运用早期胚胎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了两头绵羊,这被看作是多莉诞生的前奏。 1997年2月,苏格兰科学家用从一只6岁母羊的乳房上取下的组织克隆了绵羊“多莉”。  相似文献   

2.
正在多利羊诞生20周年之际,埃文·卡拉韦以卡伦·沃克、比尔·里奇、安吉拉·斯科特、艾伦·科尔曼、伊恩·维尔穆特、约翰·布拉肯、安格利卡·施尼克、哈里·格里芬和吉姆·麦克维尔等当年经历者的描述为基本内容,为您讲述世界上最著名的绵羊背后的故事。1996年7月5日,第一只由成体细胞克隆的哺乳动物——多利羊在英国爱丁堡郊外的罗斯林研  相似文献   

3.
1997年2月27日,英国权威杂志《NATURE》(自然)上刊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由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胚胎学家维尔穆特博士率领的科研小组,用无性繁殖(克隆)技术,成功地复制了一头芬兰多赛特绵羊—多利。消息一公诸于世,引起全球的轰动。上至国家总统要员,下至普通百姓,不论是生物学家、医学家,还是伦理学家,都在议论“多利”,众说不一。多利的产生,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震撼?因为多利的诞生,使经由高等动物的体细胞无性繁殖成一个动物,从不可能变成完全有可能。众所周知,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生命延续,都要经过…  相似文献   

4.
绵羊“多利”的创造者们宣布 ,名为“布莉特尼”(Britney)的鸡将成为媒体新的焦点。曾经克隆出绵羊“多利”的实验室打算开发克隆鸡 ,并从这种鸡生的蛋中提取抗癌药物。海伦·桑是罗斯林研究所一个研究小组的负责人 ,罗斯林研究所致力于这一研究达 1 0年之久。海伦将尝试两种方法将基因植入鸡蛋。一种方法是将所需的基因包直接注入鸡蛋的“胚盘” ,即一小块直径为 2毫米的白色蛋黄 ,它含有母体鸡的母系DNA ,希望通过这种方法生产出的鸡可以吸收抗体基因包。它包括一个可以激活输卵管中抗体基因的“开关” ,这样抗体就只会在蛋白中…  相似文献   

5.
“克隆”技术的社会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1世纪将是生物学的时代,在下一个时代里,生物学的科学研究及其应用将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这是一个建立在综观科学历程基础上的对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的合理推测。在即将跨进新千年之际,这个预测似乎已经悄悄地在向现实靠近。今年的2月27日,英国的《自然》杂志报道了首例无性繁殖的克隆绵羊“多利”由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维尔穆特博士及其领导的研究小组培植成功。一时在世界各地激起了激烈的反响,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医学界,而且扩展到了社会各界。克隆绵羊对社会的冲击不只是由于这项技术本…  相似文献   

6.
《世界科学》2006,(8):22-24
10年前的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头“无性繁殖”的绵羊——“多利”在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培育成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只用动物的体细胞复制出来的哺乳动物。几个月后,英国《自然》杂志刊文,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重大科学成就。旋即,“多利”羊、“克隆”等名词风靡世界,一批批克隆动物此后相继问世。“多利”羊对经典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冲击是根本而深远的,以至于10年后的今天,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学家依然在思考“多利”羊留下的遗产,由“多利”羊引出的一系列课题依然在考验当代生命科学家的智慧。为了纪念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问世10周年,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梳理一下未来克隆技术领域若干有待攻克的突破口,《文汇报》记者江世亮回访了9年多前参加该报召开的探讨“多利”羊问世科学意义的两位知名学者——中科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施履吉先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遗传学家曾溢滔先生。  相似文献   

7.
“多利”羊昨天庆祝了它的 5岁生日。然而 ,大多数克隆动物却没有这样幸运 ,它们很少长到成年 ,甚至出生前就死去了。美国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知道克隆动物成功率如此之低的原因。克隆的不可预测性似乎是由于某些不稳定的基因。这些基因的激活依赖于它们胚胎时生存于哪个母体中。这些“标记”基因哪些被激活 ,哪些被关闭 ,在克隆胚胎和正常胚胎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麻省理工学院的鲁道夫·詹尼斯 (RudolfJaenisch)及其同事们用胚胎干细胞核克隆了老鼠。这项研究显示胚胎干细胞比成年细胞的克隆成功率更高。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 …  相似文献   

8.
绵羊的故事     
1999年,我们将庆祝应用科学中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赞歌之一、由JamesCaird撰写的书籍──《自由盟为下的高农场:保护最好的代用品》出版150周年。当英国人首次进行自由贸易试验时,这场论战从19世纪中叶就开始了,人们并不鼓励农民依靠进口税收,而是鼓励农民转向科学以增强生产效率和利润,开创新技术的农业则被称为“高农场”。1997年,这一年的科学成就──多利,在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诞生了,那里是Caird的家乡,他是与高地和农业社会相关的农业改革的开拓者。在18和19世纪,这个在地貌上起伏不平的国家成了科学、技术和人类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一只在英国苏格兰降临仅7个月的雌性小绵羊"多莉"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多莉"从外表上看同其它羊羔没有什么差异,然而,与一般小绵羊不同的是,它不是由公羊的精子和母羊的卵子结合发育而成,而是英国科研人员利用人工方法,将母绵羊乳腺细胞同未受精的、剥去其基因密码的羊卵结合,发育生成胚胎,植入母羊体内后培育出的绵羊。这种生物技术科学上称之为"Clone"(克隆),亦称无性繁殖。英国卢斯林研究所为克隆多莉,曾经历了好几个步骤;第一步,研究人员从一成年母羊 A 乳腺上取下一细胞,在实验室中让其大量生长;第二  相似文献   

10.
去年,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伊恩·威尔莫斯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利用无性繁殖方法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如今,这只取名“多莉”的小羊已长成了成年羊,看起来同其他绵羊没有什么不同,但它却是世界上第一只只有母亲、没有父亲的绵羊,也是第一只没有父亲的哺乳动物。从遗传角度讲,“多莉”是它6岁母亲的复制品,和它的母亲完全一样。英国科学家在2月2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道了他们的这一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有生物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繁殖过程是这样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分裂、增殖形成胚胎,胚胎最后发育成成体动物。可见,哺乳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多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生命的诞生没有精子的参与。研究人员先将一个绵羊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吸出来,使其变成空壳,然后从一只6岁的母羊身上取出一个乳腺细胞,将其中的遗传物质注入卵细胞空壳中,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含有新的遗传物质但却没有受过精的卵细胞。  相似文献   

11.
当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成功地用体细胞克隆出“多利”羊之后,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轩然大波。卷入这场克隆热的,不仅有科学家,政治家,而且还包括普通老百姓。大家为什么热衷于“多利”羊呢?它带给我们什么?其实克隆动物的成功,在此之前早已有之。从两栖类动物,到鱼类,直至哺乳动物,生物学家都成功地克隆过。当初仅仅作为一项科学研究的成果,写成论文发表,这是司空见惯的,不足为奇。唯独这克隆羊非同一般,这是因为,它是用体细胞的遗传物质,说得具体些是用一头6岁的母绵羊的乳腺表皮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一个受精但去核的受精卵…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羊问世之后,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多利”,带给人们的既有惊喜,也有恐慌。当英国人宣布克隆绵羊成功之后,美国也宣布在1996年克隆重猴成功。因此舆论对“克隆人”深表担忧。于是政界出来宣布禁止用克隆技术复制人,同时呼吁立法加以阻止。对克隆技术的科学意义,应该正确地评价.不能误导。尤其对“克隆人”的问题更应慎之又慎。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在1997年2月27日刊登了一篇文章,向世人首先宣布复制绵羊成功。这标志着人类在生物科学研究领域获得新的突破。文章尚未发表之前,消息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3.
<正>说到剪刀,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于基因编辑的"剪刀",许多人肯定不会太清楚。它充满了神奇魔力,使得基因工程不断成为科技热点,备受世人关注。1997年,一只名叫"多利"的克隆羊在英国诞生,一时轰动世界。这是世界首例无性繁殖产生的哺乳动物,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一般认知。今年1月,一对名叫"中中"和"华华"的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这是利用  相似文献   

14.
易家康 《世界科学》2006,(11):34-35
10年前7月的一个夜晚,一只独特血统的小羊——“多莉”——出生在爱丁堡以南数英里以外的一个狭小窝棚里。从外表看,“多莉”与数千只在夏季出生的其他绵羊并无两样。然而不久,世人就确认“多莉”与众不同。它是从一只成年母羊身上取得的一个乳腺细胞克隆而成的,这一事实推翻了科学家们长期固守的教条,即认为这类事情在生物学上是不可能的。“多莉”羊的诞生在全世界的实验室里掀起了一场重复这一重大突破的竞赛,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人的克隆的恐慌,虽然这还遥遥无期。10年后,科学家才开始了解“多莉”是多么的不同。自这只小羊羔问世后,已有…  相似文献   

15.
接启明星联谊会副秘书长刘昌胜通知,本月要采访的启明星是上海医学遗传所的陈美江。我一听这个研究所的名称就有一种亲切感。我国第一头羊乳汁中表达治疗血友病乙人凝血因子见蛋白的转基因山羊就是从这家研究所诞生的,宣布这一消息的时间距英国罗斯林研究所那头著名的克隆羊多利问世仅一年,而且上海医学遗传所在转基因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有若于项突破,成功率也大大高于罗斯林研究所。当时我和其他媒体的同行一起参与了对这一重大成果的报道。通过做报道和宣传,我对作出这一重大成就的上海医学遗传所的研究专家渐渐地熟悉了,对他们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拔根毫毛、化身干万——今天,中国科学家让神话变成了现实。2018年1月25日,一则爆炸性新闻覆盖国内外各大主流媒体,更是刷爆微信朋友圈——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诞生。这一近20年没能攻破的世界性难题,被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历时5年一举拿下。克隆猴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上,这一成果也被誉为"世界级重大突破",有人甚至将其与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多莉"绵羊相提并论。更为重要的是,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将为规模化研制转基因猴和基因编辑猴提供便利,对研究人类神经疾病致病机理和筛选新药,  相似文献   

17.
1997年2月24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用取自一只6岁成年羊的乳腺细胞成功培育出“多利”羊后,中科院院士、胚胎发育专家施履吉先生等专家对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问世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时隔6年,当多利的死讯传来.记者就此再次征求施先生的意见时.这位著名细胞生物学家认为,“多利”之死再次提醒我们:“还是应该关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尽管人类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离真正能理解生命发生、发展整个过程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8.
正早在上世纪末,小母羊"多莉"的诞生就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动物克隆技术的激烈争论。仿佛一夜之间,克隆时代来到了人们眼前……在上海野生动物园,有一个由近50头色彩各异的山羊和绵羊共同组成的"羊村",其中三只通体白色的克隆山羊格外引人注目。20年前的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只用已经分化的成熟的体细胞克隆出的克隆羊多莉  相似文献   

19.
1997年2月23日,英国苏格兰罗斯林(Roslin)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他们的研究小组利用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基因结构完全相同的小羊“多莉”(Dolly),世界舆论哗然,近一段时间各大报章连篇累牍地报道、评论这一重要新闻。 这件事为什么如此特别?“克隆”是什么意思? “克隆”(clone)即“无性繁殖”之意。在中学我们学过的孤雌生殖就是一种动物无性繁殖;将新鲜的柳树枝条、杨树棍棒插入湿润的泥土,不久就会发芽,长出新的植株,这说的是植物的无性繁殖。植物的无性繁殖很普遍,我们每个人可能都见识过,但对动物界而言,只有极少数低等动物能实现无性生殖。 但是由于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大自然持续几万年、几百万年的自然生殖状况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20.
前几年,英国科学家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将一只成年绵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名为“多莉”的绵羊,轰动了整个世界。动物可以克隆,植物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