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晓明同志的《胡风笔名杂录》(《上海师大学报》1985年第1期)系统整理了胡风的笔名资料,这里再作几点补充:一、《杂录》遗漏了“孟林”、“秋明”两个笔名。笔者所见,胡风曾在《文学》月刊第5卷第5号上,用“孟林”一名发表了《錶》(书评)、《田园交响乐》、《诅咒翻译声中的译文》三篇作品。近读黄源的《左联与〈文学〉》(载《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一文,写有“谷非化名为胡风、孟林、马荒继续为《文学》撰稿”一语。可见,“孟林”是胡风曾在一段时间内署用的笔名。《文学季刊》第2卷第3期(1935年)刊登的《“七年忌”读后》,胡风署名“秋明”,此文后收入《文艺笔谈》。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传     
①曹雪芹生年,定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已为现今多数红学家研究者所同意。见王孟白《关于红楼梦著作权问题》中《关于红楼梦著作权的论证方法问题》第二段(北方论丛1979年第5期)。曹雪芹卒年,据甲戍本脂评云:“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考“壬午”是“癸未”的误记,而除夕按公历计算已入甲申,则是1764年2月1日。详见吴世昌《郭沫若院长谈曹雪芹卒年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3期)。又,施剑青《曹雪芹的笔迹问题》(文汇报1979年11月13日第4版)中说:“……而盖子背面所写的悼亡  相似文献   

3.
蒋孔阳(一九二二——)四川万县人。四十年代后期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经济系。一九五一年到复旦大学中文系工作,同年九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学习苏联小说表现英雄人物的经验》,这是他正式跨上文艺论坛的第一步。一九五七年,出版有文艺理论著作《文学的基本知识》、《论文学艺术的特征》。粉碎“四人帮”后,出版有《形象与典型》等著作。  相似文献   

4.
年轻的邓刚在不长时间里就为我们的文学画廊增添了两个与大海胶结在一起的,风采独具的老人形象。这两个形象分别出现于《迷人的海》(《上海文学》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和《蛤蜊滩》(《人民文学》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中。一个是出没海底的老海碰子,一个是守护海滩的老蛤头。  相似文献   

5.
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編的《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第九章“南戏”部分,曾提到:“到了元朝,南戏仍然盛行……也有不少作家撰写南戏剧本,这些作家大都是书会中人,如武林书会的蕭德祥、敬先书会的柯丹丘、九山书会的史九敬先、刘一捧等。”錢南揚在《談本省的戏剧文献》(“浙江日报”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七日)一文中,也曾談及“九山书会編的戏文除《張协状元》之外;还有一种叫《董秀英花月东墙記》。”赵景琛在《元代南戏剧目和佚曲的新发現》(“复旦”一九五九年第六期)(下称赵文)一文中,根据《寒山堂新定九宮十三摄南曲譜》  相似文献   

6.
丁玲的一生有50多年的岁月与编辑工作结缘.她1929年与沈从文、胡也频合办《红黑》、《人间》月刊;1931年主编“左联”的机关刊物《北斗》;1936年又在延安创办我党党报第一个纯文艺副刊--《红中副刊》;1941年她主编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6年主编《晋察冀日报》文艺副刊;20世纪50年代,她又先后担任具有重大影响的《文艺报》、《人民文学》的主编;20世纪80年代复出之后,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又创办了全国大型文学双月刊《中国》.  相似文献   

7.
左联成立已经五十周年,左联的不少文艺刊物,解放后大都出了影印本。唯独《电影艺术》没有影印,这也许是因为它存在的时间过短的缘故吧。《电影艺术》1932年7月8日创刊,每周一期,只出了四期,第五期未及印出即被封闭。此刊由沈西苓等人创办。“代发刊辞”中这样表明自己的宗旨:“(一)提高观众电影知识。(二)促  相似文献   

8.
鲁迅怀着“愿有英俊出于中国之心”(一九三○年三月十六日致章廷谦信),“想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一九一九年四月十六日致傅斯年信),于是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地办社团,出刊物,育新苗,费尽了毕生的心血。因受鲁迅影响而“贡献了文艺”的台静农,便是卓立在三十年代文坛的一名“英俊”。(一)台静农一九二四年到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当旁听生,次年参加“未名社”,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他的第一篇小说《懊悔》就是先由鲁迅审阅,经过“细心的改”后,发表在一九二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语丝》第四十一期上的。鲁迅给台静农写的第一封信(一九二五年八月二十三日)就是告诉他《懊悔》出版的消息:“《懊悔》早交语丝  相似文献   

9.
刘心武的问题小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空灵”的作品还将发展,孤芳自赏、顾影自怜也未尝不可。事实证明,最有影响力的还是敢于面对社会生活现实的作品。《公共汽车咏叹调》(《人民文学》1985年第12期)和《5·19长镜头》一样,反映了一种怨愤情绪。对于由这种情绪引起的后果,作家引导我们去理解它背后的复杂的社会和心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九年第十一期(《人民画报》曾报道过一面“奇怪的古镜”。外形上,这面古镜同其他传世的古镜监没有什么两样:青铜铸造,正面可以照人,背面有许多凸起的图案花纹和“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八个字的铭文。但是,如果把它的正面放在阳光下,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镜面反射到墙上的,不光是一个明亮的圆面,而且可以从这个圆面里清晰地看到背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1982,(1)
原堆刊号80年第1期80年第1期80年第2期80年第2期81年第1期81年第1期81年第1期81年第2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3期81年第4期 文章题目发刊词:自然、社会、博物馆风尘扑蝶五十年红松林的故事野马,你在哪里野马,有人看见了它被放逐的神父历史博物馆与并技史四家争利白梦豚遭殃武夷山开科学花葛洲坝救鱼之争绥芬河上“滩头”跳乌语黄山的“天马”天故利用和环境保护绿色的肚塑转载刊物名称《中国青年报》《新华月报文摘版》《文摘报》《新华文摘》《新科学郭(匆《新华文摘》《博物馆研究》(日)《北京晚报》《武夷…  相似文献   

12.
《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发表了文学博士汪力教授的专文,评论《宋诗论集》(张福勋、徐文潮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版),题目为:《不再忽视山峰的间丘陵——凑(宋诗论集)兼谈古典文学研究的创新》。认为《宋诗论集》是一本“扎实而严肃的学术著作”,“行文精粹而要言不繁”,“接受了学术界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是我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第10卷,第152页)王安石变法革新的积极拥护者和参加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名著《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在国际和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今天我们研究沈括及其《梦溪笔谈》,对于认识我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14.
收录到1980年止,主要是汉语刊行的单行本.记载的顺序:书名、编著者名〔出生年、民族名〕出版社、刊行年、类别.1——42收的是现代文学、43——70收的是民间文学.1、新生活的光辉(兄弟民族短篇合集)人民文学1960年2、少数民族短篇小说选中央民院《民族文学编选组》四川民族1979年3、我握着毛主席的手(兄弟民族作家诗歌合集)人民文学1960年4、颂歌声声飞北京——少数民族诗歌选中央民院人民文学1972年5、少数民族诗歌选中央民院人民文学1975年6、少数民族诗人作品选中央民院《民族文学编选组》四川民族1980年7、奴隶的新生中国青年 1964年8、草原集《内蒙古文艺》编辑部人民文学1977年蒙古短篇集  相似文献   

15.
“中正东路”(今延安东路)在上海,东堂子胡同在北京。1950年5月,为适应建国后新形势的需要,《世界知识》迁往北京出版。1950年第17期(5月5日出版)的那期《世界知识》,在封底刊登了一篇“迁京出版扩大发行启事”,宣布“从本年5月1日起,为了更求适应人民中国在世界上发挥重大作用的新形势,本刊特迁移到首都出版”。启事还表示杂志将随时改进,务求密切反映当前局势,还将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报道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建设经验、亚洲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具体情况以及世界人民保护和平运动与各国工人阶级斗争的动态。《世界知识》诞生在上海。抗战…  相似文献   

16.
<正> 张、孙二同志在《谈“肖象=形相+性格”》一文(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94年第6期)中,把“肖象”的含义概括为“由表及里、彻里彻外的人物思想情感与行为的总称,把“形相”(近代词汇的“形象”)的含义概括为“人物的外相勾勒与刻画”,并以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为例,得出一个表示文学形象的公式: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编辑史上,赵家璧是一位引人瞩目的文学编辑家,他编的新颖独特的系列化丛书影响深广。如:他的第一部成套书《一角丛书》的成功经验,在时隔50年后为新时期《五角丛书》仿效;《良友文学丛书》“自创刊以来,即掀动全国文坛,被目为中国第一部编选最佳、装订最美、销路最广之文艺读物”(学林出版社《编辑记者一百人》,第433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作者“一论”之后的“再论”,指出了九十年代初文艺上的“左”倾思潮的又一特点:对于文艺理论界立足于坚持和发展,对文艺理论和文学历史有关问题的回顾性的正常有益的探讨,更肆无忌惮地给予上纲特高的打击.并就金至上钢特高的所谓“围剿四战役”(《上海文论》上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人民音乐》上的“回顾与反思”座谈会、《书林》上的《笔谈(讲话)五篇》,以及《历史无可避讳)等文章),进行了对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严林彪同志在《生产力研究》(太原出版)1993年第6期上发表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一文,笔者读后,颇受启发.但对严文中提出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能成为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等观点则不敢苟同,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会员、《赣东北报》编委程关森同志,应我校教务处和中文科的邀请,于六月十一日下午来我校主讲了“我与《深山短笛》”文学讲座。《深山短笛》是五十年代就从事散文创作、发表过十多万字作品的程关森同志,被迫搁笔一、二十年,重返文坛后的散文力作,自一九八一年初起,在《南昌晚报》连载(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