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5日至23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在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直接参与下,在美国马里兰州怀伊种植园就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等问题举行全封闭式的艰难谈判。会谈最终达成所谓“临时和平协议”,长期陷于僵局(长达19个月)的巴以和平进程得以重新启动。挽救《奥斯陆协议》的一次努力怀伊种植园的谈判是巴以美三方挽救《奥斯陆协议》的一次努力。众所周知,巴以1993年9月签署的《奥斯陆协议》,是有关各方和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国际性条约。根据该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分三个阶段进  相似文献   

2.
叙利亚借美压以;美国将叙纳入中东和平轨道;以色列与美国则在调整关系;三方围绕“戈兰高地”纵横捭阖。中东和会自1991年10月在马德里启动以来,阿以双方在美国的推动和协调下进行了两年多的艰苦谈判。谈判从浅入深,终于在去年9月1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巴以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3.
新瓶旧酒2月上旬,海湾炮声未绝于耳,以色列就提出了一项和平方案:同阿拉伯国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同中东的所有国家达成裁军协议;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纳入“全球性框架”;实施中东的区域性合作;解决中东地区的水源分配问题;不同巴解组织进行任何谈判。3月上  相似文献   

4.
9月28日沙龙“参观”圣殿山,引发了巴以之间的大规模冲突。然而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赴沙姆沙伊赫参加首脑会议前接受美国《时代》杂志独家采访时却说:“我不认为沙龙参观圣殿山是个好主意,但这并不是引发冲突的真正原因……沙龙去参观那些地方没有违反任何和平协议,这是以色列人的权利。”后来沙姆沙伊赫首脑会议发表主席声明,认为巴勒斯坦方面应立即收缴非法武器,重新逮捕冲突期间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如何审视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阿以冲突并把握其未来?新世纪的钟声能否奏响新中东的序曲?9月5日,巴以签署了关于执行(怀伊协议》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13日巴以又开始了关于最终地位的谈判,进人了巴以谈判最艰难、最关键的阶段。巴勒斯坦国是此次谈判中的重要议题之一,由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将是一个现代民主的国家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曾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其间爆发过5次大规模战争。但是1 982年非斯阿拉伯首脑会议提出的妇卜斯方案》则标志着阿拉伯对以战略开始转变。1988年在阿尔及尔召开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上也调  相似文献   

6.
巴以、约以签订和约之后,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瞄向了叙利亚和以色列的谈判。因为谁心里都明白,中东和平进程发展到今天,能否在中东实现全面和平,关键就看叙利亚和以色列的了。5月24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宣布,叙以双方已就以色列军队撤出戈兰高地后的“安全安排”达成了谅解;6月27—29日,以色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阿姆农·沙哈克中将同叙利亚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希克马特·谢哈比中将在严格保密情况下,在华盛顿郊区的美  相似文献   

7.
9月5日凌晨0点10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埃及著名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从而打破了停滞3年之久的中东和平僵局。就在协议签署的前一天,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飞抵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谈了两个多小时,转达了以色列愿意恢复叙以谈判的信息。而在此之前,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频送秋波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巴拉克旋风在《沙姆沙伊赫备忘录》签字仪式上,巴拉克饱含深情地说:“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中东人民正在迎接新  相似文献   

8.
世界大气候变化了,中东小气候也在变化。跨出最艰难的历史性一步,加速和平进程。中东和平谈判自1991年10月在马德里首次隆重举行后,这艘举世瞩目的和谈航船历经22个月、11轮谈判的曲折历程,终于在1993年9月13日迎来了伟大的突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署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9.
局势又趋紧张7月30日,发生在西耶路撒冷闹市区的两起恶性爆炸事件,再次冲击了已停顿数月的巴以和平进程。以色列国内极为恐慌。以色列不仅立即取消了原定恢复的巴以谈判,并关闭加沙与埃及之间、杰里科与约旦之间的通道,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实行“完全封锁”,而且还冻结了巴勒斯坦人上缴的、由以政府代为转交巴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的巴以和平进程称得上是云谲波诡。戴维营会谈“无果而终”。接着一场激烈的暴力冲突平地而起,而且竟一发而不可收拾,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冲突爆发,双方死伤人数直线上升,巴拉克辞了职,阿拉法特重新拿起了枪,美国撮合了一次谈判,然而“会谈气氛愿劣”,依旧“无果而终”……追根溯源,祸根何在?  相似文献   

11.
利益攸关,巴以双方不愿放弃各自的目标;先原则后细节,实施起来谈何容易; 最近一段时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领导人之间的论战已经公开化。巴以之间的冲突也一个接着一个。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2月18日在巴黎指责以色列违反巴以自治原则宣言的精神,对巴勒斯坦人实行集体惩罚的政策,并且强调“和平进程正处于危险和棘手的阶段”。翌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反驳  相似文献   

12.
财经剪贴     
WTO成员就“多哈回合”达成框架协议8月1日,世贸组织147个成员终于就“多哈回合”的主要议题达成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一度陷入僵局的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终于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为正式协议达成奠定了基础。与以往历次多边贸易谈判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有效地联合起来,成为谈判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经过发展中成员的共同努力,框架协议草案中利益不平衡的现象得以改进。7月16日框架协议草案产生后,中国驻世贸组织大使孙振宇和商务部部长助理易小准率中国代表团全面参加了谈判和各议题的磋商,并在谈判中努力维护我…  相似文献   

13.
协议为和平开了个好头,要把握住机会,协调好各方关系和利益,把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仍需做出很大努力。围绕北爱尔兰的归属和天主教徒的不平等地位问题,北爱尔兰在1969年爆发大规模冲突,此后一直不得安宁。去年8月底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停火。今年2月22日英国首相梅杰和爱尔兰总理布鲁顿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正式公布了关于谈判解决北爱尔兰问题的框架文件讨论稿。北爱尔兰终于在冲突的隧道中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美洲各国的努力,也由于美苏相继调整了它们的中美洲政策,即将召开的美洲五国第三次首脑会议有可能对和平进程起重大影响。去年世界热点地区普遍降温,唯独中美洲地区的和平进程停滞不前.1987年8月中美洲五国首脑会议达成的和平协议至今没有得到落实。尼加拉瓜政府同反政府武装的谈判陷人僵局,军事冲突不时发生;萨尔瓦多的内部冲  相似文献   

15.
5月4日~5日,旨在打破中东和谈僵局的巴以美三方会谈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分别同内塔尼亚胡和阿拉法特进行了多轮单独会谈,但最终未能弥合分歧。伦敦会谈无果而终。伦敦会谈没有结果是在预料之中的。这次会谈的中心议题是美国提出的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13.1%的土地撤军方案。实际上,根据巴以奥斯陆协议,以色列早应分阶段完成从约旦河西岸大部分领土撤军,即以色列在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于去年5月开始前就撤出约旦河西岸40%的被占领土。巴勒斯坦方面一直坚持应按巴以已有协议确定以撤军幅度,但这次巴方在美国保证以色列将继续撤军的条件下接受了13.1%撤军幅度的美国方案。内塔尼亚胡虽然面临各方压力但仍拒绝接受13.1%的撤军幅度,据说以方最多只能答应交出11%的领土。实际上,在撤军幅度之争的背后,隐藏着双方更深刻的分歧,巴勒斯坦坚持要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  相似文献   

16.
16日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决定派遣调查团赴利比里亚实地调查日益恶化的当地局势。约旦和以色列第2轮第2阶段谈判15-16日在以色列举行,双方达成首项经济协议,并签署运输协议。北约驻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兼美国驻该地区武装力量总司令保罗·米勒15-16日访问保加利亚,讨论扩大美保军队在“和平伙伴关系”轨道上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王世达 《世界知识》2020,(20):30-31
9月12日,阿富汗政府代表与塔利班代表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正式启动阿富汗人内部谈判,并成立了“接触小组”以保持密切沟通。“接触小组”已经至少举行五轮会议,就阿人内部谈判的日程安排、指导原则等展开讨论。这是继2月29日美国与塔利班达成和平协议之后,阿富汗和平进程取得的又一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中东和平进程发生了自马德里和会以来最严重的挫折,问题出在以色列。以色列新政府拒绝工党政府的“土地换和平”主张,推行内塔尼亚胡提出的“安全的和平”和以“以色列的安全为基础”的和平。几个月的事实表明,所谓的“安全的和平”,实际上是“三不”政策的和平,即:不许巴勒斯坦人建国,只许巴勒斯坦人自治,巴勒斯坦人没有控制土地与民族自决的权利;不许巴勒斯坦收复东耶路撒冷;不向叙利亚归还戈兰高地。显然,“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被抛弃了。此外,新政府还大力推行在所占阿拉伯领土上扩建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主张控制约旦河西岸与戈兰高地的水资源,并且要以军在巴自治区有“自由行动”的权利。总之,  相似文献   

19.
外交与和平     
最近巴黎国际外交学院出版了两卷外交辞典。它的编制工作费了七年功夫;执笔者都是政界和外交界的名流。最有趣的是关于‘战争’问题。竟占了四十五页地位,但‘和平’这个辞却是在这本辞典中所找不到。  相似文献   

20.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主张载入的正式政治文件中,明确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统一的政策立场.结合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历次涉台讲话及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两岸达成和平协议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也必须认识到"台独"分裂势力是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大障碍.达成和平协议,应做好几点工作:首先要促进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快恢复两岸平等谈判;其次是推进两岸"三通",开创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新局面;再次是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第四是建立最广泛的反"独"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