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芹 《世界知识》2020,(1):34-35
2019年11月25至26日,为纪念韩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30周年,双方在韩国釜山举行了特别峰会,韩国及东盟十国领导人和高级官员参会。峰会发布了《韩国-东盟和平繁荣与伙伴关系联合愿景声明》和《特别峰会联合主席声明》两个文件,强调要全方位提升韩国与东盟的关系,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共同助力半岛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2.
正东盟共同体的理想很美好,但不可否认,现实却很骨感,难题和挑战仍需要东盟国家付出更多的努力。2015年12月31日,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的外长阿尼法发布一则声明说,东盟共同体当天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东盟地区一体化水平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东盟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按照常理,东盟国家该有一个特别的领导人峰会或者其他仪式来庆祝东盟共同体的建成。然而,事实上,除阿尼法的声明外,笔者并未在东盟秘书处网页或  相似文献   

3.
1998年地区形势的发展出现许多新特点,这些新特点引发了许多新思考。日前,本刊记者有幸参加了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国际问题基金会共同主办的1998年国际形势研讨会,深受启发,会后就几大国际问题同专家、学者进行了交谈。记者: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化及蔓延成为1998年世界形势最突出特点,它对地区形势产生重大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地区组织的东盟有哪些变化? 陆建人(社科院亚太所国关室主任):东盟作为  相似文献   

4.
外刊要论     
中国参与东盟推动的多边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至1995年)为被动参与;第二阶段(1996年至1999年)为积极参与;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为主动促进。中国自2000年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构想后,其多边外交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的多边主义有三大特点,一是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2月31日,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代表东盟发布声明说,东盟共同体正式成立。对此,国内学界和舆论褒贬不一。讽刺的人说,这是什么水平和层次的共同体啊,和欧盟完全没法比。也有人称,这样的共同体"亦真亦幻"。还有专家表示,东盟认为的"梦想成真"是否言之过早。担忧者则说,东盟建成共同体了,要真正一个声音说话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压力将更大了。从这些评论来看,笔者认为我们对东盟共同体的了解还比较肤浅。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与东盟毗邻而居,人员、贸易、投资的密切联系决定了联防联控疫情的必然性。4月14日,李克强总理在东盟与中日韩抗击新冠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上表示,从防控疫情角度讲,我们命运与共;从维护经济发展角度看,我们利益攸关。中国是东盟开展抗疫合作的第一个对象国,双方的合作很快与中日韩合作、东盟—中日韩(10+3)  相似文献   

7.
标签新闻     
《世界知识》2012,(23):12
"昨天(11月18日举行的东盟峰会上)部分表达出来的观点中,我们没想到有些观点直接变成了东盟的共识……对此我郑重声明,这并不是我们取得的共识。东盟方式不是我们惟一的道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我们有权利捍卫我们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中国—东盟关系的机遇,在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迎来难得的"机会窗口"。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9月7日,中国—东盟举行纪念峰会并发表主席声明,通过了双方"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和"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两份文件,规划加强双方在政治、安全、经贸、互联互通、教育、旅游、环境、次区域合  相似文献   

9.
2012年12月20日,第二十届“印度-东盟”纪念峰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会上双方通过了《印度-东盟:展望2020》声明,涉及双方在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各个方面的合作。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经济上,双方完成服务与投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政治上,双方将对话合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印度与东盟“甜蜜”关系迅速升温,各国媒体纷纷聚焦这种关系给双方带来的利益。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双方关系并非铁板一块。对此,本刊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庞中英教授,并将采访整理成文。  相似文献   

10.
自1997年金融风暴以来,东盟—日本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东盟—日本的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二是东盟的日本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欢迎日本在东南亚的政治与安全事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东盟—日本关系中增加了中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6月2日至3日,由中国驻东盟使团主办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研讨会"在印度尼西亚历史名城三宝垄举行,来自中国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和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近40位专家学者与会,笔者受邀参会。会后中国驻东盟大使徐步接受了《世界知识》杂志专访。  相似文献   

12.
吴正龙 《世界知识》2010,(10):33-33
<正>亚太地区正在成为全球新格局中的一个关键地区。这里地区合作机制众多,但这些机制都有不足和局限。4月9日,第16届东盟首脑峰会发表的主席声明指出,所有成员国"强调维护东盟在即将产生的地区合作框架中发挥核心作用的重要性和决心",  相似文献   

13.
<正>应东盟轮值主席国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1月12日至14日出席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九届东亚峰会,并对缅甸进行正式访问。13日上午,李克强在内比都出席第九届东亚峰会。东盟十国领导人以及韩、日、美、俄、印、澳、新等国领导人一同出席。缅甸总统吴登盛主持会议。李克强在讲话中说,东亚在过去几十年能够快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有一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东盟正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区域。当前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仍面临着一些障碍,高等教育合作能够沟通民心、增强政治互信、积累人才和技术、拉动经贸合作,从而帮助化解合作风险,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制定适应"一带一路"新形势的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政策,需回顾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历史进程。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经历了1991年前的铺垫期、1991年至2010年的巩固期和2010年以来的拓宽期3个历史阶段,将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一以贯之。针对当前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新形势,未来的政策既要灵活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对接东盟战略和东盟各国国情,还要保障人员流动的便利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从东盟的视角,基于东盟秘书处网站数据,用实证的方法,计算且深入比较了东盟与中国、东盟与日本产业内贸易的特点。从商品贸易结构上看,两者都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转向产业内贸易为主,但前者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于后者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和对外经贸合作的优先方向。1月7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东盟迎新春增合作系列活动,助力中国—东盟共同打造今后合作的"钻石十年"和升级版自贸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表示,中国和东盟作为战略伙伴已经携手走过了十个年头,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过去的十年是双方合作的黄金十年,"十年树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这棵大树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新的一年来临,双方将携手开创"钻石合作新十年"。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一体化起步较早,并分别建立了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东盟和阿盟。但东盟和阿盟在一体化进程中由于各自地区的文化形态、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建设等因素,呈现出不同的地区主义特点。本文通过研究东盟与阿盟一体化进程,在分析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的区域主义发展的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区域主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自从2009年东盟提出加快内部的互联互通以来,我国顺势把加强与东盟的互联互通、支持东盟内部的互联互通作为提高中国与东盟的相互依赖度和经济一体化水平、夯实中国与东盟关系基础的重要途径,互联互通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也成为每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面时必谈的话题之一。中国在2009年设立了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并向东盟国家提供150亿美元的信贷,以支持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去的几年里,中国  相似文献   

19.
越南作为2020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在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引领东盟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复苏,增强了东盟的凝聚力,也提升了其自身在东盟的影响力。但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年,越南还借助抗疫高举"适应"大旗,不断推进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区域安全秩序构建,而且利用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身份,持续谋求其区域问题立场的"合法化"。  相似文献   

20.
问:去年12月14日至16日,江泽民主席在东盟成立30周年之际前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参加并出席东盟9国与东亚3国、东盟9国与中国的首脑非正式会晤。这是东亚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请评价其意义和影响。答:这次东盟—中日韩(简称“9 3”)和东盟—中国(简称“9 1”)首脑非正式会晤是东亚国家与东盟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