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岩土勘察行业慢慢推广应用,而岩土勘察作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立准确直观的三维地质模型是必不可少的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地质勘察的钻孔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 克里金插值算法,以钻孔数据为样本插值出三维地质层数据根据三维地质层数据,在Revit软件中实现由钻孔到地质层面,再到地质体的三维地质模型建模结果验证了遗传 克里金插值在三维地质建模方面的有效性,实现了地层模型的可视化,可以更加清楚各地层及地下构建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实践表明,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对工程师把整体握岩石工程而言至关重要,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来辅助分析,但是需要注意的还有如何构建相关的工程实用成本方程。关于岩土工程数值分析,本文将结合我国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现状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油气滚动勘探开发综合研究评价技术是一项系统的研究工程,在该项目中充分利用濮深18块新处理的三维地震数据、测井、岩心及试油试采、RFT、HDT等基础资料,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质数学、测井地质学等为理论基础,应用地震相干数据体、三维可视化、地震属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查明煤矿矿区内的煤层赋存形态及地质构造现象对矿区安全、经济的生产极为重要。理论分析及实践证明了三维地震勘探结合其他地质勘探技术可对矿区进行更精确的勘探。而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勘探区内地质情况进行控制,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三维地震数据体的认知与解释。因此,正确合理的对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解释工作是整个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滑坡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对于滑坡防治有很大帮助,要相对滑坡运动进行准确的模拟,就需要利用当前地形对滑坡滑前三维地形进行恢复研究。为了恢复滑坡滑前三维地形,结合南川河土质滑坡原始地形高程数据及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运用仿真技术建立滑坡当前三维地形模型,然后结合滑坡总体积及周围地形还原滑前三维地形,建立Sassa K模型对滑坡滑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比滑后范围、与实际地形差距以及剖面形态等来确定模拟的准确度,并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滑坡的应力应变分布,揭示滑坡机制,验证复原滑坡的准确性。模拟方法较成功地复原了南川河滑坡滑前三维地形,并从复原原始地形到用原始地形模拟滑坡过程,完整地表现了滑坡的整个变化过程,从而为针对无法获得原始地形数据土质滑坡的原始三维地形恢复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物探技术在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中的作用。【方法】以松阳县小西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雷达与高密度电法刻画滑坡地层信息,利用钻孔数据对反演结构进行修正,构建小西村滑坡可视化的三维地质结构体,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1)融合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及钻探资料,构建了小西村滑坡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2)该滑坡地层结构从上至下可分为含砾粉质黏土、强风化花岗岩与弱风化花岗岩三层;(3)滑动区域主要位于模型的右半边部分,其中位移量发生变化较大的位置位于潜在滑坡体的右上方,包含潜在滑坡体右上角的一部分,潜在滑坡体整体的位移量较小,滑坡整体的安全稳定系数为1.387。【结论】可以推断出潜在滑坡整体趋于稳定状态,局部处于不稳定状态,整体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关飞行事故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事故飞机飞行过程的复原、飞行姿态的仿真,在三维飞行过程和姿态仿真技术往往采取复杂专业的技术平台.提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三维构建技术方案,即利用Sketch Up软件建造飞机三维模型,运用KML语言对飞行事故进行情景构建,并以Google Earth为可视化平台进行呈现,可快速经济地构建出飞行事故的虚拟情景.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滑坡稳定性计算及分析过程中,地质体模型通常采用二维剖面形式进行展示,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且易于实现,但是无法充分展示地质体几何形态及空间分布。鉴于此,基于物探电法和GOCAD、Sufer、犀牛等专业3D建模软件,提出了一套适用性较强,综合了点、线、面等多元信息的滑坡体三维模型建立方法。首先,利用滑坡平面图,依次通过GOCAD和Sufer插值生成滑坡地表模型,再采用网格高密度电法实测区内不同深度地层的电阻率值,从而获得多个二维电阻率剖面以及滑带模型,然后利用滑坡体上多个钻孔数据确定各处滑带厚度,将各特征面导入到Rhino软件中即可生成滑坡体三维模型。最后以三峡库区万州区塘角滑坡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结果表明,地球物理实测方法能够获取更丰富的地质信息,结合数值后能快速高效地完成滑坡地质体三维建模,可为后续滑坡稳定性评价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复杂的凸轮机构可视化,对运动状态进行实时模拟。可以应用空间啮合的原理,根据数据信息,创建弧面分度凸轮的外部轮廓的曲面方程。运用构建模块的设计方式,以VC++面向设计对象的办法以及UG二次开发技术为基础,创建弧面分度凸轮数据化操作系统。通过运用以上方法,可以创造出弧面分度凸轮的三维立体图形。为验证该设计的完善性,对其进行装配、仿真等检测。在UG特定环境下的模型建成后,通过编译数控程序对其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10.
额尔古纳市奇乾地区位于中俄边境地区,调查工作程度较低,大比例尺基础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成果仍处于空白.以2016年Rapid Eye数据、Landsat-8卫星数据为数据源,基于遥感技术手段通过遥感目视解译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类比、推演等方法进行工程岩土体的解译,不仅查清研究区内不良的地质现象,而且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该地区的工程地质基本概况,形成了一套基于遥感技术对工程岩土体信息进行快速提取及转化的方法和技术流程.为边境地区提供了快速掌握其工程地质概况有效的手段,同时拓宽了遥感地质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螺旋离心泵运送固液两相流介质造成叶轮磨损的问题较复杂.以模型泵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其内部三维流动进行固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分析,用清水试验验证数值模拟计算的合理性.分别计算了不同固相体积分数下叶轮工作面的速度分布以及固相浓度在叶轮中的分布,并根据两相流中固相体积分数与叶轮的相对速度分布分析了叶轮的磨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螺旋离心泵的离心段,相对速度与固相浓度达到较大值,该段易产生磨损.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科技》2021,(1):86-88
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在我国的发展不断深入,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业。本文首先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以某幼儿园工程为例,从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创建、网络进度计划编制、施工现场布置、施工模拟四个方面分析BIM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可视化应用。  相似文献   

13.
锚固技术是边坡支护的一种常用手段,在岩土工程中有其重要意义,具有减灾、确保安全施工作用。由于岩土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以及边坡加固目的不同,锚杆、锚索等锚固技术设计各不相同。本文以一边坡工程实例,浅议锚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赵亮 《河南科技》2015,(2):13-16
本课题针对待装载物品种类较多的复杂三维装箱问题设计开发了可视化三维图形集装系统。论文首先指出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优化三维集装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研究系统需求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三维图形可视化实现技术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并使用VC6.0编写相应程序[1]。实现了系统图形处理功能的可视化,最后对系统使用过程进行了测试。得出结论,本系统能够直观、真实地模拟实际货物在容器内的装箱情况,对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GeoVRML技术支持多种坐标系统和参考椭球体,数据表达精度高,三维建模功能强大,可有效构建三维地形模型.运用GeoVRML技术对吉林省东部山区进行了三维地形可视化研究,实现了大规模地形数据到GeoVRML数据文件格式的转换、海量数据的快速、准确、实时显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利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进行地理信息的三维可视化表达及相关研究提供了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16.
随着WebGL技术和GIS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基于网络的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技术以其立体、直观的特点,迅速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快速构建功能完备、稳定可靠的三维GIS平台,本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基于Cesium等技术设计的三维WebGIS可视化方案;然后从场景构建、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两方面展开探讨,详细介绍三维可视化的相关技术和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某过街隧道施工开挖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提出了两种隧道开挖方法:一种是中导洞+CRD法;一种是中导洞+CD法。并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隧道两种开挖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沉降位移控制和应力控制计算分析得出,中导洞+CRD法和中导洞+CD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工程情况、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来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仿真或模拟已在工程、军事、经济、生物医学等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运动生物力学仿真研究中所用人体模型目前多采用国家标准参数模型,而运动员的体形大多处于参数模型的极值部分。因此,个性化的人体模型对于仿真研究运动技术的结果更准确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个性化三维人体模型的构建现在还是空白。本文运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对1位男青年进行全身MR扫描,获取图像基本资料,初步构建出个性化三维人体模型。  相似文献   

19.
应用工程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对金川Ⅲ矿区主井工程地质条件和井筒变形破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主井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地应力高,岩体富水性强,是岩体变形强烈地段;井筒的严重变形破坏与F1、F2断层的赋存形态、矿区位于构造运动强烈的高地应力区以及Ⅲ矿区主井工程位于地下水相对丰富的低山丘陵与山前冲沟积扇结合部位有关.研究结果为下一步井筒返修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麦各部分器官形态特征参数,利用3DSMAX搭建小麦器官三维几何模型。结合计算机图像图形学技术,以VS 2010为开发平台,基于Open GL对小麦器官的三维模型进行真实感显示处理,实现小麦形态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