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美国中东特使墨菲的斡旋,在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主持下,黎以于11月重新就解决以从黎南部撤军的问题,举行军事谈判.从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以色列从其占领的黎巴嫩地区撤军的问题.1983年5月,美国一手促成黎以就撤军问题达成协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在入侵黎巴嫩31个月之后,今年1月20日开始撤军。这是它分三个阶段完全撤军计划中的第一阶段,预计到2月18日完成。这一阶段是从阿瓦利河以南和赛伊达地区撤至利塔尼河和纳巴提亚地区。第二阶段是从贝卡谷地撤至哈斯贝亚市周围。第三阶段是把侵黎以军全部撤回以色列境内。第二、三阶段的撤军何时进行,没有具体说明。据称全部撤军计划将在今年九、十月份以前完成。这个撤军计划并不是以黎谈判的结果,而是在谈判毫无实质进展的情况下,以色列单方面宣布的。  相似文献   

3.
5月26日黎巴嫩总理卡拉米决定关闭以色列驻黎联络处,该联络处是在去年签订黎以撤军协议后设立的。哥伦比亚政府与两支游击队组织达成一项关于全国谋求和平协议。28日,哥政府和最大的游击队组织“革命武装部队”之间实行停火。几内亚《自由报》刊载一项总统命令,几内亚人民革命共和国改名为几内亚共和国。  相似文献   

4.
①苏共中央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因病逝世,契尔年科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2月). ②黎巴嫩政府宣布废除黎巴嫩和以色列撤军协议,组成民族团结政府(4月). ③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在美国洛  相似文献   

5.
6月26日-7月10日26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美国在安理会否决一项要求以军和巴解武装力量同时从贝鲁特撤军的决议草案.27日,巴解提出关于政治解决黎危机建议,要求以军后撤五到十公里.29日,以拒绝巴解建议,坚持要求巴游击队向黎军缴械后离开黎.欧洲共同体十国决定暂停对以出售  相似文献   

6.
黎巴嫩同以色列今年5月中签署撤军协议后,中东形势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新变化。原有的格局已被打破,形势还在发展,但当前形势总的特点已经明朗,这就是:黎以协议搁浅,以里根方案为基础的中东和淡进程严重受挫;在阿拉伯世界内部,“温和派”  相似文献   

7.
4月25日至5月8日,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先后对埃及,以色列、黎巴嫩、约旦、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等六国进行了频繁而紧张的穿梭访问。5月6日黎以双方达成了一项以色列撤军的协议草案。在舒尔茨出访以前,中东的形势是:由于以色列坚持横蛮无理的要求,黎以美三方的撤军谈判已拖了4个月而毫无结果;黎两派民兵冲突加剧;美驻黎使馆挨炸;约旦一巴解组织谈判中断;叙以关系紧张;里根方案连遭挫折,有夭折之虞。与此同时,苏联改变了前一时期无所作为的态度,加强了对中东事务的影响。舒尔茨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促成撤军协议和其他活动来稳住阿拉伯温和国家,使已经搁浅的里根中东和平方案重新运转起来.以巩固和扩大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防止苏联进一步插手中东。  相似文献   

8.
黎以撤军协议已于5月17日签署。现在人们关注的是,这个协议能否实施和如何实施。从目前的情况看,协议的实施困难重重。以色列为撤军提出了一系列条件。这些条件在黎以协议中并未载明,但在美以秘密协议中却以美国对以色列的“谅解”形式表达出来。其中最主要的是叙利  相似文献   

9.
二月上旬以来,入侵黎巴嫩的以色列军队在实行第一阶段撤军前后,犯下了一系列新罪行。它在黎巴嫩南部连续对当地居民和抵抗力量进行了大规模镇压和扫荡,使数百人伤亡,上千人被逮捕审讯,大批房舍被夷为平地,许多人无家可归。以色列占领军不仅在其未撤出的地区实行暴政,而且还越过新防线重新进入其已撤出的地区,滥施杀掠。以色列把它的暴行说成是为对付“恐怖活动”而采取的“自卫措施”,实际上是企图打击和削弱黎巴嫩人民的反抗,同时显示它可以随意重返撤出地区的“威风”,以恐吓黎巴嫩人民。以色列外长沙米尔承认,以军采取的行动是“先发制人的措施”,为的是向黎人民表明,凡袭击以色列部队者不会不受到“严厉惩罚”。以色列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谈判,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终于在国际调解下,于1月17日正式签订了希伯伦撤军协议。这项协议规定以色列在10天之内从希伯伦80%的地方撤军,并规定从今年3月开始,按照1995年签订的第二个奥斯陆协议即扩大约旦河西岸自治协议,分三阶段撤出除犹太人定居点和军事地点以外的  相似文献   

11.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今年是“中东年”。确实,今年中东也确有“和平年”的势头。自年初以来,有关各方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进行了不懈努力,如:1月,叙利亚和以色列在华盛顿举行首脑(外长沙雷代表总统阿萨德)直接会谈;3月,克林顿赴日内瓦会见叙总统阿萨德;5月初,巴勒斯坦宣布推迟建国;5月24日,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7月,巴以美戴维营会谈,为签署最终协  相似文献   

12.
5月4日~5日,旨在打破中东和谈僵局的巴以美三方会谈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分别同内塔尼亚胡和阿拉法特进行了多轮单独会谈,但最终未能弥合分歧。伦敦会谈无果而终。伦敦会谈没有结果是在预料之中的。这次会谈的中心议题是美国提出的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13.1%的土地撤军方案。实际上,根据巴以奥斯陆协议,以色列早应分阶段完成从约旦河西岸大部分领土撤军,即以色列在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于去年5月开始前就撤出约旦河西岸40%的被占领土。巴勒斯坦方面一直坚持应按巴以已有协议确定以撤军幅度,但这次巴方在美国保证以色列将继续撤军的条件下接受了13.1%撤军幅度的美国方案。内塔尼亚胡虽然面临各方压力但仍拒绝接受13.1%的撤军幅度,据说以方最多只能答应交出11%的领土。实际上,在撤军幅度之争的背后,隐藏着双方更深刻的分歧,巴勒斯坦坚持要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内阁3月5日决定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后,以在黎南部的军事盟友南黎巴嫩军的时日就屈指可数了。南黎巴嫩军(南黎军)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1976年黎巴嫩内战期间诞生的基督教派的“自由黎巴嫩武装”。现有兵力约25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14.
2月15日,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发表声明,表示伊拉克愿意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去年8月2日通过的第660号决议,从科威特撤军,其主要的先决条件是:1、多国部队停止军事行动并实施全面和彻底的停火;2、废除安理会针对伊拉克的所有其他11项决议;取消对伊拉克的一切制裁和封锁;3、自停火之日起的一个月内,撤走美国等反伊联盟国家运抵中东和海湾国家的所有军队和武器装备;4、以色列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大通过的有关决议,从巴勒斯坦、戈兰高地和黎巴嫩撤军;如果以色列拒绝撤军,  相似文献   

15.
7月28日凌晨,在黎巴嫩南部纳巴蒂亚省的吉卜希特村附近,一架直升飞机突然降落,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从直升飞机里钻出25名以色列特种部队军人,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一家住宅,劫持了住宅主人及另外两人,尔后飞机腾空直飞以色列而去。被以色列绑架的人叫阿卜杜·克里姆·奥贝德,是黎巴嫩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地区的领导人,另两个人是他的助手。这起绑架事件立刻在黎巴嫩、中东地区和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色列遭到许多国家的谴责。事发后,黎巴嫩真主党的“世界被压迫者组织”威胁说,如果以色列不尽快释放奥贝德,那么被扣押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威廉·希金斯将被绞死。以色列对这一威胁未予置理。7月31日,“世界被压迫者组织”宣布,希金斯已被处死。该组织还提供了希金斯被绞死时的录  相似文献   

16.
1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797号决议,决定派遣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到莫桑比克,以监督执行莫桑比克《全面和平协定》。德国总理科尔14-16日访问俄罗斯。双方签署了8项协议,其主要内容为俄国将提前半年撤军,德国同意俄国延期8年偿还债务。 17日以色列当局驱逐了几百名被占瓴土巴勒斯坦人,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对。1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799号决议,强烈谴责以色列的驱逐行动,要求以色列立即把所有被驱逐的巴勒斯坦人安全送回被占领土。同日黎巴嫩政府表示拒绝接受被驱逐的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7.
11日黎巴嫩不承认以色列宣布的“完全撤军”。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阿尔及利亚总统沙德利讨论巴勒斯坦形势的最新发展。12日巴解组织拒绝以色列10日提出的中东谈判五点方案计划。15日阿拉法特的政治顾问哈尼·哈桑说,美国同意会晤巴解代表参加的约巴代表团。16日巴解在突尼斯发表声明拒绝交出防御性武器。17日贝鲁特难民营冲突各方在大马士革达成一项全面结束武装冲突的停火协议。18日贝鲁特巴勒斯坦难民营停火联合协调委员会在贝鲁特举行  相似文献   

18.
正当以色列被迫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和杰马耶勒总统决心推进全国和解之际,一向显得比较稳定和团结的基督教长枪党最近突然发生了分裂。这一事件使杰马耶勒总统的领导地位面临着新的挑战,给复杂多变的黎巴嫩局势增添了新的不稳因素,加剧了当前的黎巴嫩危机,很可能使整个局势进入一个新阶段。 3月12日,以长枪党民兵组织“黎巴嫩力量”的领导人之一盖亚盖亚为首的部分长枪党成员,宣布成立“基督教青年组织”,声言要纠正长枪党领导现行“向叙利亚方面屈从或投降”的路线,执行独立的政策。13日,“黎巴嫩力量”司令阿布·迪纳尔(杰马耶勒总统的亲侄儿)声明,从即日起,“黎巴嫩力量”在政治、安全、财政和新闻领域内独立,脱离长枪党领导。20  相似文献   

19.
时事点评     
美国会众院批准对华 PNTR。中美贸易关系有望正常化。但中国人民不会吞下法案拿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苦果。五个核大国在全面销毁核武器方面进一步向世界做出承诺,这对全球安全是件好事。美国在发展 NMD 问题上竭尽游说和打压之能事,欧洲盟国立场开始退缩。美国的矛头进一步向俄罗斯集中。德国外长菲舍尔提出联邦欧洲构想。想为欧洲建设打入强心剂。日本新首相森喜朗的皇国史观遭到各方批评,森喜朗政府的支持率在新首相的“不慎中”下挫不止。以色列巴拉克政府下险棋从南黎巴嫩撤军,丢下包袱以期促进各路和谈……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时空在这里纵横交错。几年前,一个黎巴嫩历史学家反思黎巴嫩历史,他把这里称做"有众多房客的房子"。黎巴嫩,面朝地中海,南临以色列,东与北部为叙利亚,建国不过数十年,历史却比尧舜还要古老个千八百年。整个国家面积没北京大,在联合国人类保护遗产挂号的地方有五个。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